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奇蓝香(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奇蓝香

【奇蓝香:又称伽南、奇南、奇楠等。是一种自然形成的质地柔软、油脂丰富的高等级的特殊沉香。我国古籍中奇南最早是指占城(今属越南)所产的一种沉香,但后来其他产地其他植物来源的类似高等级沉香也可称奇南。】考证四则

占城奇南出在一山,酋长禁民,不得采取,犯者断其手。彼亦自贵重。(《星槎胜览》)

乌木降香,樵之为薪。【这句话在原文中是与上面一句话是形成对比的。意思是奇南在当地十分珍贵,老百姓不准采。而普通的黑降香(降真香)则并不珍贵,被砍来烧火。】(同上)

宾童龙【宾童龙:见前“宾朣胧”条。】国亦产奇南香。(同上)

奇南香品杂出海上诸山,盖香木枝柯【枝柯:枝条。】窍露者,木立死而本存者,气性皆温,故为大蚁所穴,蚁食蜜归而遗渍于香中,岁久渐浸,木受蜜香结而坚润,则香成矣。其香木未死,蜜气未老者谓之生结,上也。木死本存,蜜气凝于枯根,润若饧片【饧片:指软的片状饴糖。】,谓之糖结,次也。其称虎皮结、金丝结者,岁月既浅,木蜜之气尚未融化,木性多而香味少,斯为下耳。有以制带胯【带胯:亦作“带銙”。佩带上衔蹀躞之环,用以挂弓矢刀剑。】,率多凑合,颇若天成纯全者难得。(《华夷续考》)

奇南香、降真香为木【无碍庵本作“为末”,汉和、四库本作“为木”,今依汉和、四库本。“为木”是指其外观,说得通。很多沉香外表颜色深,但末颜色浅,所以单独提出“为末”黑润以区别于其他沉香亦说得通。另外,依今日奇楠的特性,有的奇南粘性较大,不易成末,但下文说到以奇南末养奇南扇坠、念珠,说明当时奇南末还是常见的。】黑润。奇南香所出产,天下皆无,其价甚高,出占城国。(同上)

奇蓝香上古无闻,近入中国【上古无闻,近入中国:奇南香宋代称“加南”(如《宋会要辑稿·蕃夷七》和《宋史·食货志下八·互市舶法》)或迦阑(如《陈氏香谱》),元代称伽蓝木(如《岛夷志略》)。明初也有称茄蓝的,后来渐渐多称奇南、伽南等等,并不是明代才进入中国的。】,故命字有作奇南、茄蓝、伽南、奇南、棋等,不一而用,皆无的据。其香有绿结、糖结、蜜结、生结、金丝结、虎皮结。大略以黑绿色,用指搯有油出,柔韧者为最。佩之能提气,令不思溺【令不思溺:不想小便。小便多是肾精不足的表现。明代医家认为:沉香属牝,阴体阳用;奇南属牡,阳体阴用。佩戴奇南可以提升精气,改善精气不足的状况。《物理小识》:“伽糖结末作膏,贴**穴,则溺不出。”】,真者价倍黄金,然绝不可得。倘佩少许,才一登座,满堂馥郁,佩者去后,香犹不散。今世所有,皆彼酋长禁山之外产者。如广东端溪砚,举世给用,未尝非端,价等常石。然必宋坑下岩水底,如苏文忠【苏文忠: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文忠为南宋时封苏轼的谥号。】所谓“千夫挽绠,百夫运斤【千夫挽绠,百夫运斤:出苏轼《端砚铭》:“千夫挽绠,百夫运斤。篝火下缒,以出斯珍。”参见《苏东坡全集·卷九十六·铭五十七首》。】”之所出者乃为真端溪,可宝也。奇南亦然。【这里是说真奇南稀少罕遇。就像端砚一样,一般的虽然也叫端砚,但只有宋坑下岩水底的才是真正的极品。一般虽也称奇南,但都是禁采之地外围的,并非最正宗原产地的极品。】

倘得真奇蓝香者,必须慎护。如作扇坠、念珠等用,遇燥风霉湿时不可出,出数日便藏,防耗香气。藏法用锡匣,内实【实:填满。】以本体香末,匣外再套一匣,置少蜜,以蜜滋末,以末养香,香匣方则蜜匣圆,香匣圆则蜜匣方,香匣不用盖,蜜匣以盖总之【总之:指香匣、蜜匣共用一个盖。】,斯得藏香三昧【三昧:佛教用语,梵文Samādhi的音律,意思是止息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借指事物的要领,真谛。】矣。

奇南见水则香气尽散,俗用热水蒸香,大误谬也!

[139]奇蓝香:又称伽南、奇南、奇楠等。是一种自然形成的质地柔软、油脂丰富的高等级的特殊沉香。我国古籍中奇南最早是指占城(今属越南)所产的一种沉香,但后来其他产地其他植物来源的类似高等级沉香也可称奇南。

奇南最早见于我国史籍是在宋代,称加南或迦阑(伽阑),元代亦称茄蓝,明代较多称奇南、迦南等。其来源应该是越南古代本地称呼,也有人认为来源于梵文。

其实梵文中伽罗或多伽罗(梵文Tagara)所指为印度的缬草香,我国古代佛教界开始翻为根香,隋文帝独孤皇后之名伽罗应来源于此。后来亦有认为指黑沉香(应该是将gara误为黑色kāla)。这是元代以后的误解,今人以此来解独孤皇后之名并不合适,在玄应和慧琳的《音义》中,虽然记述有所不同,但一致认为伽罗是草本植物,和沉香并无关系。其名称来源很早,南北朝翻译的佛经中即有此称。没有发现证据说明与占城所产加南有何关系。而占城所产加南之名传到我国是宋元时代,之前对沉香并没有这种称呼。

在日本香道传统中的“六国五味”六国中有“伽罗”或“伽南”,指越南中南部所产沉香。具体所指与我国所产奇南并不完全一致。现代科技文献中有以奇楠作为柯拉斯那沉香(Aquilariaa)的他称,这是源于柯拉斯那沉香命名者法国植物学家皮埃尔(Pierre),实际上我国历史上和现在所称的“奇楠”和柯拉斯那沉香并无对应关系。

[140]这句话在原文中是与上面一句话是形成对比的。意思是奇南在当地十分珍贵,老百姓不准采。而普通的黑降香(降真香)则并不珍贵,被砍来烧火。

[141]宾童龙:见前“宾朣胧”条。

[142]枝柯:枝条。

[143]饧片:指软的片状饴糖。

[144]带胯:亦作“带銙”。佩带上衔蹀躞之环,用以挂弓矢刀剑。

[145]无碍庵本作“为末”,汉和、四库本作“为木”,今依汉和、四库本。“为木”是指其外观,说得通。很多沉香外表颜色深,但末颜色浅,所以单独提出“为末”黑润以区别于其他沉香亦说得通。另外,依今日奇楠的特性,有的奇南粘性较大,不易成末,但下文说到以奇南末养奇南扇坠、念珠,说明当时奇南末还是常见的。

[146]上古无闻,近入中国:奇南香宋代称“加南”(如《宋会要辑稿·蕃夷七》和《宋史·食货志下八·互市舶法》)或迦阑(如《陈氏香谱》),元代称伽蓝木(如《岛夷志略》)。明初也有称茄蓝的,后来渐渐多称奇南、伽南等等,并不是明代才进入中国的。

[147]令不思溺:不想小便。小便多是肾精不足的表现。明代医家认为:沉香属牝,阴体阳用;奇南属牡,阳体阴用。佩戴奇南可以提升精气,改善精气不足的状况。《物理小识》:“伽糖结末作膏,贴**穴,则溺不出。”

[148]苏文忠: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文忠为南宋时封苏轼的谥号。

[149]千夫挽绠,百夫运斤:出苏轼《端砚铭》:“千夫挽绠,百夫运斤。篝火下缒,以出斯珍。”参见《苏东坡全集·卷九十六·铭五十七首》。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