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十一 香事别录上02(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200]返顾:回头;回头看。

[201]忤:逆。

焚香静坐

人在家及外行,卒遇飘风【飘风:旋风;暴风。】、暴雨、震电、昏暗、大雾,皆诸龙经过,入室闭户,焚香静坐,避之不尔损人。(同上)

[202]飘风:旋风;暴风。

焚香告祖

戴弘正每得密友一人则书于简编,焚香告祖,号为“金兰簿【此为“金兰簿”这一典故之来源。】”。(《宣武盛事》)

[203]此为“金兰簿”这一典故之来源。

烧香拒邪

地上魔邪之气直上冲天四十里,人烧青木香、熏陆、安息胶香于寝所,拒浊臭之气,却邪秽之雾,故天人、玉女、太乙随香气而来。(《洪谱》)

买香浴仙公【仙公:葛玄(164—244),字孝先,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人,三国著名高道,道教祖师。道教尊为“葛仙公”、“太极左仙公”。后又称太极仙翁。】

葛尚书【葛尚书:葛玄的父亲葛焉曾任散骑常侍,大尚书,所以称葛尚书。】年八十始有仙公一子。时有天竺僧于市大买香。市人怪问,僧曰:“我昨夜梦见善思菩萨下生葛尚书家,吾将此香浴之。”到生时,僧至,烧香右绕七匝【匝:周,绕一圈。】,礼拜恭敬,沐浴而止。(《仙公起居注》【《仙公起居注》:道教之书,著者不详。按,此书见于唐初法琳所著《破邪论》、道世所辑《法苑珠林》等书,成书年代概在唐以前,又从内容来看,或因佛道争论而托作,亦未可知。】)

[204]仙公:葛玄(164—244),字孝先,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人,三国著名高道,道教祖师。道教尊为“葛仙公”、“太极左仙公”。后又称太极仙翁。

[205]葛尚书:葛玄的父亲葛焉曾任散骑常侍,大尚书,所以称葛尚书。

[206]匝:周,绕一圈。

[207]《仙公起居注》:道教之书,著者不详。按,此书见于唐初法琳所著《破邪论》、道世所辑《法苑珠林》等书,成书年代概在唐以前,又从内容来看,或因佛道争论而托作,亦未可知。

仙诞异香

吕洞宾【吕洞宾:著名的道教仙人,八仙之一、全真派北五祖之一、全真道祖师、钟吕内丹派代表人物。原名吕岩(另说本名吕煜),字洞宾,号纯阳子。唐德宗丙子年(796)生于永乐县招贤里(今山西省芮城县永乐镇)。另说是他是唐末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初母就蓐【就蓐:临蓐,分娩。】时,异香满室,天乐浮空。(《仙佛奇踪》)

[208]吕洞宾:著名的道教仙人,八仙之一、全真派北五祖之一、全真道祖师、钟吕内丹派代表人物。原名吕岩(另说本名吕煜),字洞宾,号纯阳子。唐德宗丙子年(796)生于永乐县招贤里(今山西省芮城县永乐镇)。另说是他是唐末京兆(今陕西西安)人。

[209]就蓐:临蓐,分娩。

升天异香

许真君白日拔宅升天【拔宅升天:全家飞升成仙。据《太平广记》载,许真君全家四十二口一同升天成仙,参见前“许真君”条。】,百里之内异香芬馥,经月不散。(同上)

[210]拔宅升天:全家飞升成仙。据《太平广记》载,许真君全家四十二口一同升天成仙,参见前“许真君”条。

空中有异香之气

李泌【李泌:722—789,字长源,唐陕西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德宗时,官至宰相,封邺县侯,信奉道家思想,数度辞官归隐。唐朝中期著名学者、政治家、谋臣。有《李泌集》二十卷,今已佚。】少时能屏风上立,熏笼【熏笼:亦作“燻笼”。一种覆盖于火炉上供熏香、烘物和取暖用的器物。】上行。道者云:十五岁必白日升天。一旦,空中有异香之气,音乐之声,李氏之亲爱【亲爱:至亲好友。】以巨杓扬浓蒜泼之,香乐遂散。【这里说仙人来接李泌升天,李泌的家人泼浓蒜汁,蒜为荤辛,仙人所不喜,以此达到阻止李泌升天的目的。】(《邺侯外传》【《邺侯外传》:唐笔记小说,一说李繁撰。李繁为李泌之子。李泌被封“邺县侯”,所以称“邺侯”。】)

[211]李泌:722—789,字长源,唐陕西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德宗时,官至宰相,封邺县侯,信奉道家思想,数度辞官归隐。唐朝中期著名学者、政治家、谋臣。有《李泌集》二十卷,今已佚。

[212]熏笼:亦作“燻笼”。一种覆盖于火炉上供熏香、烘物和取暖用的器物。

[213]亲爱:至亲好友。

[214]这里说仙人来接李泌升天,李泌的家人泼浓蒜汁,蒜为荤辛,仙人所不喜,以此达到阻止李泌升天的目的。

[215]《邺侯外传》:唐笔记小说,一说李繁撰。李繁为李泌之子。李泌被封“邺县侯”,所以称“邺侯”。

市香媚【媚:取悦。】妇

昔玉池国【玉池国:三本皆作“王池国”,今据四库全书《金楼子》改为玉池国。其国不详,或以为乃作者假托的国名。】有民面奇丑,妇国色鼻齆【齆:wèng,鼻道阻塞。】。婿【婿:古时女子称丈夫为婿。】乃求媚此妇,终不肯迎顾,遂往西域市无价名香而熏之,还入其室,妇既齆,岂知分香臭哉?

(《金楼子》【《金楼子》:南北朝时期一部重要的杂家著作。内容十分丰富庞杂,记事志奇,品评论议皆有。作者为梁元帝萧绎(508—555),是南朝梁武帝萧衍的第七子,字世诚,小字七符,自号金楼子,南兰陵(即今江苏常州市)人。萧绎博学多才,涉猎广泛,但治国乏术,被俘身死,又因迁怒毁掉大量藏书,是文化史上的灾难。】)

[216]媚:取悦。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