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香异02(第3页)
[139]贾超山:神山。《山海经·中山经第五》:“又东一百七十里,曰贾超之山,其阳多黄垩,其阴多美赭,其木多柤、栗、橘、櫾,其中多龙脩。”
[140]《奚囊橘柚》:宋笔记,作者不详。原书早佚,现存内容主要辑录于《说郛》中。书的内容主要是神仙怪异之事。所谓“奚囊”,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李贺)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后因称诗囊为“奚囊”。
女香草【女香草:无碍庵本作“如草香”,四库本、汉和本作“如香草”。】
女香草出繁缋【繁缋:神山名。《山海经·中山经第五》:“又西南五十里曰繁缋之山。其木多楢杻,其草多枝勾。”。】,妇女佩之则香闻数里,男子佩之则臭。海上有奇丈夫拾得此香,嫌其臭弃之。有女子拾去,其人迹【迹:追寻,迹察。】之香甚,欲夺之,女子疾走,其人逐之不及,乃止。故语曰:欲知女子强,转臭得成香。《吕氏春秋》云“海上有逐臭之夫”【《吕氏春秋·遇合》:“人有大臭者,其亲戚兄弟妻妾知识无能与居者,自苦而居海上。海上人有说其臭者,昼夜随之而弗能去。”】,疑即此事。(《奚囊橘柚》)
[141]女香草:无碍庵本作“如草香”,四库本、汉和本作“如香草”。
依《说郛》引《奚囊橘柚》,应作“女香草”。
[142]繁缋:神山名。《山海经·中山经第五》:“又西南五十里曰繁缋之山。其木多楢杻,其草多枝勾。”。
[143]迹:追寻,迹察。
[144]《吕氏春秋·遇合》:“人有大臭者,其亲戚兄弟妻妾知识无能与居者,自苦而居海上。海上人有说其臭者,昼夜随之而弗能去。”
和此条并不是一回事。
石叶香【石叶香:文献中提到石叶香,都是引用下面《拾遗记》的这条文字,并没有其他说明,所指不详。】
魏文帝以文车【文车:彩绘马车。】十乘迎薛灵芸【薛灵芸:三国魏人,常山真定人(今河北正定人)。魏文帝曹丕妃子,妙于针工,宫中号为针神。参见《拾遗记》卷七。】,道侧烧石叶之香。其香重叠,状如云母。其香气辟恶厉之疾,此香腹题国所进也。(《拾遗记》)
[145]石叶香:文献中提到石叶香,都是引用下面《拾遗记》的这条文字,并没有其他说明,所指不详。
[146]文车:彩绘马车。
[147]薛灵芸:三国魏人,常山真定人(今河北正定人)。魏文帝曹丕妃子,妙于针工,宫中号为针神。参见《拾遗记》卷七。
都夷香【都夷香:文献中提到都夷香,都是引用下面《洞冥记》的这条文字,并没有其他说明,所指不详。】
香如枣核,食一颗历月不饥,以粟许投水中,俄满大盂【盂:盛饮食或其他**的圆口器皿。《说文》:“盂,饮器也。”。】也。【此处所引不全,《太平御览·卷九百八十一·香部一》引《洞冥记》:“跋途阇者,胡人也,剪发裸形,不食穀,惟饮清水,食都夷香,如枣核。食一斤,则历月不饥。以一粒如粟大投清水中,俄而满大盂也。”】(《洞冥记》)
[148]都夷香:文献中提到都夷香,都是引用下面《洞冥记》的这条文字,并没有其他说明,所指不详。
[149]盂:盛饮食或其他**的圆口器皿。《说文》:“盂,饮器也。”。
[150]此处所引不全,《太平御览·卷九百八十一·香部一》引《洞冥记》:“跋途阇者,胡人也,剪发裸形,不食穀,惟饮清水,食都夷香,如枣核。食一斤,则历月不饥。以一粒如粟大投清水中,俄而满大盂也。”
茵墀香【茵墀香:文献中提到茵墀香,都是引用下面《拾遗记》的这条文字,并没有其他说明,所指不详。】
汉灵帝【汉灵帝:刘宏(156—189),东汉第十一位皇帝,168—189年在位。】熹平【熹平:东汉灵帝第二个年号(172—178)。】三年,西域国献茵墀香。煮为汤,辟疠。宫人以之沐浴,余汁入渠,名曰流香渠。【依《云仙杂记》引《拾遗记》:“灵帝起裸游馆千间,渠水绕砌,莲大如盖,长一丈,其叶夜舒昼卷,名夜舒荷。宫人靓妆,解上衣,著内服,或共裸浴。西域贡茵墀香,煮汤,余汁入渠,号流香渠。”这是关于灵帝奢靡的描述。】(《拾遗记》)
[151]茵墀香:文献中提到茵墀香,都是引用下面《拾遗记》的这条文字,并没有其他说明,所指不详。
[152]汉灵帝:刘宏(156—189),东汉第十一位皇帝,168—189年在位。
[153]熹平:东汉灵帝第二个年号(172—178)。
[154]依《云仙杂记》引《拾遗记》:“灵帝起裸游馆千间,渠水绕砌,莲大如盖,长一丈,其叶夜舒昼卷,名夜舒荷。宫人靓妆,解上衣,著内服,或共裸浴。西域贡茵墀香,煮汤,余汁入渠,号流香渠。”这是关于灵帝奢靡的描述。
九和香
天人玉女【天人玉女:天人,仙人。玉女,仙女。】捣和天香,持擎玉炉,烧九和之香。【依《正统道藏》本《三洞珠囊》,此条出《大劫上经》。原书作:“《大劫上经》云:天人玉女持罗天香案,擎治玉之炉,烧九和之香也。”】(《三洞珠囊》)
[155]天人玉女:天人,仙人。玉女,仙女。
[156]依《正统道藏》本《三洞珠囊》,此条出《大劫上经》。原书作:“《大劫上经》云:天人玉女持罗天香案,擎治玉之炉,烧九和之香也。”
五色香烟
许远游【许远游:许迈,东晋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字叔玄,小名映。出身士族,采药修道时改名玄,字远游。与王羲之交好,王羲之为他做传。死后被道教奉为地仙。参见《晋书·许迈传》。】烧香皆五色香烟。(同上)
[157]许远游:许迈,东晋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字叔玄,小名映。出身士族,采药修道时改名玄,字远游。与王羲之交好,王羲之为他做传。死后被道教奉为地仙。参见《晋书·许迈传》。
千步香
南海山出千步香,佩之香闻千步。今海隅【海隅:亦作“海嵎”。海角;海边。常指僻远的地方。】有千步草,是其种也,叶似杜若而红碧间杂。《贡藉》:日南郡【日南郡:三本皆作“贡藉曰南郡”,今据《述异记》改为日南郡,解释见“日南”条。】贡千步香。(《述异记》)
[158]海隅:亦作“海嵎”。海角;海边。常指僻远的地方。
[159]日南郡:三本皆作“贡藉曰南郡”,今据《述异记》改为日南郡,解释见“日南”条。
百濯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