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九 熏佩(第5页)
[78]色红为度:指最后合香呈现的颜色为红色。
[79]搦:搦本义为按压或握持,这里指通过不断按压并擦拭,去除其中的水分。
[80]银石铫:三本皆作“银石器”,《陈氏香谱》作“银石铫”,后文有“移铫去火”,似以《陈氏香谱》为是,银石器亦无不可。“铫”是煮水或其他东西的器具,参见前“铫子”注释。银石器不伤药性,故加工中药、丹药、香药等时常用为煎煮熬制的用具。
关于银石器的所指,有学者认为是一种未知的特殊材质。其实,银石器即指材质为银或石,相对于铜铁等材质而言更适于制药而已。《普济方·卷五十一·面门》:“熬时不得用铜铁器,须银石器内熬。”除了银石器外,制药有时还可用瓷、瓦(陶)等器,但以银石器为多,方便耐用,铜铁器在很多情况下不可用。
软香四
黄蜡【黄蜡:蜂蜡的俗称。因色黄,故称。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一·蜜蜡》:“蜡乃蜜脾底也。取蜜后炼过,滤入水中,候凝取之,色黄者俗名黄蜡。”另有沉香品种称“黄蜡”与此不同,须了解。】半斤(溶成汁,滤净,却以净铜铫内下紫草【紫草:作为中药材,一般指紫草科(Binaceae)植物新疆紫草[Arnebiaeua(Royle)Johnst]、内蒙紫草(火黄花紫草AraBunge)的干燥根,此二种称软紫草。也可指或紫草(LithospermumerythrorhizoZucc。,称硬紫草)、或滇紫草(OnosmapaniculatumBur。etFr。)的干燥根。紫草除了药用,也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染料。】,煎令红【煎令红:紫草作为紫红色染色原料植物历史悠久,《山海经》和《韩非子》中即有记载,这也是紫草名称的来源。】,滤去草滓)
金颜香三两(拣净秤,别研细,作一处)檀香一两(碾令细筛过)【《陈氏香谱》作:“檀香,就铺买细屑,碾令细,筛过,二两。”檀香在当时香谱中即有以细屑形式出售者。】沉香半两(极细末)
滴乳香三两(拣明块者,用茅香煎水煮过,令浮成片如膏【令浮成片如膏:指乳香于茅香水表面凝结成片。】,须【须:三本皆作“倾”,依《陈氏香谱》作“须”,指候茅香水变冷后取出。】)冷水中取出,待水干【待水干:指乳香片表面的水干。】,入乳钵研细,如粘钵则用煅醋淬滴赭石【煅醋淬滴赭石:煅醋淬是中药炮制中淬法之一种。药物经过高温处理后,立即投入醋中,使之骤然冷却,达到疏松崩解,使药物易于粉碎,便于煎出药效成分。这里使用煅醋淬赭石,具体方法是取净赭石砸成小块,置耐火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煅至红透,立即滴入(冷)醋液淬制,如此反复煅淬至质地酥脆。《陈氏香谱》此处作“煅过醋淬来底赭石”。】二钱入内同研,则不粘矣)
苏合香油三钱(如临合时,先以生萝卜擦乳钵则不粘,如无则以子代之【如无则以子代之:《陈氏香谱》此句无“以子”二字。三本皆作“以子代之”,指萝卜籽,即莱菔子。古时蔬菜难以长期保存,莱菔子则相对容易长期保存,故有此说。】)
生麝香【生麝香:亦称遗香,为麝在春季时因腺袋内的香泌过重,而感疼痛,自以爪剔出,着尿溺中覆之,常在一处固定不移。其质最好,但非常难得。】三钱(净钵内以茶清滴研细,却以其余香拌起一处)
银朱随意加入(以红为度【以红为度:指加的量要使最后的成品颜色达到红色。】)
右以蜡入瓮器大碗内,坐重汤中溶成汁,入苏合油和匀,却入众香,以柳棒【柳棒:柳木(退皮)制成的小棒,常用来搅拌膏类。《普济方》:“用退皮湿柳棒折二寸粗,长二尺一根,搅一十遍。”】频搅极匀即香成矣。欲软,用松子仁三两搡【搡:音sǎng,用力的推挤。《陈氏香谱》作“揉”。】汁于内,虽大雪【大雪:此处指大雪节气,很冷的时候。】亦软。
[81]黄蜡:蜂蜡的俗称。因色黄,故称。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一·蜜蜡》:“蜡乃蜜脾底也。取蜜后炼过,滤入水中,候凝取之,色黄者俗名黄蜡。”另有沉香品种称“黄蜡”与此不同,须了解。
[82]紫草:作为中药材,一般指紫草科(Binaceae)植物新疆紫草[Arnebiaeua(Royle)Johnst]、内蒙紫草(火黄花紫草AraBunge)的干燥根,此二种称软紫草。也可指或紫草(LithospermumerythrorhizoZucc。,称硬紫草)、或滇紫草(OnosmapaniculatumBur。etFr。)的干燥根。紫草除了药用,也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染料。
[83]煎令红:紫草作为紫红色染色原料植物历史悠久,《山海经》和《韩非子》中即有记载,这也是紫草名称的来源。
[84]《陈氏香谱》作:“檀香,就铺买细屑,碾令细,筛过,二两。”檀香在当时香谱中即有以细屑形式出售者。
[85]令浮成片如膏:指乳香于茅香水表面凝结成片。
[86]须:三本皆作“倾”,依《陈氏香谱》作“须”,指候茅香水变冷后取出。
[87]待水干:指乳香片表面的水干。
[88]煅醋淬滴赭石:煅醋淬是中药炮制中淬法之一种。药物经过高温处理后,立即投入醋中,使之骤然冷却,达到疏松崩解,使药物易于粉碎,便于煎出药效成分。这里使用煅醋淬赭石,具体方法是取净赭石砸成小块,置耐火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煅至红透,立即滴入(冷)醋液淬制,如此反复煅淬至质地酥脆。《陈氏香谱》此处作“煅过醋淬来底赭石”。
[89]如无则以子代之:《陈氏香谱》此句无“以子”二字。三本皆作“以子代之”,指萝卜籽,即莱菔子。古时蔬菜难以长期保存,莱菔子则相对容易长期保存,故有此说。
[90]生麝香:亦称遗香,为麝在春季时因腺袋内的香泌过重,而感疼痛,自以爪剔出,着尿溺中覆之,常在一处固定不移。其质最好,但非常难得。
[91]以红为度:指加的量要使最后的成品颜色达到红色。
[92]柳棒:柳木(退皮)制成的小棒,常用来搅拌膏类。《普济方》:“用退皮湿柳棒折二寸粗,长二尺一根,搅一十遍。”
[93]搡:音sǎng,用力的推挤。《陈氏香谱》作“揉”。
[94]大雪:此处指大雪节气,很冷的时候。
软香五【软香五:《陈氏香谱》有一软香方,与此类似,亦有出入,或非一方,录于此,以备参考。】
檀香一两(为末)沉香半两丁香三钱苏合香油半两以三种香拌苏合油,如不泽再加合油。
[95]软香五:《陈氏香谱》有一软香方,与此类似,亦有出入,或非一方,录于此,以备参考。
“檀香一两(白梅煮锉碎为末)沉香半两丁香三钱苏合香油半两金颜香二两(蒸,如无,捡好枫滴乳香酒煮过代之)银朱随意右诸香皆不见火,为细末,打和,于甑上蒸碾成。为香加脑麝亦可,先将金颜碾为细末去滓。”
软香六
上等沉香五两金颜香二两半龙脑一两
右为末。入苏合油六两半,用绵滤过,取净油和香,旋旋看稀稠得所入油。如欲黑色,加百草霜【百草霜:又称灶突墨、锅底灰等,为杂草经燃烧后附于灶突或烟囱内的烟灰。】少许。
[96]百草霜:又称灶突墨、锅底灰等,为杂草经燃烧后附于灶突或烟囱内的烟灰。
软香七
沉香三两栈香三两(末)檀香三两亚息香【亚息香:指“亚悉香”,参见前“亚悉香”条及“辛押陀罗亚悉香”条。】半两(末)梅花龙脑半两甲香半两(制)松子仁半两金颜香一钱龙涎一钱笃耨油随分麝香一钱杉木炭(以黑为度【以黑为度:指加的量要使最后成品颜色达到黑色。】)
右除龙脑、松仁、麝香、耨油外,余皆取极细末,以笃耨油与诸香和匀作剂。
[97]亚息香:指“亚悉香”,参见前“亚悉香”条及“辛押陀罗亚悉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