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天作之合(第2页)
“……”切!小人!
3。这就是女子的悲哀,没嫁人,便一无是处
所以说,唯有小人和贱人难养也。
何家欢很有骨气地甩下一句“老娘不求你”,就杀气腾腾冲去十五郡主的摘星楼。
要说这十五郡主还没成老十五,也是鲤城第一美人,段家财大气粗又身份显贵,极疼这个女儿,为她建了摘星楼。摘星楼位置独特,设在湖中央的小岛上,从岸上到小岛中间布了十八道难关。
段王爷意图很明显,十五郡主是掌上明珠,娶她比摘星还难,不是人中龙凤你不要来了。本想成就一段郎才女貌的佳话,没想到,登上小岛的人不少,十五郡主硬是谁也看不上,最后成了老十五。
如今摘星楼往日风光不再,虽然仍是雕梁画栋,但这种从一花一草都散发出的颓败和凄凉,让何家欢生出一股同病相怜的无奈。这就是女子的悲哀,任你多才色双馨,没嫁人,便一无是处。
几年前,她和薛如玉刚来鲤城,正目睹了十五郡主的招亲盛况。那时上至七十岁掉了牙的老头下至三岁没长牙的娃娃,都来凑热闹,郡主站在摘星楼顶端,无波无痕,空无一切的清高。
何家欢望着面前的女子,比画上的更娴静优雅,一颦一笑皆风情。
郡主轻轻抿了一口茶:“我知道你,十九弟经常提起你。”
“那他一定说我不择手段节操掉在地上都没人捡,专干把不同的瓜强扭在一起的缺德事。”何家欢不用想,都知道段西楼怎么诋毁她。
十五郡主抿着唇笑了:“这倒没有,他说你机智善辩,没有门户之见,做事大胆不拘一格,真心想帮女孩找个好归宿。”
“这怎么可能?”何家欢脱口而出,以段西楼那狗嘴开不出白莲花的德行,竟能说出这比黄金还矜贵的赞美。
“真的,十九弟眼高于顶,对你倒是颇有赞词,”郡主见她还是一副不相信的模样,转了话题,“该是爹爹让你来的吧?”
这案子确实是段王爷亲自交代的,可怜天下父母心,见何家欢点头,郡主叹了口气,眼里有些无奈。她还动人,只是在世俗面前,她是个老姑娘了,她望着平静的湖面叹息:“人人都要我嫁,可嫁的若不是他,我何苦将就。”
4、好不容易认定一个人,哪能不到鱼死网破就放自己一条生路
郡主讲了个俗套的故事。
元宵节,游花灯,女扮男装的深闺小姐在街头偶遇进城赶考的穷书生,白衣胜雪一贫如洗,却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两人一见倾心,分开前,郡主学祝英台,对他说,家里有个芳龄二八的妹妹,待嫁闺中,若有意,便来提亲。聪明如他,哪能不一点就透,只说了一句,“化蝶亦相随”,生死不离的意思。
匆匆一面,她便回家安心等他,一天两天……他没来。后来段王爷大张旗鼓湖中起楼阁,郡主本不同意,又想,或许他会来。可从人山人海到门可罗雀,他还是没来。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化蝶亦相随,就为这一句话,五个字,郡主负尽了天下男子。
十年了,直到今日,成了鲤城笑话,她仍不死心,就算孤零零住在摘星楼,也无怨无悔。
何家欢呆住了,她本以为郡主只是眼高手低,未曾想到背后有这么一个故事。
郡主淡然一笑:“时至今日,他没来找过我,也不曾出现,但我记得当日的承诺,我已不抱期望,十年真是太久了,或许他早就妻妾成群,儿女满堂,我就想见他一面,看下他过得好不好,这样我才能去嫁别人。”
她起身,望着湖面:“我知道有点傻,但不见到他,我无法安心。”
何家欢看着她平静的侧脸,轻声问:“如果注定是个伤心的结局,你还想见他吗?”
郡主点头,垂下眼眸:“见了才能认命。”
不见就永远认命吗?何家欢心里涌起一丝苦涩,都是不认命,才会走到绝境,何苦呢,可一辈子好不容易认定一个人,哪能不到鱼死网破就放自己一条生路。她望着郡主:“郡主,您放心,我会努力帮你找到他。”
郡主点头,她起身到书房画了书生的画像,每一笔都很娴熟,又小心翼翼,像怕画不出心中的完美。她真的很在乎他,眸里全是柔情,嘴角微微翘起,带着丝丝甜蜜。
画上的男子,俊朗挺拔,眉宇间满是正气,何家欢忍不住赞叹:“好俊。”
郡主莞尔,何家欢又问了一些情况,不过年代久远,又只有一面之缘,只知叫空弦,其他的没了。
真是个负心汉的名字,何家欢在心底叹息,抱着画像跟十五告别:“郡主,虽然很残酷,但不要抱太大期望,真的。”
“我明白。”
何家欢搭上摘星楼的小船离开时,听到阁楼传来琴声。十五边弹边歌,李商隐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何家欢注意到摆渡人腰间别着箫,现在连摆渡人也这么雅致,她忍不住多看了一眼,其貌不扬的一张脸。
楼上唱到“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歌声婉转凄苦,何家欢叹息:“琴箫合奏最好不过,一人独歌,总是孤寂,你说是吧?”
摆渡人摆手,指了指喉咙,示意他不会说话,原来是个哑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