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香事别录下02(第2页)
[109]马通薪:马通,指马粪。《后汉书·独行传·戴就》:“主者穷竭酷惨,无復餘方,乃卧就覆船下,以马通薰之。”李贤注:“《本草经》曰:‘马通,马矢也。’”马粪在古代早就被用来代薪,如桂,还宜火作煤,故称“马通薪”。骐骥院产生大量的马通,是优质燃料,卖马粪是群牧司(骐骥院属群牧司)重要收入。故除了前面提到的“三班吃香”,当时还有一句“群牧吃粪”的俗语。
[110]意思说,你怎么不用写诗来酬答,而用你那么宝贝的香来回赠呢?
[111]按,三本此处作“诗人”今据《山谷集》等删去“人”字。
[112]作祟:谓鬼怪妖物害人。这里是黄庭坚调侃之语,指诗不过是调动人的情绪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哪里像马通薪那样能解决御寒的实际问题呢?
[113]铃下马走:铃下,指侍卫、门卒或仆役。马走,指马夫;马卒。泛指仆役走卒。
[114]挟纩:披着棉衣。
[115]见事:识别事势。指学诗三十年才终于明白此事理,虽是戏谑之语,亦足见山谷真旷达之士也。
绝尘香
沉檀脑麝四合,加以棋楠【棋楠:见前“奇蓝香”条注释及说明。】、苏合滴乳、蠡甲,数味相合,分两相【两相:指分为两组,沉、檀、脑、麝一组,棋楠、苏合、蠡甲一组,分别匀炼。】匀炼,蔗浆合之,其香绝尘境,而助清逸之兴。(《洞天清录》【《洞天清录》:亦作《洞天清禄集》,宋·赵希鹄撰。一卷,为书画文物辨识鉴赏之书。赵希鹄,南宋袁州宜春人,宗室。其著作尚有《调燮类编》四卷。】)
[116]棋楠:见前“奇蓝香”条注释及说明。
[117]两相:指分为两组,沉、檀、脑、麝一组,棋楠、苏合、蠡甲一组,分别匀炼。
[118]《洞天清录》:亦作《洞天清禄集》,宋·赵希鹄撰。一卷,为书画文物辨识鉴赏之书。赵希鹄,南宋袁州宜春人,宗室。其著作尚有《调燮类编》四卷。
心字香【心字香:指一种香饼或香丸,从记载来看,心字香得名并不是因为香篆为心形,那是明人的误会。很可能是因为手捏的香饼本身的形状接近心字(草书)。】
番禺人作心字香。用素馨、茉莉半开者,着净器,薄劈沉水香,层层相间,封日一易,不待花蔫,花过香成。【这里说的是,每天换一次花封好,不要让花蔫掉,等花期过了香就制成了。心字香在宋人诗词中常见,主要是因为香调与香氛的迷人。】(范石湖《骖鸾录》【范石湖《骖鸾录》:范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号石湖居士,故又称“范石湖”,见前“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条。】)
蒋捷【蒋捷:生卒年不详,字胜欲,号竹山,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亡,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有《竹山词》传世。】词云:“银字筝调【银字筝调:三本皆作“银字筝调”,误,应作“银字笙调”。所谓“银字”指笙上用银作字嵌入以表示音色的高低。唐人即用此典,如白居易《秋夜听高调凉州》:“楼上金风声渐紧,月中银字韵初调。”和凝《山花子》其二:“银字笙寒调正长,水文簟冷画屏凉。”】,心字香烧。”【按,末后一句蒋捷词为作者旁引以说明心字香,并非范成大《骖鸾录》原书中的句子。范成大去世时,蒋捷尚未出生。作者误附于《骖鸾录》书名之前,今改为附在书名后。】
[119]心字香:指一种香饼或香丸,从记载来看,心字香得名并不是因为香篆为心形,那是明人的误会。很可能是因为手捏的香饼本身的形状接近心字(草书)。
[120]这里说的是,每天换一次花封好,不要让花蔫掉,等花期过了香就制成了。心字香在宋人诗词中常见,主要是因为香调与香氛的迷人。
[121]范石湖《骖鸾录》:范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号石湖居士,故又称“范石湖”,见前“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条。
《骖鸾录》,笔记,一卷,为范成大自中书舍人出知静江府时所作,记沿途山川名胜,古迹人文,有时连带作些考证。“骖鸾”取自韩愈诗“远胜登仙去,飞鸾不暇骖”。
[122]蒋捷:生卒年不详,字胜欲,号竹山,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亡,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有《竹山词》传世。
[123]银字筝调:三本皆作“银字筝调”,误,应作“银字笙调”。所谓“银字”指笙上用银作字嵌入以表示音色的高低。唐人即用此典,如白居易《秋夜听高调凉州》:“楼上金风声渐紧,月中银字韵初调。”和凝《山花子》其二:“银字笙寒调正长,水文簟冷画屏凉。”
[124]按,末后一句蒋捷词为作者旁引以说明心字香,并非范成大《骖鸾录》原书中的句子。范成大去世时,蒋捷尚未出生。作者误附于《骖鸾录》书名之前,今改为附在书名后。
清泉香饼
蔡君谟【蔡君谟:蔡襄(1012—1067),字君谟。兴化军仙游(今福建仙游)人,后迁居莆田。北宋名臣,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蔡襄为官清正,所到皆有政绩,主持北苑贡茶并著《茶录》,为中国茶文化做出贡献。又有《荔枝谱》,为世界第一部果树分类专著。有《蔡忠惠公全集》传世。】既为余书《集古录》【《集古录》:金石专著。十卷。宋·欧阳修撰。欧阳修平生收集周秦至五代的金石铭文拓本,并装裱成轴,积至千卷。本书收嘉祐、治平年间在卷轴上自作的跋尾,凡四百馀篇。】序刻石,其字尤精劲,为世所珍。余以鼠须栗尾笔【鼠须栗尾笔:宋代诸葛高所制的鼠须笔为黄鼠狼尾毛加兔毫制作而成。欧阳修称之为鼠须栗尾笔。所谓鼠须并非如很多书籍所说是老鼠胡须。《广雅》:“‘鼠狼,鼬是也……’今栗鼠似之,苍黑而小,取其毫于尾,可以制笔,世所谓鼠须栗尾者也。”所谓“鼠须栗尾”就是类似今日“狼毫”之类的毛笔。】、铜丝笔格【笔格:笔架。】、大小龙茶【大小龙茶:指大小龙团。宋代贡茶名。饼状,上有龙纹,故称。欧阳修《归田录》:“茶之品,莫贵於龙、凤,谓之团茶,凡八饼重一斤。庆历中蔡君谟为福建路转运使,始造小片龙茶以进,其品绝精,(一作精绝)谓之小团,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直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每因南郊致斋,中书、枢密院各赐一饼,四人分之。”前面说的是大龙团,后面说的是小龙团。都是很珍贵的茶。】、惠山泉【惠山泉:古来泡茶的名泉。在江苏无锡惠山山麓。依陆羽排名而称“天下第二泉”,但实际影响几乎为首屈一指。不仅唐代李德裕嗜此泉,置水递,南宋时惠泉还充贡品。历代题咏极多。】等物为润笔。君谟大笑,以为太清而不俗。后月余有人遗余以清泉香饼【香饼:按,此处的香饼指炭饼。】一箧者,君谟闻之叹曰:“香饼来迟,使我润笔,独无此一种佳物”,兹又可笑也。清泉,地名。香饼,石炭【石炭:指煤炭。】也,用以焚香一饼,火可终日不绝。(《欧阳文忠【欧阳文忠:指欧阳修,谥号文忠,见前“欧阳公”条。此条见于《归田录》卷二。】集》)
[125]蔡君谟:蔡襄(1012—1067),字君谟。兴化军仙游(今福建仙游)人,后迁居莆田。北宋名臣,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蔡襄为官清正,所到皆有政绩,主持北苑贡茶并著《茶录》,为中国茶文化做出贡献。又有《荔枝谱》,为世界第一部果树分类专著。有《蔡忠惠公全集》传世。
[126]《集古录》:金石专著。十卷。宋·欧阳修撰。欧阳修平生收集周秦至五代的金石铭文拓本,并装裱成轴,积至千卷。本书收嘉祐、治平年间在卷轴上自作的跋尾,凡四百馀篇。
[127]鼠须栗尾笔:宋代诸葛高所制的鼠须笔为黄鼠狼尾毛加兔毫制作而成。欧阳修称之为鼠须栗尾笔。所谓鼠须并非如很多书籍所说是老鼠胡须。《广雅》:“‘鼠狼,鼬是也……’今栗鼠似之,苍黑而小,取其毫于尾,可以制笔,世所谓鼠须栗尾者也。”所谓“鼠须栗尾”就是类似今日“狼毫”之类的毛笔。
[128]笔格:笔架。
[129]大小龙茶:指大小龙团。宋代贡茶名。饼状,上有龙纹,故称。欧阳修《归田录》:“茶之品,莫贵於龙、凤,谓之团茶,凡八饼重一斤。庆历中蔡君谟为福建路转运使,始造小片龙茶以进,其品绝精,(一作精绝)谓之小团,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直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每因南郊致斋,中书、枢密院各赐一饼,四人分之。”前面说的是大龙团,后面说的是小龙团。都是很珍贵的茶。
[130]惠山泉:古来泡茶的名泉。在江苏无锡惠山山麓。依陆羽排名而称“天下第二泉”,但实际影响几乎为首屈一指。不仅唐代李德裕嗜此泉,置水递,南宋时惠泉还充贡品。历代题咏极多。
[131]香饼:按,此处的香饼指炭饼。
[132]石炭:指煤炭。
[133]欧阳文忠:指欧阳修,谥号文忠,见前“欧阳公”条。此条见于《归田录》卷二。
苏文忠论香
古者以芸为香,以兰为芬,【此二句古籍中涉及较多,不能确指出典。如本书中即有,《说文》:“芸,香草也。”《荀子》:“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类似的说法比较多。】以郁鬯为祼【祼:三本皆作“裸”,误,依《苏东坡全集》应作“祼”。“祼”,本指古代酌酒灌地的祭礼,引申指酌酒敬客。此典出《周礼·春官·宗伯第三·郁人》:“郁人掌祼器。凡祭祀、宾客之祼事,和郁鬯以实彝而陈之。”】,以脂萧【脂萧:三本皆作“萧脂”,苏轼原文应作“脂萧”。此典出《诗经·大雅·生民》:“载谋载惟,取萧祭脂。”祭脂,即牛肠脂。祭祀用香蒿和牛肠脂合烧,取其香气。】为焚,以椒为涂【以椒为涂:指汉代后宫以椒涂壁之事,参见前“温室”条。】,以蕙为熏【以蕙为熏:古代“蕙”、“薰”常互称。如晋·嵇含《南方草木状》:“蕙,一名薰草”。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薰草,一名蕙草”等等。参见前“零陵香”部分,以及“蕙”和“薰”的注释。】,杜蘅带屈【杜蘅带屈:原作“杜衡带屈”,三本作“杜蘅带屈”。《楚辞·九歌·山鬼》:“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菖蒲荐文【菖蒲荐文:相传周文王喜欢吃菖蒲。《吕氏春秋》:“文王嗜菖蒲葅。”菖蒲葅是指菖蒲做成的腌菜。荐,指进献。】,麝多忌而本膻【麝多忌而本膻:范晔《和香方·序》:“麝本多忌,过分必害。沉实易和,盈斤无伤。”指麝香加入要适量,过量会带来弊端。】,苏合若芗而实荤【苏合若芗而实荤:此句意为苏合虽然香气上类似香草(芗),但实际上是荤辛之物。颇有难解之处,虽然有陶隐居等人的“狮子粪”之说,但古来说来自植物的也很多,以苏子之博学,似不应搞错。另外“荤”指动物应该是很晚时候的事,宋代一般来说还是指有刺激性味道的植物。所以应该和“狮子粪”之说无关。所出何典不知。】。(《本集》【《本集》:按,此段文字出自《苏轼集》中《沉香山子赋·子由生日作》,见本书后面香文部分。】)
右与范蔚宗【范蔚宗:范晔(398—445),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人,生于山阴(现浙江省绍兴),南朝·宋官员、史学家、文学家。著有《后汉书》。因密谋政变失败被杀。】《和香序》【《和香序》:指《和香方》一书的序,范晔在此序中借香比喻时事,影射当朝权贵,因此遭人嫉恨。《和香方》,今已佚。】意同。
[134]此二句古籍中涉及较多,不能确指出典。如本书中即有,《说文》:“芸,香草也。”《荀子》:“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类似的说法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