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节 小儿推拿退烧的实用手法和穴位(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图2推三关

提捏大椎:捏大椎5~10下,以出痧为宜。

图3提捏大椎

2。风热发热:在五大手法基础上+退六腑

退六腑:300次(前臂尺侧,自肘横纹推向腕横纹)。

图4退六腑

3。高热神昏惊厥:在五大手法基础上+水底捞明月、打马过天河

水底捞明月:约30次(凉水滴在内劳宫上,自小指内侧向掌心做旋推)。

功效:清热凉血,宁心除烦。

主治:高热、大热,对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等邪入营血的各类高热实证,尤为适宜。

图5水底捞明月

打马过天河:约9~18次(左手托小儿左前臂腕部,使掌心向上,右手中、食指并拢用指端从小儿总筋、内关、间使、郄门、曲泽各穴弹打3次为一遍,3遍为一次治疗)。

功效:清热除烦,镇惊利尿,通经活络,行气血,泄心火。

主治:一切实热、昏迷、惊厥、前臂麻木。常与六腑、水中捞明月、小天心、补肾配用。

图6打马过天河

以上推拿手法治疗,每次15~20分钟,每日一次。

需要提醒的是,小儿推拿一般以透热、皮肤潮红、宝宝能忍受为度。

操作前要记住剪指甲、摘去首饰,用力要均匀持久、柔和,宜轻补重泻,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进行操作。切忌简单粗暴!下手不能太重。

不可擅自给小儿推拿,因推拿也要辨证,还要有一定的技巧,应该由专业的中医操作,或在中医的指导下进行。

[1]小儿推拿各流派手法治疗外感风寒发热的临床运用及学术特点。万力生等。中医儿科杂志。2020,16(02):14-16。

[2]当代中医小儿推拿学术流派的研究现状。李静等。山东中医杂志。2012,31(06):454-455。

[3]湖南湘西刘氏小儿推拿发展史。汤伟等。湖南中医杂志。2014,12(30):67-68。

[4]《针灸大成》对小儿推拿临床诊疗的指导探析。陈安静等。中医儿科杂志。2016,12(04),20-22。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