卷十八 凝合花香02(第5页)
栈香一两檀香一两降真一两舶上丁皮五钱龙脑五分麝香半字炭末五钱
右为末,入炭末拌匀,以炼蜜和剂,捻作饼子,地窨烧之。如要烟聚,入制过甲香一字。【《陈氏香谱》后有“即不散”三字。】
[170]《陈氏香谱》此香方用量略有不同,录于此“栈香檀香降真香各一钱舶上丁皮三分龙脑一钱麝香半字炭末半两”。
[171]《陈氏香谱》后有“即不散”三字。
野花香二
栈香三两檀香三两降真香三两丁香【《陈氏香谱》作“丁香皮”。】一两韶脑二钱麝香一字
右除脑、麝另研外,余捣罗为末,入脑、麝拌匀,杉木炭三两烧存性为末,炼蜜和剂,入臼杵三五百下,磁罐内收贮,旋取分烧之【烧之:《陈氏香谱》作“爇之”。】。
[172]《陈氏香谱》作“丁香皮”。
[173]烧之:《陈氏香谱》作“爇之”。
野花香三
大黄一两丁香沉香玄参白檀以上各五钱【以上各五钱:《陈氏香谱》前面还有寒水石(也是五钱)。】
右为末,用梨汁和作饼子烧之。
[174]以上各五钱:《陈氏香谱》前面还有寒水石(也是五钱)。
野花香(武)
沉香檀香丁香丁香皮紫藤香【紫藤香:参见前“降真香”、“紫藤香”条注释。《陈氏香谱》后有“怀干”二字。】以上各五钱麝香二钱樟脑少许杉木炭八两(研)
右蜜一斤重汤炼过,先研脑、麝,和匀入香,溲蜜作剂,杵数百下,入磁器内地窨,旋取捻饼烧之。
[175]紫藤香:参见前“降真香”、“紫藤香”条注释。《陈氏香谱》后有“怀干”二字。
**香
白檀一两栈香一两枫乳香【枫乳香:概指枫香,因外形似乳香,故称。有人认为枫与乳香是二味,今三本及《陈氏香谱》皆写作一味,不可能是两味。】一两龙脑二钱
右为末,以白芨作糊和,印花饼【印花饼:《陈氏香谱》作“脱花样”,意思差不多。】,窨干如常法。
[176]枫乳香:概指枫香,因外形似乳香,故称。有人认为枫与乳香是二味,今三本及《陈氏香谱》皆写作一味,不可能是两味。
[177]印花饼:《陈氏香谱》作“脱花样”,意思差不多。
荔枝香(沈)【荔枝香(沈):此香方《香乘》记载的用量有误。将原方“沉香檀香白荳蔻仁西香附子金颜香肉桂各一钱”,误为“一两”,若如此,后面荔枝二钱用量太少,失去命名为“荔枝香”的意义,且白芨二钱的用量也不足以合这么大量的香。马牙硝和龙脑,麝香,原方中各五分,与前面各一钱的香材相合。今据《陈氏香谱》改之。】
沉香檀香白荳蔻仁西香附子【西香附子:此种称呼仅见于此香方,未见于他书,所指不详,西或指传入路径,参见前“回纥香附”条。】金颜香肉桂以上各一钱马牙硝五分【依《陈氏香谱》,此香方“五分”为半钱。】龙脑五分麝香五分白芨二钱新荔枝皮二钱
右先将金颜香于乳钵内细研,次入脑、麝、牙硝,另研诸香为末,入金颜香研匀,滴水和作饼,窨干烧之。【《陈氏香谱》作:“滴水合剂,脱花爇。”】
[178]荔枝香(沈):此香方《香乘》记载的用量有误。将原方“沉香檀香白荳蔻仁西香附子金颜香肉桂各一钱”,误为“一两”,若如此,后面荔枝二钱用量太少,失去命名为“荔枝香”的意义,且白芨二钱的用量也不足以合这么大量的香。马牙硝和龙脑,麝香,原方中各五分,与前面各一钱的香材相合。今据《陈氏香谱》改之。
[179]西香附子:此种称呼仅见于此香方,未见于他书,所指不详,西或指传入路径,参见前“回纥香附”条。
[180]依《陈氏香谱》,此香方“五分”为半钱。
[181]《陈氏香谱》作:“滴水合剂,脱花爇。”
洪驹父荔枝香(武)
荔枝壳不拘多少麝皮【麝皮:《陈氏香谱》作“麝香”。】一个
右以酒同浸二宿,酒高二指,封盖,饭甑上蒸之,酒干为度。日中燥之为末【日中燥之为末:《陈氏香谱》作“臼中燥之捣末”。】,每一两【每一两:《陈氏香谱》作“十两”。】重加麝香一字,炼蜜和剂作饼,烧如常法。【《陈氏香谱》作“蜜和作丸,爇如常法”。】
[182]麝皮:《陈氏香谱》作“麝香”。
[183]日中燥之为末:《陈氏香谱》作“臼中燥之捣末”。
[184]每一两:《陈氏香谱》作“十两”。
[185]《陈氏香谱》作“蜜和作丸,爇如常法”。
柏子香
柏子实【柏子实:这里指的是侧柏的球果。制香多取其球果的外壳,称柏铃,这里是取未开的整个球果。参见前“柏子”、“柏子仁”、“柏铃”条。】不计多少(带青色未开破者)
右以沸汤焯过,细切【三本此处脱“细切”二字,据《陈氏香谱》补之。细切肯定效果要更好一些。】,酒浸密封七日取出,阴干烧之【烧之:《陈氏香谱》作“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