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七 法和众妙香四(第4页)
沉香一两【《陈氏香谱》作“一两半”。】栈香二两龙脑一钱麝香一钱白檀一两(细剉,白蜜半盏相和蒸干)甲香一两【《陈氏香谱》作“一两(制)”。】
右为细末,和匀,重汤煮蜜为膏,作饼子窨一月,焚之。
[79]太真:太真在道教中有多种解释,可指原始的元气,可指黄金,也可指仙女名。杨贵妃的号也称太真。这里具体所指不详。《陈氏香谱》作“大真”。
[80]《陈氏香谱》作“一两半”。
[81]《陈氏香谱》作“一两(制)”。
大洞真【洞真:洞真在道教中有多种解释。可以指得道的仙人,也可指道教经书分类中三洞的第一部,也可以作为道观名或道号。】香
乳香一两白檀一两栈香一两丁皮一两沉香一两甘松半两【汉和本、四库本、《陈氏香谱》皆作“半两”,无碍庵本作二两。】
零陵香二两【《陈氏香谱》无重量。】藿香叶二两【《陈氏香谱》无藿香叶。】
右为末,炼蜜和膏爇之。
[82]洞真:洞真在道教中有多种解释。可以指得道的仙人,也可指道教经书分类中三洞的第一部,也可以作为道观名或道号。
[83]汉和本、四库本、《陈氏香谱》皆作“半两”,无碍庵本作二两。
[84]《陈氏香谱》无重量。
[85]《陈氏香谱》无藿香叶。
天真【天真:可以指自然天性,也可以指先天真气,在道教和中医中依上下文,也可以有其他多种解释。】香
沉香三两(剉)丁香一两(新好者)麝檀【麝檀:《陈氏香谱》作“麝香木”,见前“麝香檀”条。】一两(剉、炒)玄参半两(洗切,微焙)生龙脑半两(另研)麝香三钱(另研)甘草末二钱(另研)焰硝少许甲香一钱【《陈氏香谱》作“一分”。】(制)
右为末,与脑、麝和匀,白蜜六两炼去泡沫,入焰硝及香末,丸如鸡头大,爇之,熏衣最妙。
[86]天真:可以指自然天性,也可以指先天真气,在道教和中医中依上下文,也可以有其他多种解释。
[87]麝檀:《陈氏香谱》作“麝香木”,见前“麝香檀”条。
[88]《陈氏香谱》作“一分”。
玉蕊香【玉蕊香:可指玉蕊花,道家也可以指玉中之精。这里大概是前者,参见前“玉蕊花”条。】三
[89]玉蕊香:可指玉蕊花,道家也可以指玉中之精。这里大概是前者,参见前“玉蕊花”条。
玉蕊香一(一名百花新香【《陈氏香谱》作“百花香”。】)
白檀香一两丁香一两栈香一两玄参二两【《陈氏香谱》作“一两”。】黄熟香二两甘松半两(净)麝香三分【《陈氏香谱》作“一分”。】
右炼蜜为膏和,窨如常法。
[90]《陈氏香谱》作“百花香”。
[91]《陈氏香谱》作“一两”。
[92]《陈氏香谱》作“一分”。
玉蕊香二
玄参半两【《陈氏香谱》作“半斤”。】(银器煮干,再炒令微烟出)甘松四两白檀二钱(剉)右为末,真麝香、乳香二钱研入,炼蜜丸如芡子大。
[93]《陈氏香谱》作“半斤”。
玉蕊香三
白檀香四钱【《陈氏香谱》作“四两”。】丁香皮八钱龙脑四钱安息香一钱桐木麸炭四钱脑、麝少许
右为末,炼蜜剂【炼蜜剂:三本皆作“蜜剂和”,《陈氏香谱》作“炼蜜剂”。这里“剂”作动词,指将粉末合成香。】,油纸裹磁盒贮之,窨半月。
[94]《陈氏香谱》作“四两”。
[95]炼蜜剂:三本皆作“蜜剂和”,《陈氏香谱》作“炼蜜剂”。这里“剂”作动词,指将粉末合成香。
庐陵【庐陵:作为地名,历史上有庐陵郡,庐陵指今江西吉安一带。】香
紫檀七十二铢【这里的铢指的是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即三两(屑之,熬【《陈氏香谱》作“蒸”。】一两半)栈香十二铢即半两甲香二铢半即一钱(制)苏合油五铢即二钱二分(无亦可)麝香三铢即一钱一字沉香六铢一分玄参一铢半即半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