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十五 法和众妙香二(第6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96]《陈氏香谱》作“云母”。二者皆可。

龙涎香(新)

速香十两注漏子香【注漏子香:三本皆作“泾子香”,误,依《陈氏香谱》,应作“注漏子香”。所谓“注漏子”,概应为古时常见语“注漏卮”之俗语。漏卮为有破洞的酒器,注漏卮自然泄漏不能满。这里用这个俗语,概指形如中空无底的酒杯状的沉香,此类沉香今日亦比较常见。】十两沉香十两龙脑五钱麝香五钱蔷薇花【蔷薇花:香方中若提到蔷薇水,一般指大食(阿拉伯)地区的蔷薇水,所用为大马士革玫瑰之类的浓香玫瑰。中国古代称蔷薇花,较大可能指蔷薇科蔷薇属植物野蔷薇(RosamultifloraThunb。)或其变种粉团蔷薇、七姐妹等。也有可能是我国原产玫瑰(RosaThunb。)中的一些品种。】不拘多少(阴干)

[97]注漏子香:三本皆作“泾子香”,误,依《陈氏香谱》,应作“注漏子香”。所谓“注漏子”,概应为古时常见语“注漏卮”之俗语。漏卮为有破洞的酒器,注漏卮自然泄漏不能满。这里用这个俗语,概指形如中空无底的酒杯状的沉香,此类沉香今日亦比较常见。

[98]蔷薇花:香方中若提到蔷薇水,一般指大食(阿拉伯)地区的蔷薇水,所用为大马士革玫瑰之类的浓香玫瑰。中国古代称蔷薇花,较大可能指蔷薇科蔷薇属植物野蔷薇(RosamultifloraThunb。)或其变种粉团蔷薇、七姐妹等。也有可能是我国原产玫瑰(RosaThunb。)中的一些品种。

[99]琼巵:三本皆作“琼栀”,依《陈氏香谱》应作“琼巵”,本指玉制的酒器。这里如果指酒器,似乎不太合适;指酒又不明所指。从香方中所处的位置来看,可能是作为粘合剂,那有可能是指琼枝、指石花菜类的海藻,以海藻类提取物作为合香粘合剂的做法现在日本香道中仍有延续。参见后面“琼枝条”注释。

古龙涎香一【古龙涎香一:此处四种古龙涎香香方,无碍庵本与汉和本、四库本名字次序有所不同,暂依无碍庵本。关于“古龙涎香”的所指与背景资料,参见卷五“古龙涎香”条注释。】【《陈氏香谱》此香方作“龙涎香”而非“古龙涎香”。】

沉香六钱白檀三钱【《陈氏香谱》作“二钱”。】金颜香二钱苏合油二钱麝香半钱(另研)龙脑三字浮萍半字(阴干)青苔【青苔:去**甜腻之气。】半字(阴干,去土)

右为细末拌匀,入苏合油,仍以白芨末二钱冷水调如稠粥,重汤煮成糊,放温,和香入臼杵百余下【《陈氏香谱》作“千下”。】,模范脱花,用刷子出光,如常法焚之,若供佛则去麝香。

[100]古龙涎香一:此处四种古龙涎香香方,无碍庵本与汉和本、四库本名字次序有所不同,暂依无碍庵本。关于“古龙涎香”的所指与背景资料,参见卷五“古龙涎香”条注释。

[101]《陈氏香谱》此香方作“龙涎香”而非“古龙涎香”。

[102]《陈氏香谱》作“二钱”。

[103]青苔:去**甜腻之气。

[104]《陈氏香谱》作“千下”。

古龙涎香二

沉香一两丁香一两甘松二两麝香一钱甲香一钱(制过)右为细末,炼蜜和剂,脱作花样,窨一月或百日。

沉香半两檀香半两丁香半两金颜香半两素馨花【素馨花:三本皆作“素簪花”,依《陈氏香谱》作“素馨花”,古代文献有“玉簪花”即今日之玉簪花,虽然白色,但未见称“素簪花”。此处应以“素馨花”为是。】半两(广南有之,最清奇)木香三分【《陈氏香谱》作“一分”。】黑笃耨【黑笃耨:三本皆作“思笃耨”,误。依《陈氏香谱》应作“黑笃耨”,笃耨中等级较低者。见前“笃耨香”条有详细解释。】三分【《陈氏香谱》作“一分”。】麝香一分龙脑二钱苏合油一匙许【《陈氏香谱》作“一字许”。】

右各为细末,以皂儿白浓煎成膏【皂儿白浓煎成膏:即前文“皂儿膏”、“皂儿胶”。】,和匀,任意造作花子【花子:见前“花子香”注释。】、佩香及香环【香环:这里指环形的佩香。环,本指中央有孔的圆形佩玉,称“环佩”。制佩香时亦可根据这种传统制作类似形制的佩香,即为香环。】之类。如要黑者,入杉木麸炭少许,拌沉檀同研,却以白芨极细末少许热汤调得所,将笃耨、苏合油同研。如要作软香,只以败蜡【败蜡:犹言用过残余的蜡。宋代蜂蜡较多,后来白蜡越来越多,明代成为主流。】同白胶香少许熬,放冷,以手搓成铤【铤:长条状、条块状。古时金银做成长条状,称铤(dìng)。】,煮酒蜡【过去酿酒封坛之前,要加入蜡,重汤煮开,达到杀菌的效果,这个蜡就称为“煮酒蜡”。如果不方便获取此种煮酒蜡,也可以直接用酒来煮蜡,去掉剩余酒,只取蜡用即可。《证治准绳》:“别取好黄蜡三钱,酒煮三二十沸,取出,去酒令净,再熔入药和之,如有煮酒蜡亦堪用。”】尤妙。

[105]素馨花:三本皆作“素簪花”,依《陈氏香谱》作“素馨花”,古代文献有“玉簪花”即今日之玉簪花,虽然白色,但未见称“素簪花”。此处应以“素馨花”为是。

[106]《陈氏香谱》作“一分”。

[107]黑笃耨:三本皆作“思笃耨”,误。依《陈氏香谱》应作“黑笃耨”,笃耨中等级较低者。见前“笃耨香”条有详细解释。

[108]《陈氏香谱》作“一分”。

[109]《陈氏香谱》作“一字许”。

[110]皂儿白浓煎成膏:即前文“皂儿膏”、“皂儿胶”。

[111]花子:见前“花子香”注释。

[112]香环:这里指环形的佩香。环,本指中央有孔的圆形佩玉,称“环佩”。制佩香时亦可根据这种传统制作类似形制的佩香,即为香环。

[113]败蜡:犹言用过残余的蜡。宋代蜂蜡较多,后来白蜡越来越多,明代成为主流。

[114]铤:长条状、条块状。古时金银做成长条状,称铤(dìng)。

古龙涎香(沈)

占腊沉【占腊沉:三本皆作“古腊沉”,误,应作“占腊沉”。指占腊(真腊)沉香。】十两拂手香【拂手香:汉和本、四库本作“拂手香”,无碍庵本作“拂手柑”,误。依《陈氏香谱》应为“拂手香”,这里的拂手香指的是真腊,占城等地所制的一种合香,参见前“涂肌拂手香”条。】十两【《陈氏香谱》作“三两”。】金颜香三两番栀子【番栀子:指鸢尾科番红花属植物藏红花(番红花CrocussativusL。)。因为栀子在我国古代作为黄色颜料染色的来源,番红花也有同样的作用,故称为番栀子,或称番栀子蕊(因番红花取其蕊用)。此称呼见于《回回药方》等书。从本书香方看,可能宋代即有此称呼。另有一种植物称番栀子,但较晚出,与合香无关,不录。】二两龙涎一两【《陈氏香谱》作“二两”。】梅花脑【梅花脑:高等级龙脑,见前“梅花脑子”条注释。】一两半(另研)

右为细末,入麝香二两,炼蜜和匀,捻饼子爇之。

[116]占腊沉:三本皆作“古腊沉”,误,应作“占腊沉”。指占腊(真腊)沉香。

[117]拂手香:汉和本、四库本作“拂手香”,无碍庵本作“拂手柑”,误。依《陈氏香谱》应为“拂手香”,这里的拂手香指的是真腊,占城等地所制的一种合香,参见前“涂肌拂手香”条。

[118]《陈氏香谱》作“三两”。

[119]番栀子:指鸢尾科番红花属植物藏红花(番红花CrocussativusL。)。因为栀子在我国古代作为黄色颜料染色的来源,番红花也有同样的作用,故称为番栀子,或称番栀子蕊(因番红花取其蕊用)。此称呼见于《回回药方》等书。从本书香方看,可能宋代即有此称呼。另有一种植物称番栀子,但较晚出,与合香无关,不录。

[120]《陈氏香谱》作“二两”。

[121]梅花脑:高等级龙脑,见前“梅花脑子”条注释。

白龙涎香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