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小儿推拿退烧的实用手法和穴位(第1页)
第二节小儿推拿退烧的实用手法和穴位
小儿推拿常用的手法和穴位,中医界有一系列非常形象的描述,既贴切又好记,如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推三关、退六腑、清天河水、水底捞明月、打马过天河等,外感发热时,凡行小儿推拿,必先行头面四大手法[4](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掐揉耳背高骨)加上清天河水,共五大手法。
以上7个流派,除了北京捏脊的部位相对好记,其余6派治疗小儿发热的推拿手法各有异同,下面我们就一一看过去,6派治疗小儿发热的推拿手法分别是:
李德修派:清天河水、退六腑、提捏大椎、掐五指节;
孙重三派:水底捞明月、打马过天河;
张汉臣派:清天河水、退六腑、挤捏大椎、揉一窝风;
金义成派:清天河水、退六腑、水底捞明月、推三关;
刘开运派:水底捞明月、大推天河水、打马过天河、退六腑、推脊、推五经;
深圳岭南派:清天河水、揉太阳穴、开天门、推坎宫、揉耳后高骨、拿风池、推上三关、揉二扇门。
归结起来,共有16种手法: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拿风池、推三关、退六腑、推五经、掐五指节、揉二扇门、揉一窝风、清天河水、打马过天河、水底捞明月、大推天河水、提捏大椎、揉耳后高骨。其中,退六腑、清天河水这两种手法多有用到,推三关、水底捞明月、打马过天河、提捏大椎至少有两派用到。说明多派将这6种手法和穴位用于治疗小儿发热。
以下就对这些手法进行介绍。
小儿推拿退热手法,用清水或香油做介质,在特定穴位推拿。
一、小儿推拿必行的五大手法
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清天河水
(1)开天门,约50次(自小儿眉心,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向发际边缘——印堂穴至神庭穴),可祛风解表,平衡阴阳,开窍醒脑,止头痛。
(2)推坎宫,约50次(自小儿眉心,两拇指自眉头向眉梢成分推),可祛风解表,平衡阴阳,开窍醒脑,止头痛。
(3)揉太阳,约50次(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按揉眉梢后太阳处),可祛风散寒,明目。
(4)揉耳后高骨,约50次(用拇指或中指揉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处)。
(5)清天河水,约300次(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可清热解表。
图1小儿推拿必行的五大手法
二、风寒发热、风热发热、高热惊厥的推拿手法
1。风寒发热:在五大手法基础上+推三关、提捏大椎
推三关:300次(前臂桡侧,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可补气行气,助气活血,也可温中散寒,发散风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