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二十六 香炉类(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婚迎车前用铜香炉二(徐爰《家仪》【徐爰《家仪》:徐爰所作的家庭礼仪之书。原书已佚,部分零篇存于他书之中。徐爰(394—475),本名瑗,字长玉,琅邪开阳(今江苏句容附近)人,晋末宋初时大臣。】)

[67]徐爰《家仪》:徐爰所作的家庭礼仪之书。原书已佚,部分零篇存于他书之中。徐爰(394—475),本名瑗,字长玉,琅邪开阳(今江苏句容附近)人,晋末宋初时大臣。

熏笼

太子纳妃有熏衣笼,当亦秦汉之制。(《东宫旧事》)

筮香炉

吴郡吴泰能【能:善于。】筮【筮:占卜。】。会稽卢氏失博山香炉,使泰筮之。泰曰:此物质虽为金,其象实山,有树非林,有孔非泉,闾阖【闾阖:依《艺文类聚》应作“阖闾”,指居室、住宅。】风至,时发青烟,此香炉也。语其至处,求即得之。(《集异记》【《集异记》:按,《集异记》有多种,此《集异记》为南朝·宋·郭季产所作。非是唐朝薛用弱撰的《集异记》。】)

[68]能:善于。

[69]筮:占卜。

[70]闾阖:依《艺文类聚》应作“阖闾”,指居室、住宅。

[71]《集异记》:按,《集异记》有多种,此《集异记》为南朝·宋·郭季产所作。非是唐朝薛用弱撰的《集异记》。

明白玉龙凤镂空香筒

清象牙雕梅雀香筒

贪得铜炉

何尚之【何尚之:382—460,字彦德。南朝宋庐江潜县(今霍山)人。著名学者、大臣、佛教护法居士。庾仲文和他是同时期的大臣,时任吏部尚书。《南史》载因为此次上奏,“帝乃可有司之奏,免仲文官,卒于家。帝录其宿诚,追赠本官。”】奏庾仲文贪贿得:嫁女具铜炉,四人举乃胜。

[72]何尚之:382—460,字彦德。南朝宋庐江潜县(今霍山)人。著名学者、大臣、佛教护法居士。庾仲文和他是同时期的大臣,时任吏部尚书。《南史》载因为此次上奏,“帝乃可有司之奏,免仲文官,卒于家。帝录其宿诚,追赠本官。”

焚香之器【焚香之器:此条见于《清异录》。】

李后主长秋【长秋:皇后。原指长秋宫,汉太后长居此宫,后亦用为皇后代称。】周氏【周氏:李后主皇后有大小周后。大周后,周娥皇南唐司徒周宗长女,十九岁入宫为妃,得到后主李煜恩宠。建隆二年(961),李煜继位,册封周娥皇为国后。乾德二年(964),周娥皇因病逝于瑶光殿,史称大周后。小周后,南唐司徒周宗次女,周娥皇(大周后)之妹。开宝元年(968)十一月,立为国后,南唐亡国后,随后主被俘入北宋京师(今开封)。】居柔仪殿,有主香宫女,其焚香之器曰:把子莲、三云凤、折腰狮子、小三神、卍字金、凤口罂、玉太古、容华鼎,凡数十种,金玉为之。

[73]焚香之器:此条见于《清异录》。

[74]长秋:皇后。原指长秋宫,汉太后长居此宫,后亦用为皇后代称。

[75]周氏:李后主皇后有大小周后。大周后,周娥皇南唐司徒周宗长女,十九岁入宫为妃,得到后主李煜恩宠。建隆二年(961),李煜继位,册封周娥皇为国后。乾德二年(964),周娥皇因病逝于瑶光殿,史称大周后。小周后,南唐司徒周宗次女,周娥皇(大周后)之妹。开宝元年(968)十一月,立为国后,南唐亡国后,随后主被俘入北宋京师(今开封)。

文燕香炉【文燕香炉:此条见于《琅嬛记》引《采兰杂志》。文燕,指刻镂彩饰成燕形。】

杨景猷【杨景猷:杨师道(?—647),字景猷,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初唐宰相。】有文燕香炉。

[76]文燕香炉:此条见于《琅嬛记》引《采兰杂志》。文燕,指刻镂彩饰成燕形。

[77]杨景猷:杨师道(?—647),字景猷,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初唐宰相。

聚香鼎【聚香鼎:《清波杂志》:“毗陵士大夫有仕成都者,九日药市,见一铜鼎,已破缺,旁一人赞取之。既得,叩何用,曰:‘归以数炉炷香环此鼎,香皆聚于中。’试之,果然,乃名‘聚香鼎’。初不知何代物而致此异。”】

成都【成都:成都可为县名,也可为府、路名,治所都是在今成都市。宋代为成都府路。】市中有聚香鼎,以数炉焚香环于前,则烟皆聚其中。(《清波杂志》【《清波杂志》:笔记,宋·周煇撰,作者曾居住在杭州清波门,故名。内容为宋代的名人轶事,典章风物,据自序说是作者晚年回忆年青时的见闻。周煇(1126—1198后),字昭礼,泰州海陵(今江苏泰州)人,祖居钱塘(今浙江杭州),南宋学者,藏书大家。】)

[78]聚香鼎:《清波杂志》:“毗陵士大夫有仕成都者,九日药市,见一铜鼎,已破缺,旁一人赞取之。既得,叩何用,曰:‘归以数炉炷香环此鼎,香皆聚于中。’试之,果然,乃名‘聚香鼎’。初不知何代物而致此异。”

[79]成都:成都可为县名,也可为府、路名,治所都是在今成都市。宋代为成都府路。

[80]《清波杂志》:笔记,宋·周煇撰,作者曾居住在杭州清波门,故名。内容为宋代的名人轶事,典章风物,据自序说是作者晚年回忆年青时的见闻。周煇(1126—1198后),字昭礼,泰州海陵(今江苏泰州)人,祖居钱塘(今浙江杭州),南宋学者,藏书大家。

百宝香炉【百宝香炉:《朝野佥载》:“洛州昭成佛寺,有安乐公主造百宝香炉。高三尺,开四门。绛桥勾栏,花草飞禽走兽,诸天妓乐,麒麟鸾凤,白鹤飞仙。丝来线去,鬼出神入。隐起钑镂,窈窕便娟。真珠玛瑙,琉璃琥珀,颇梨珊瑚,车渠琬琰,一切宝贝,用钱三万,库藏之物,尽于是矣。”】

洛州【洛州:北魏泰常八年(423)改豫州置,治所在金墉城(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西北角)。太和十七年(493)移治洛阳城(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改为司州。东魏天平初复改为洛州。隋大业初移治河南县(今河南洛阳市),改为河南郡。唐武德四年(621)又改为洛州。永淳初,辖境相当今河南济源市、温县以南,嵩县、及登封、禹州二市以北,洛宁、渑池等县以东,荥阳市汜水镇及新密市以西地。开元元年(713)改为河南府。】昭成佛寺有安乐公主【安乐公主:685—710,唐中宗李显之女。韦后所生,小名裹儿。先嫁武三思之子武崇训,后改嫁武承嗣之子武延秀。恃势骄横,生活极为奢侈,与其母韦氏图谋临朝,后被李隆基诛杀。】造百宝香炉,高三尺。(《朝野佥载》)

[81]百宝香炉:《朝野佥载》:“洛州昭成佛寺,有安乐公主造百宝香炉。高三尺,开四门。绛桥勾栏,花草飞禽走兽,诸天妓乐,麒麟鸾凤,白鹤飞仙。丝来线去,鬼出神入。隐起钑镂,窈窕便娟。真珠玛瑙,琉璃琥珀,颇梨珊瑚,车渠琬琰,一切宝贝,用钱三万,库藏之物,尽于是矣。”

[82]洛州:北魏泰常八年(423)改豫州置,治所在金墉城(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西北角)。太和十七年(493)移治洛阳城(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改为司州。东魏天平初复改为洛州。隋大业初移治河南县(今河南洛阳市),改为河南郡。唐武德四年(621)又改为洛州。永淳初,辖境相当今河南济源市、温县以南,嵩县、及登封、禹州二市以北,洛宁、渑池等县以东,荥阳市汜水镇及新密市以西地。开元元年(713)改为河南府。

[83]安乐公主:685—710,唐中宗李显之女。韦后所生,小名裹儿。先嫁武三思之子武崇训,后改嫁武承嗣之子武延秀。恃势骄横,生活极为奢侈,与其母韦氏图谋临朝,后被李隆基诛杀。

迦业香炉【迦业香炉:此段文字出黄伯思《东观余论》卷下《跋钱镇州回文后》。原文应作“迦叶香炉”。黄可能因为见于佛大弟子迦叶像所持而命名,其实这里面说的宝子是香料容器而非香炉。】

钱镇州【钱镇州:钱惟治(949—1014),字世和,吴越忠逊王倧长子,吴越王钱俶养子。后归宋,领镇国军节度,进检校太尉。】诗虽未离五季【五季:指五代,唐宋之间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余韵,然回旋读之,故自娓娓可观。题者多云“宝子【宝子:据近人考证,宝子并非香炉,应该指的是盛放香炉所用香料的容器(香料盒、香料瓶)。壁画中常见香炉与香宝子结合的配套供养具,当香炉的香料用完后,从香宝子中取出添加。】”,弗知何物。以余考之,乃迦业之香炉。上有金华,华内有金台,台即为宝子,则知宝子乃香炉盖耳。亦可为此诗张本,但若圜重规【若圜重规:指两套圆形的形制相合,黄据此作出下面的猜测。】,岂汉丁缓之制乎【指前文提到汉代丁缓所制被中香炉的制法。当然这个是黄长睿的猜想,和实际情况不符。】?(《黄长睿集》【《黄长睿集》:黄伯思(1079—1118),字长睿,别字霄宾,号云林子,黄履孙,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北宋金石文物大家,著有《东观余论》、《博古图说》、《燕几图》等。】)

[84]迦业香炉:此段文字出黄伯思《东观余论》卷下《跋钱镇州回文后》。原文应作“迦叶香炉”。黄可能因为见于佛大弟子迦叶像所持而命名,其实这里面说的宝子是香料容器而非香炉。

[85]钱镇州:钱惟治(949—1014),字世和,吴越忠逊王倧长子,吴越王钱俶养子。后归宋,领镇国军节度,进检校太尉。

[86]五季:指五代,唐宋之间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87]宝子:据近人考证,宝子并非香炉,应该指的是盛放香炉所用香料的容器(香料盒、香料瓶)。壁画中常见香炉与香宝子结合的配套供养具,当香炉的香料用完后,从香宝子中取出添加。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