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香事分类下(第2页)
[18]关于兰台的所指,汉代以宫中藏经籍图书之殿阁为兰台,以御史中丞掌理其事,故后世多以兰台为御史台的代称。又因班固曾为兰台令,受诏敕而撰史,故后世又以兰台代称史官。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秘书省为兰台,尽管很快改回,但因此又可称秘书省为兰台。
兰亭
王右军【王右军:王羲之(303—361,有不同说法),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曾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王羲之对中国书法影响巨大,被尊为书圣。】诸贤修禊【修禊:古代民俗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国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初三)到水边嬉戏,以祓除不祥,称为修禊。】,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兰亭:在浙江省绍兴市西南14公里的兰渚山下。《水经·渐江水注》:“(西陵湖)湖口有亭,号曰兰亭,亦曰兰上里,太守王羲之、谢安兄弟数往造焉。吴郡太守谢勗封兰亭侯,盖取此亭以为封号也。”《晋书·王羲之传》:东晋永和九年(353)春,“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19]王右军:王羲之(303—361,有不同说法),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曾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王羲之对中国书法影响巨大,被尊为书圣。
[20]修禊:古代民俗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国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初三)到水边嬉戏,以祓除不祥,称为修禊。
[21]兰亭:在浙江省绍兴市西南14公里的兰渚山下。《水经·渐江水注》:“(西陵湖)湖口有亭,号曰兰亭,亦曰兰上里,太守王羲之、谢安兄弟数往造焉。吴郡太守谢勗封兰亭侯,盖取此亭以为封号也。”《晋书·王羲之传》:东晋永和九年(353)春,“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温室
温室【温室:汉代宫殿名,建于汉武帝时。《三辅黄图》卷三:“温室殿,按《汉宫阙疏》,‘在长乐宫’,又《汉宫阁记》在‘未央宫’。”两宫皆有温室,这里说的是未央宫的温室。温室殿是皇帝冬天居住的暖殿,殿内有各种防寒保温的特殊设备。《汉宫阁记》:“温室殿,武帝建,冬处之温暖也。”未央宫温室殿是公卿朝臣议政的重要殿所。】以椒【椒:指芸香科花椒属植物花椒(ZanthoxylumbungeanumMaxim。)或同属近缘植物的干燥成熟果实。汉代后宫以椒涂壁,除了有香料的意义,也取其多子多福的寓意。《汉宫仪》:“皇后称椒房,取其蕃实之义也。”】涂壁,被之文绣【文绣:刺绣华美的丝织品。】,香桂为柱,设火齐【火齐:宝珠之名。】屏风,鸿羽【鸿羽:大雁羽毛。】帐,规地以罽宾氍毹【氍毹:一种毛织或毛与其他材料混织的毯子。可用作地毯、壁毯、床毯、帘幕等。汉代产于罽宾的毛织品,以细好著称,最为汉宫室喜用。】。(《西京杂记》)
[22]温室:汉代宫殿名,建于汉武帝时。《三辅黄图》卷三:“温室殿,按《汉宫阙疏》,‘在长乐宫’,又《汉宫阁记》在‘未央宫’。”两宫皆有温室,这里说的是未央宫的温室。温室殿是皇帝冬天居住的暖殿,殿内有各种防寒保温的特殊设备。《汉宫阁记》:“温室殿,武帝建,冬处之温暖也。”未央宫温室殿是公卿朝臣议政的重要殿所。
[23]椒:指芸香科花椒属植物花椒(ZanthoxylumbungeanumMaxim。)或同属近缘植物的干燥成熟果实。汉代后宫以椒涂壁,除了有香料的意义,也取其多子多福的寓意。《汉宫仪》:“皇后称椒房,取其蕃实之义也。”
[24]文绣:刺绣华美的丝织品。
[25]火齐:宝珠之名。
[26]鸿羽:大雁羽毛。
[27]氍毹:一种毛织或毛与其他材料混织的毯子。可用作地毯、壁毯、床毯、帘幕等。汉代产于罽宾的毛织品,以细好著称,最为汉宫室喜用。
温香渠
石虎为四时浴室,用瑜石珷玞【瑜石珷玞:瑜,美玉,珷玞,音wǔfū,像玉的美石。】为堤岸,或以琥珀为瓶杓【瓶杓:这里指沐浴用具。】。夏则引渠水以为池,池中皆以纱縠【纱縠:精细、轻薄的丝织品的通称。】为囊,盛百杂香药,渍于水中。严冰之时作铜屈龙数十枚,各重数十斤,烧如火色,投于水中,则池水恒温,名曰焦龙温池。引凤文锦步障萦蔽浴所,共宫人宠嬖【宠嬖:宠幸、宠爱。】者解媟服【媟服:媟,侮狎;轻慢。媟服,即“亵服”,内衣。】宴戏【宴戏:宴嬉;宴饮戏乐。】弥于日夜,名曰清娱浴室。浴罢泄水于宫外,水流之所,名曰温香渠。渠外之人争来汲取,得升合以归其家,人莫不怡悦。(《拾遗记》)
[28]瑜石珷玞:瑜,美玉,珷玞,音wǔfū,像玉的美石。
[29]瓶杓:这里指沐浴用具。
[30]纱縠:精细、轻薄的丝织品的通称。
[31]宠嬖:宠幸、宠爱。
[32]媟服:媟,侮狎;轻慢。媟服,即“亵服”,内衣。
[33]宴戏:宴嬉;宴饮戏乐。
宫殿皆香
西域有报达国【报达国:报达可指城名,也可指国名。作为城名,又作“八哈塔”、“八吉打”,即今伊拉克巴格达。作为国名,指建都于报达的伊斯兰哈里发政权,这里指阿拉伯帝国瓦解阶段中央政府所能控制的首都巴格达及其周围地区。旭烈兀西征,击灭其国,后为伊儿汗国境域。】,其国俗富庶,为西域冠。宫殿皆以沉檀、乌木、降真为之,四壁皆饰以黑白玉、金珠、珍贝,不可胜计。(《西使记》)
[34]报达国:报达可指城名,也可指国名。作为城名,又作“八哈塔”、“八吉打”,即今伊拉克巴格达。作为国名,指建都于报达的伊斯兰哈里发政权,这里指阿拉伯帝国瓦解阶段中央政府所能控制的首都巴格达及其周围地区。旭烈兀西征,击灭其国,后为伊儿汗国境域。
大殿用沉檀香贴遍
隋开皇【开皇:隋文帝杨坚的年号(581—600)。】十五年,黔州【黔州:北周建德四年(575)改奉州置,治所在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东北郁山镇。隋开皇十三年(593)置彭水县为附郭县。大业三年(607)改为黔安郡。辖境相当今四川彭水、黔江等县,酉阳及贵州沿河、务川等县部分地。】刺史田宗显【田宗显:562—633,字辉先,号跃华,京兆蓝田人,隋朝被授黔中刺史。为贵州田氏土司入黔始祖。】造大殿一十三间,以沉香贴遍。中安十三宝帐,并以金宝庄严。又东西二殿,瑞像所居,并用檀贴,中有宝帐花距【花距:三本皆作“花距”,误,据《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卷中》,应作“花炬”,指花灯。】,并用真金贴成。穷极宏丽,天下第一。(《三宝感通录》【《三宝感通录》:见“《神州塔寺三宝感应录》”条。】)
[35]开皇:隋文帝杨坚的年号(581—600)。
[36]黔州:北周建德四年(575)改奉州置,治所在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东北郁山镇。隋开皇十三年(593)置彭水县为附郭县。大业三年(607)改为黔安郡。辖境相当今四川彭水、黔江等县,酉阳及贵州沿河、务川等县部分地。
[37]田宗显:562—633,字辉先,号跃华,京兆蓝田人,隋朝被授黔中刺史。为贵州田氏土司入黔始祖。
[38]花距:三本皆作“花距”,误,据《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卷中》,应作“花炬”,指花灯。
[39]《三宝感通录》:见“《神州塔寺三宝感应录》”条。
沉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