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沉水香(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17]蠹:蛀蚀器物的虫子。

[18]角沉、黄沉、蜡沉、革沉皆是以外形、颜色、质地命名的上品沉香。

[19]茧栗:形容牛角初生之状。言其形小如茧似栗。

[20]芝菌:即灵芝。

[21]梭子:织布机上牵引纬线的工具。两头尖,中间粗,丝束置于中空部分。

[22]附子:毛茛科植物乌头AichaeliDebx的旁生块根(子根)。

[23]煎香:这里是指上文的栈香又被称作“煎香”。

[24]槎:这里指树木的枝桠。

[25]冬青:冬青科冬青属植物冬青(IlexsisSims)。

[26]构:建造。

[27]饭甑:蒸饭用的炊具,一般用木条箍成,形似木桶。

[28]三本《香乘》皆作“南息高窦等州”,误。此部分内容原出《本草衍义》,原文以及《本草纲目》的引文皆作“南恩、高、窦等州”。这里指的是《本草衍义》作者(寇宗奭)所在宋代的行政区划。南恩州,北宋庆历八年(1048)改恩州置,治所在阳江县(今广东阳江市)。《宋史·地理志》南恩州:“以河北路有恩州,乃加‘南’字。”辖境相当今广东恩平、阳江、阳春三市地。高州,南朝梁大同中置,治所在高凉郡高凉县(今广东阳江市西)。辖境相当今广东鉴江及漠阳江流域地区。唐大历十一年(776)徙治电白县(今广东高州市东北长坡镇旧城村),辖境缩小,仅为今高州市、电白县部分地。窦州,唐贞观八年(634)改南扶州置,治所在信义县(今广东信宜县西南镇隆镇)。天宝元年(742)改为怀德郡,乾元元年(758)复为窦州。辖境相当今广东信宜县地。

[29]坎:坑、洞。

[30]琼、崖:琼州,唐贞观五年(631)析崖州置,治所在琼山县(今海南省琼山市东南旧州镇)。北宋熙宁四年(1071)移治今琼山市。辖境相当今海南省海口、琼山、琼海三市及定安、澄迈、临高等县地。崖州,北宋开宝五年(972)之前,指南朝梁置崖州,治所在义伦县(今海南省儋州市西北)。隋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治所在舍城县(今琼山市东南)。辖境相当今海南省海口、琼山、琼海三市及文昌、澄迈、定安等县地。北宋开宝五年(972)并入琼州。北宋开宝五年(972)改振州置崖州,治所在宁远县(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北崖城镇)。辖境相当今海南三亚市和保亭、乐东两县部分地区。熙宁六年(1073)改为朱崖军。

[31]这段文字出《本草衍义》,为《本草纲目》所引,作者引自《本草纲目》。

[32]麻叶:这里指桑科大麻属植物大麻abissativaL。的叶,可入药。

[33]这段文字出《证类本草》,为《本草纲目》所引,作者引自《本草纲目》。

[34]真腊:国名。又称吉蔑。故地在今柬埔寨。原为扶南属国。公元6世纪中叶,打败扶南。627年灭扶南,统一柬埔寨。定都伊奢那城。8世纪初分裂为陆真腊(北部)和水真腊(南部)两部分。8世纪末为爪哇夏连特拉王朝控制。约802年重新统一并独立,定都吴哥地区,史称吴哥王朝。11世纪,对外扩张,势力北达琅勃拉邦,南下马来半岛。1203年吞并东邻占城,成为中南半岛强大帝国。

[35]占城:占城国又作林邑国、环王国、占婆国,或简称为占国、佔国,在今越南的中南部。9世纪末期,其领土约自今平治天省北部的横山(HoanhSon)至顺海(ThuanHai)省的藩朗(PhanRang)一带。后来安南国扩张南侵,其国土逐步缩小,约17世纪末、18世纪初被安南国灭亡。占城一名有时也专指占城国的首都,故地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

[36]渤泥:汉文古籍亦作勃泥、浡泥。故地在今加里曼丹岛。

[37]绿洋:一作缘洋,所指不详,一说在在今柬埔寨或越南的南部,一说在泰国东南部。据《诸蕃志》,绿洋为真腊的属国。

[38]三泺:又作三泊,一说在今柬埔寨的桔井省湄公河东岸的三坡(Sambor),除此以外还有多种说法。

[39]勃罗间:《朝贡录》卷上真腊国,“其沉香之品有三,绿洋为上,三泺次之,勃雍又次之”。则此处勃罗间应指勃雍,或指今柬埔寨的土珠岛(PulauPanjang),勃雍为Panjang的译音。

[40]“为高”句:四库本、汉和本作“为高,形体非以”,今依无碍庵本。

[41]叶廷珪《南番香录》:叶廷珪(一作庭珪),字嗣忠,号翠岩,瓯宁(今福建建瓯)人。北宋徽宗朝进士,南宋高宗时任泉州知州,当时泉州海外贸易频繁,故有条件收集整理资料,编纂《南番香录》,是历史上重要的香学著作。

[42]“珍异”句:四库本、汉和本作“珍异之本”。无碍庵本作“珍异之木”。据《南方草木状》原文,应作“珍异之木”。

[43]此段八物同出一树的文字原出晋人嵇含《南方草木状》,代表了当时人的听闻和想象。《埤雅》是宋代陆佃(1042—1102)作的一部解释《尔雅》动植物名词的训诂类书。明代牛衷增补成《增修埤雅广要》。

[44]太学:古代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学府。西周已有太学之名,汉武帝时设立,唐宋时期,国子学和太学并隶国子监,到元明后,太学逐渐为国子学或国子监所取代。

[45]儋崖:儋州与崖州的合称。二州在今海南岛。也作为海南岛的泛称。儋崖合称或来源于汉武帝时置珠崖、儋耳二郡,后世儋州辖境相当今海南儋州、昌江、东方等市、县地。崖州见本章“琼、崖”条。

[46]《续博物志》:博物学文献,南宋李石撰。10卷。李石,字知几,号方舟。是书欲补张华《博物志》之所未备,故称。

[47]黎戎国:指海南黎族先民的族群。唐代时“黎”这个称呼开始出现,宋代固定下来,成为海南黎族的专用名称。

[48]《孙升谈圃》:又称《孙公谈圃》,三卷。宋刘延世录所闻于孙升之语。孙升字君孚,高邮(今江苏高邮)人,所述皆宋元祐年间朝廷时事,而且多与作者的亲身经历相关。

[49]郑文宝:953—1013,字仲贤,一字伯玉,汀洲宁化(今属福建)人,北宋初年大臣,诗人,书法家。此诗为郑文宝《香木槽》。

[50]《陈谱》:指《陈氏香谱》,宋代陈敬与其子陈浩卿编,集中了宋代及之前的诸多香方和史料,是中国香学的重要著作。本书中很多内容都来自《陈氏香谱》。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