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章 野人危机(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为了防止野人袭击我,我开始为自己准备防御工程。我在那道篱笆外面,又用木桩立了一道屏障。里面用泥土筑成结实的墙壁,上面开了七个小孔,放置上七支火枪。在屏障的外面,我栽下了一道密密麻麻的杨柳树,它们长得又快又高,繁茂的枝叶会把小屋完全遮掩起来。几年之后,这些树形成了一片茂密的树林,仿佛是天然形成的。即使走进了树林,也不会发现在树林的后面还隐藏着一间小屋。[21]

该怎么处理我那群羊呢?养了这么多年了,我舍不得放掉它们。万一我的子弹用完了,它们还能为我随时补充食物。我在小岛东部找到一片湿地,四周长满了树木,仿佛就是一个天然的羊圈。我在那里也围了一圈篱笆墙,然后把那群山羊转移了过去。这样,我以后就不需要重新捕捉野羊饲养它们了。

一连两年过去了,我再也没有在岛上看到过脚印,更没有见过野人的影子。在两年里,我总是处于紧张的精神状态中,随时都准备逃跑和躲藏。可是,我的敌人们,却再也不曾出现过。

但是,好景不长,危险慢慢地降临了。有一天,我在小岛上转悠,来到了从来没有来过的最西边。我爬下山岗,走到岸边,顿时被眼前的情景吓得目瞪口呆。那片海岸上洒满了七零八落的人的尸骨。天哪!肯定是那些野人在海上抓到了俘虏,然后把他们带到这片海滩上,当作胜利品杀掉了。[22]

我吓得快要晕倒了,张嘴呕吐起来。我不敢在那里多做停留,赶快跑上小山,奔向自己的小屋。我认为现在只有我的房子是安全的,那些野人从来不会在岛上四处搜索,我在岛上待了十八年了,从来没有遇见过他们。只要不让他们发现我,我可以在岛上继续居住十八年。

但是,目前最重要的是,我要把自己完完全全地隐蔽起来,一点儿也不能暴露。从那以后,我只敢在我海边的小屋、树林里的小屋和新的羊圈三个地方活动。我害怕遇到那群野人,再也没去海边看过我的小船。而且,我怕被野人听到枪声,不再开枪,但每次出门,腰上至少都要带两把枪。

我害怕生火冒出的白烟会暴露我的踪迹。万一白烟被野人们看见,他们肯定会追过来杀了我。于是,我把需要生火才能用的那些物品,比如烟斗、陶罐等,都搬到了林间别墅里。[23]

我在树林里砍柴的时候,竟然无意中找到了一个天然的大地洞,这让我十分高兴。地洞的洞口藏在一块巨大的岩石下面,是我偶尔发现的。我费力地钻进去,这才看见里面的空间很大。地面非常干燥,还铺着一层细碎的沙石,找不到毒虫或毒蛇的痕迹。除了进出不够方便以外,这完全就是一个安全的居住地。

我马上将小屋里的一部分枪支和子弹搬过来,还顺便带上了那桶受潮的火药。虽然火药的周围进了水,但是里面却保护得非常好,真是一个意外的惊喜。有了这些武器,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位巨人一样强大。在充足的弹药保护下,即使有五百个野人来追捕我,他们也不能拿我怎么样。[24]

阅读赏析

鲁滨孙刚刚流落荒岛时,最痛苦的莫过于孤身一人,与世隔绝。然而,一个人在荒岛生活了十几年后,鲁滨孙尽管觉得没有一个能说话的人很寂寞,但是他也十分享受无人打扰、用双手打造自己乐园的成就感。作家笛福也在作品中把人的勤劳、勇敢、智慧和创造才能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所以,当鲁滨孙看到沙滩上的野人脚印时,他的心里只有无尽的恐惧,因为他不愿有人突然闯入并打破他平静安稳的生活,甚至可能会发生威胁自己生命的事。不过,作者为鲁滨孙对抗野人的到来已经铺垫了很多,鲁滨孙能如自己所愿吗?故事的走向又将如何发展?

延伸阅读

1。最初,鲁滨孙只发现了一个野人的脚印,为什么会如此害怕?

2。鲁滨孙做了哪些防御野人攻击的措施?

[1]叙述作者拉快了故事的进度,几年后,鲁滨孙又将发生哪些际遇?

[2]转折主人公的欲望是驱动故事发展的不竭动力,鲁滨孙想环游全岛,那就意味着故事将沿着新地图开始新的故事线。

[3]铺垫作者在为接下来出场的野人做叙事铺垫。

[4]心理描写一个人在岛上生活太久了,鲁滨孙迫不及待想离开这里,哪怕会遇到可怕的野人。此处的心理描写十分真实,也让读者开始期待接下来的剧情发展。

[5]反问、心理描写、伏笔鲁滨孙为什么形容自己像个傻瓜一样?这其实是一处伏笔。伏笔是为了前后照应,在看到后面情节后恍然明白,原来前面写一些看似闲笔的内容是为此服务的。

[6]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前后照应鲁滨孙差不多用了几个月的时间终于造好了一条独木舟,却怎么也无法将它推下海,真是让人十分懊恼。此处也恰好照应前文鲁滨孙说自己像一个傻子一样的造船行为。

[7]前后照应照应前文中鲁滨孙总是将猎到的动物的毛皮保留下来,原来毛皮的用处在这里。

[8]承上启下在岛上生活六年的鲁滨孙终于扬帆起航开始环岛旅行,这是有纪念意义的一天。本书是按照线性时间来叙事的。线性时间是指故事的事件被作者设置成读者能够跟踪、理解的时间顺序。

[9]悬念为什么这次航行用了很长时间?这同样是作者设置的悬念。

[10]景物描写、叙事此处关于礁石下面可能暗藏凶险的景物描写,是为了渲染鲁滨孙即将遭遇危险的紧张气氛。

[11]心理描写鲁滨孙为自己的鲁莽和冲动后悔不已,但作为读者,我们十分理解他想要逃离海岛的迫切心情,因此,在他遇到危险的此刻,衷心期待他能化险为夷,平安回到荒岛。抛开故事,引发读者对主人公强烈的同理心其实是塑造人物的关键步骤。

[12]心理描写鲁滨孙的性格有所转变,他再也不是从前那个一心只想去海上冒险的有点儿鲁莽的年轻人了,他开始变得谨小慎微,审时度势。

[13]心理描写、伏笔环岛之旅的不顺让鲁滨孙不再轻易尝试冒险。不过岛上生活的孤寂可想而知,要是有个可以说话的人就好了。这是主人公真实的心理需求,看似闲笔,实则是一处伏笔。

[14]铺垫、叙述读到这里你会发现,鲁滨孙的荒岛生活很美好,他本人也是在享受自己亲手创造的生活。鲁滨孙在荒岛上的生活表达了人们心中的梦想——凭借自己的双手创造理想乐园。这其实也是作者笛福创作这个故事的主旨所在。作品之中的荒岛就是英格兰。工业革命之后,小岛的平静被打破,人类渴望远离尘嚣和工业文明的独立空间。

[15]心理描写、转折鲁滨孙遏制住了想去冒险的念头,生活平静而富足,所以,故事情节该如何推进呢?依靠转折,依靠外部力量。

[16]心理描写、悬念几年的平静日子过去了,一个脚印的出现让鲁滨孙十分恐慌。这会是野人吗?可是他为何只留下脚印?他去哪儿了?他还会回来吗?悬念就此埋下。

[17]比喻句作者借用荒岛上的兔子来强化鲁滨孙害怕遭到野人攻击的恐惧心理。

[18]心理描写、悬念冷静下来后鲁滨孙分析脚印会出现在沙滩上的原因。如果情况真是如此,那意味着未知的危险还会出现。作者又铺了一层悬念。

[19]心理描写鲁滨孙吓坏了。下一次野人出现,他该如何应对?

[20]心理描写十五年,鲁滨孙没有与其他任何人类接触过,这也间接解释了他为什么会被野人的脚印吓到头晕眼花,无法思考了。

[21]细节描写、环境描写为了防止野人的袭击,鲁滨孙做了充分的御敌准备,而他的小屋更是被茂密的树林遮挡得严严实实,应该不会暴露。

[22]叙事节奏平静的生活被偶然间发现的人骨打破,鲁滨孙和读者的心都再次悬了起来。一场鲁滨孙和野人的对战即将开始,我们一起期待后续的情节发展吧。

[23]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生火产生的火光和白烟最容易暴露踪迹了,鲁滨孙想得十分周到,可见其细心和谨慎。可是,不能生火意味着他的生活质量会下降,他的处境更为艰难了。

[24]比喻、夸张、心理描写一个人能抵御五百个野人的追捕?这显然是夸张的写法。不过,安全的居住地和充足的弹药给予了鲁滨孙无限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