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5岁前通过工作培养孩子的才能抓住现在培养身心脑的教育方法(第2页)
谷歌共同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
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
维基百科创始人——吉米·威尔士
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
《安妮日记》作者——安妮·弗兰克
英国王室成员——亨利王子和威廉王子
日本将棋职业棋手——藤井聪太
……
玛丽亚·蒙台梭利博士曾经是一名医生,她在对儿童成长发育进行科学观察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该教育方法。蒙台梭利教育法虽然诞生于100多年前,但即便放在科研飞速发展的现代,其正确性仍然能够从各种角度得到证明。
这不禁引人深思:为什么接受过蒙台梭利教育的人能够发挥出创造性和创新性,在各种领域大放异彩呢?这种教育方法是不是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不过,蒙台梭利教育法最注重的教育方法其实就是“日常生活中的练习”。这种练习的目的是让孩子们能够“自己的事自己做”,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练习的具体内容也没什么特别的,都是一些日常小事,比如系纽扣、叠手帕或者擦桌子等。
那些在蒙台梭利教育法引导下成长的孩子,在两三岁时自己就会穿脱衣服、饭前摆碗筷、饭后收餐具、打扫卫生等。有些心灵手巧的孩子甚至会做针线活,用起菜刀来也毫不在话下,还会自己做饭。
其实,孩子们所拥有的能力远远超出了大人的想象,不对,更准确地来说应该是,只要为孩子们创造一个环境并适当地干预,那么即便是很小的孩子,也能够做许多出乎我们意料的事。因此,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第一步就是,通过日常生活激发孩子自身的潜力。
如上所述,蒙台梭利教育法让孩子们“做自己的主人”,引导他们自发地去接触身边事物、感知身边世界,或是通过找到自身兴趣发现自我。
这种方法和那些让孩子很早就开始学写字、学英语的早期教育并不相同。它是通过激发孩子的潜力,培养孩子在今后人生中必不可少的“独立完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动力”“自信”“挑战精神”和“自我认同”等各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会像枝叶那样越来越繁茂,最终让孩子成长为参天大树。
“工作”本来是指那些在蒙台梭利教育法指导下进行的所有活动(包括做身边的琐事),而本书从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内容出发,认为生活中所有基础性活动都可转化为“工作”,这些活动涵盖了运动发育和心理学等各领域理论。
而将这种活动转化为“工作”而非“游戏”,是因为这样能够发挥帮助孩子身心成长的作用。
蒙台梭利教育法所强调的“工作”也是如此。
其实,本书中所说的“工作”,很多对家长来说也有益处。
这类教育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潜力,也能放松父母的心情,有效减轻育儿压力。此前有很多父母都与我分享了他们的成功经验。
接下来,我也会逐步讲解这种减轻育儿压力的效果。
希望大家在看完本书之后,能够与孩子们一同享受“工作”带来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