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七 香诗汇(第8页)
[125]陆瑜:四库、汉和本作“陆踰”。陆瑜,字干玉,吴郡吴人,南朝梁、陈间诗人。
[126]此句出胡曾《杂曲歌辞·妾薄命》:“阿娇初失汉皇恩,旧赐罗衣亦罢熏。”四库、汉和本脱“旧赐”二字。
[127]胡曾:四库、汉和本作“胡增”,胡曾,9世纪唐代诗人,以咏史诗著称。
[128]此句出胡宿《侯家》:“彩云按曲青岑醴,沉水薰衣白璧堂。”
[129]胡宿:唐代诗人,生卒不详。
[130]此句出温庭筠《走马楼三更曲》:“帘间清唱报寒点,丙舍无人遗烬香。”
[131]此句出苏轼《和陶拟古九首》:“夜烧沉水香,持戒勿中悔。”苏辙的和答诗中亦有此句。
[132]按,三本脱“但见”二字,此句出苏轼《送刘寺丞赴余姚》:“玉笙哀怨不逢人,但见香烟横碧缕。”
[133]此句出黄庭坚《三月壬申同尧民希孝观渠名寺经藏得弘明集中》:“鸟语杂歌颂,蛛丝凝篆香。”
[134]此句出陈与义《八关僧房遇雨》:“世故方未阑,焚香破今夕。”
[135]此句出陈与义《放慵》:“云移稳扶杖,燕坐独焚香。”
[136]简斋:三本误作“商斋”,简斋是陈与义的号,见“陈与义”,“陈去非”条。
[137]此句出韦应物《晓坐西斋》:“盥漱忻景清,焚香澄神虑。”
[138]群仙舞即香:无碍庵本作“群仙舞印香”。
[139]此句出陈师道《观兖文忠公家六一堂图书》:“向来一瓣香,敬为曾南丰。”
[140]后山:陈师道(1053—1102),北宋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141]此句出吴均《行路难》。
[142]吴筠:一作“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受荣里(今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西亩受荣村)人。南朝齐、梁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此处非指唐朝吴筠。
[143]此句出江淹《休上人怨别》:“金炉绝沉燎,绮席遍浮埃。”
[144]此句出刘禹锡《更衣曲》:“博山炯炯吐香雾,红烛引至更衣处。”
[145]“传”似应作“傍”。此句出杨巨源《圣寿无疆词十首》:“凤扆临花暖,龙炉傍日香。”
[147]按,三本脱“秦子”二字,此句出沈佺期《杂歌谣辞·古歌》:燕姬彩帐芙蓉色,秦子金炉兰麝香。
[148]沈佺期:约656—约714或715,唐代诗人,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属河南)人。
[149]炉香暗徘徊:出张籍《宛转行》:“炉氲暗徘徊,寒灯背斜光。”
[150]此句出唐·李贺《恼公》:“桂火流苏暖,金炉细炷通。”
[151]此句出李商隐《促漏》:“舞鸾镜匣收残黛,睡鸭香炉换夕熏。”
[152]此句出李商隐《牡丹》:“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153]此句出韦应物《横吹曲辞·长安道》:“下有锦铺翠被之粲烂,博山吐香五云散。”
[154]此句出苏轼《台头寺步月得人字》:“浥浥炉香初泛夜,离离花影欲摇春。”按此诗三本置于韦应物下,恐误,今移之。
[155]此句出陈陶《朝元引四首》:“帝烛荧煌下九天,蓬莱宫晓玉炉烟。”
[156]陈陶:晚唐诗人,字嵩伯,自号三教布衣,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
[157]此句出罗隐《寄前宣州窦常侍》:“喷香瑞兽金三尺,舞雪佳人玉一围。”
[158]此句出温庭筠《生禖屏风歌》:“绣屏银鸭香蓊蒙,天上梦归花绕丛。”
[159]此句出黄庭坚《观王主簿家酴醾》:“露湿何郎试汤饼,日烘荀令炷炉香。”
[160]此句出刘子翚《次韵六四叔村居即事十二绝》:“午梦不知缘底破,篆烟烧遍一盘花。”
[161]屏山:刘子翚(1101—1147),字彦冲,号屏山,一号病翁,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著有《屏山集》。朱熹的老师。
[162]此句出陆游《大风登城书雨》:“锦绣四合如坦墙,微风不动金猊香。”
[163]放翁:指南宋诗人陆游,参见“《老学庵笔记》”条。
冷香拈句【冷香拈句:此段出明·蒋一葵《尧山堂外纪》,是民间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