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十五 法和众妙香二(第7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檀香一两乳香五钱

右以寒水石【寒水石:不同历史时期寒水石的所指有所差别。在魏晋时期寒水石又称凝水石,主要指朴硝(见前文朴硝解释)。南本朝寒水石指透石膏,与凝水石不同。唐代寒水石除了指透石膏,又有以方解石充石膏的情况,故寒水石可能指方解石,日本正仓院所藏唐寒水石即是此例。宋代也有以方解石为寒水石的情况。宋以后,虽然石膏之名更多为大家所接受,寒水石所指仍然长期是石膏和方解石并存,又有南北方称呼不同的情况。今日寒水石分为两类,南方多以碳酸盐类矿物方解石(CalcitumCalcite。Calcspar主要成分碳酸钙)作寒水石药用,称为南寒水石。北方习用硫酸盐类矿物红石膏(GypsumRubrum主要成分硫酸钙),称为北方寒水石。这里的寒水石应该还是指石膏(硫酸钙)。】四两(煅过【煅过:石膏加热后变酥松,易成粉末。】)同为细末,梨汁和为饼子。

[123]煅过:石膏加热后变酥松,易成粉末。

小龙涎香一

沉香半两栈香半两檀香半两白芨二钱半白蔹【白蔹:唐代以来,白蔹一般指葡萄科蛇葡萄属植物白蔹[Ampelopsisjaponib。)Makino],以其块根入药。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也有一些其他植物混入的情况。如早期有可能指同科植物乌蔹莓的块根,西南地区可能指萝藦科植物青阳参的根等。】二钱半龙脑二钱丁香二钱【《陈氏香谱》作“一钱”。】

右为细末,以皂儿水和作饼子窨干,刷光,窨土中十日,以锡盒【锡盒:三本皆作“锡盆”,误,依《陈氏香谱》应作“锡盒”。锡盒藏香能起到密闭防潮,不泻香气的作用。】贮之。

[124]白蔹:唐代以来,白蔹一般指葡萄科蛇葡萄属植物白蔹[Ampelopsisjaponib。)Makino],以其块根入药。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也有一些其他植物混入的情况。如早期有可能指同科植物乌蔹莓的块根,西南地区可能指萝藦科植物青阳参的根等。

[125]《陈氏香谱》作“一钱”。

[126]锡盒:三本皆作“锡盆”,误,依《陈氏香谱》应作“锡盒”。锡盒藏香能起到密闭防潮,不泻香气的作用。

小龙涎香二

沉香二两龙脑五分【《陈氏香谱》作“沉香一两龙脑半钱”。】

右为细末,以鹅梨汁和作饼子,烧之。

[127]《陈氏香谱》作“沉香一两龙脑半钱”。

小龙涎香(新)

锦纹大黄【锦纹大黄:参见前“大黄条”。锦文指药材平整横切面的异型维管束与周围的薄壁组织交互排列形成的织锦状纹理。古来以锦文大黄为大黄中之上品。】一两檀香五钱乳香五钱丁香五钱玄参五钱甘松五钱

右以寒水石二钱同为细末,梨汁和作饼子,爇之。

[128]锦纹大黄:参见前“大黄条”。锦文指药材平整横切面的异型维管束与周围的薄壁组织交互排列形成的织锦状纹理。古来以锦文大黄为大黄中之上品。

沉香一两乳香一钱龙脑五分麝香五分(腊茶清研)

右同为细末,以生麦门冬去心【去心:参见前“麦门冬”条。中医认为麦门冬去心不去心功效有所差别,大体上讲,清养肺胃之阴多去心用,滋阴清心多连心用。若是干燥根,很难去心,需热水泡,不过这里说是“生麦门冬”,应该指的是新鲜的麦冬根去心使用。因为用生麦门冬,所以才方便研泥。】研泥和丸如梧桐子大,入冷石模中脱花,候干,磁器收贮,如常法烧之。

[129]去心:参见前“麦门冬”条。中医认为麦门冬去心不去心功效有所差别,大体上讲,清养肺胃之阴多去心用,滋阴清心多连心用。若是干燥根,很难去心,需热水泡,不过这里说是“生麦门冬”,应该指的是新鲜的麦冬根去心使用。因为用生麦门冬,所以才方便研泥。

吴侍中【吴侍中:《陈氏香谱》作“吴侍郎”,若为侍郎,则所指较多。下文有吴顾道侍郎,与此可能为一人。吴顾道即北宋大臣吴栻,字顾道。参见后面“吴顾道侍郎”条注释。】龙津香(沈)

白檀五两(细剉,以腊茶清浸半月后,用蜜炒)沉香四两苦参【苦参:豆科苦参属植物苦参(Sophoraflavess),以干燥根入药。历代所指基本没有变化。另有木蓝属植物敏感木蓝可称小苦参,但基本没有与苦参相混的情况。《陈氏香谱》此处作“玄参”。从香方的角度,苦参极少用,一般用玄参。】半两甘松一两(洗净)丁香二两木麝【木麝:无碍庵本作“水麝”。《陈氏香谱》、汉和本、四库本作“木麝”,概指前面说的“麝香木”,参见前“麝香木”注释。】二两甘草半两(炙)焰硝三分【《陈氏香谱》作“三钱”,更合理。】甲香半两(洗净,先以黄泥水煮,次以蜜水煮,复以酒煮,各一伏时,更以蜜少许炒)龙脑五钱【《陈氏香谱》作“一两”。】樟脑一两麝香五钱【《陈氏香谱》作“一两”。】(并焰硝四味【焰硝四味:指焰硝、甲香、龙脑、樟脑四味。这四味和麝香都需要另研。】各另研)

右为细末,拌和令匀,炼蜜作剂,掘地窨一月取烧。

[130]吴侍中:《陈氏香谱》作“吴侍郎”,若为侍郎,则所指较多。下文有吴顾道侍郎,与此可能为一人。吴顾道即北宋大臣吴栻,字顾道。参见后面“吴顾道侍郎”条注释。

前已释汉代侍中。此处释宋侍中以备参考。宋代以侍中为门下省长官,掌辅佐皇帝参议大政,审察中外出纳,但极少任命,有时以他官兼领而不参预政事。元丰改制,以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执行侍中职务,另设侍郎为副职。南宋置左右丞相,废侍中不设。

[131]苦参:豆科苦参属植物苦参(Sophoraflavess),以干燥根入药。历代所指基本没有变化。另有木蓝属植物敏感木蓝可称小苦参,但基本没有与苦参相混的情况。《陈氏香谱》此处作“玄参”。从香方的角度,苦参极少用,一般用玄参。

[133]《陈氏香谱》作“三钱”,更合理。

[134]《陈氏香谱》作“一两”。

[135]《陈氏香谱》作“一两”。

[136]焰硝四味:指焰硝、甲香、龙脑、樟脑四味。这四味和麝香都需要另研。

龙泉香(新)

甘松四两玄参二两大黄一两半丁皮一两半【《陈氏香谱》此方无丁皮。】麝香半钱龙脑二钱

右捣罗细末,炼蜜为饼子,如常法爇之。

[137]《陈氏香谱》此方无丁皮。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