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狂歌(第3页)
[17]日本中世的歌舞表演,以滑稽、通俗为主,后来发展出狂言及能剧。
[18]浅井了意(1612?─1691),江户前期的假名草子(夹杂假名及汉字的小说及散文)作家。
[19]户田茂睡(1629─1706),江户前期的国学家、诗人。
[20]井原西鹤(1642─1693),假名草子作家、俳句诗人。
[21]1654年。
[22]《武藏镫》为浅井了意的假名草子。
[23]遗佚与陶陶子都是书里的登场人物。
[24]《安政见闻录》,服部保德著,记录1855年夜间十点发生的地震。
[25]松尾芭蕉(1644─1694),俳句诗人。
[26]横井也有(1702─1783),江户中期的俳句诗人。
[27]半井卜养(1607─1679),江户前期的医师、俳句诗人,擅长即兴狂歌。
[28]油烟斋贞柳(1654─1734),江户前期的狂歌师。
[29]石田未得(1587─1669),江户前期的俳句诗人。
[30]永雄英甫(1535─1602),南禅寺住持。
[31]果实像米袋,有庆祝丰收之意。
[32]将米香以糖蜜沾在茅草上。
[33]节庆食品,栗子晒干后,以石臼捣去外皮制成,又名胜栗。
[34]圣德太子(574─622),用明天皇的二皇子,辅佐推古天皇推动改革。
[35]和泉式部(生卒年不详),平安时代的女性诗人,知名著作为《和泉式部日记》。
[36]日本十二律之一。
[37]相传圣德太子两岁时,某日唱诵南无佛,手心便滚出一颗舍利,故称南无佛舍利。每次取出舍利时,便要敲钟七下。
[38]泽庵宗彭(1573─1646),临济宗僧侣。
[39]提示道德、教训的短诗。
[40]蜀山人即大田南亩、四方赤良。
[41]小岛橘洲即唐衣橘洲。
[42]大根太木(生卒年不详),江户中后期的狂歌师。
[43]飞尘马蹄(生卒年不详),江户中期的狂歌师。
[44]大屋里住(1734─1810),江户中后期的狂歌师。
[45]平秩东作(1726─1789),江户中后期的狂歌师、戏作家。
[46]仿照汉诗的体裁,以滑稽为主的狂体诗。
[47]1767年。
[48]平贺鸠溪(1728─1780),平贺源内,江户中期的本草学者、戏作家。
[49]松平定信(1758─1829),曾推动宽政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