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中国近代史

马勇其他已完结

重构中国近代史中国政治精英利用鸦片战争之后的一系列战败编织了一整套饱受外族剥削、欺侮为内容的“民族叙事”和“历史建构”。但在中国经济崛起的背景下,持续强化“悲情叙事”正在将中国从世界大环境中孤立。马勇从现代化视角出发重塑中国近代史,一方面重新评估外国资本在近代中国的功过是非,理清世界走进中国的路径及客观效果,另一方面剖析在现代化冲击之下,中国走向世界的艰难过程。

最新章节:革命与改良

更新时间:2025-11-13 20:13:38

《重构中国近代史》最新章节

革命与改良
立宪与共和
皇权与民权
注释
段祺瑞北洋二代及蒋介石的幸运
袁世凯的大度与大意
孙中山的失落与失望
第十章 重绘民国前半程历史轨迹
民主是否为中国所最需要
启蒙心态能否化解
学生的责任与使命
爱国情结的文化透视

《重构中国近代史》章节目录

自序 重构中国近代叙事
第一章 鸦片战争 失败未带来改革
中国为什么不改革
商品改变中国
排外的理由 利益受损
第二章 洋务运动 跛足发展留下失败遗憾
李鸿章拒绝学习日本
压制体制性变动导致不平衡
宗藩体制解体代价巨大
三十年经济高速增长的泡沫
洋务终结导致对旧体制全盘否定
第三章 甲午战败 中国精英救国之路的分化
战败引发恐慌
内耗与共识
超前的政治体制改革
被忽视的渐进改革之路
破旧而未能立新
民族主义误区
第四章 义和团 由内政而外交所引发的危机
被撩拨的民族主义情绪
大阿哥事件 神秘政治的后果
义和拳起山东
内政对外交的两个需求
列强冷对大阿哥
被误解的宣战照会
奇怪的局部和平
辛丑共识
第五章 晚清皇族 从改革先锋到反革命
改革先锋
预备立宪的诚意
体制忠诚与皇族内阁
认错妥协及退让
君主立宪只差一步
第六章 辛亥革命 现代化的主观意图与客观效果背离
清政府的两难选择
谁是中国改革发展的最大阻碍者
皇权与民权
立宪与共和
革命与改良
理想与现实
第七章 从君宪到共和 武昌起义后袁世凯的心路历程
化危为机 推动君宪主义落实
从武昌到上海 君宪主义渐成历史
顺势而为 一个有限的共和主义
第八章 民初政党政治的尝试与失败
现代化对民主政治的必然诉求
总统制还是内阁制
刺宋案预示政党政治失败
袁氏复辟 偏离学理的政治运作
政党政治的道德要求与竞争规则
第九章 五四与中国现代化转型
五四的选择
旧秩序瓦解与新秩序重建
爱国情结的文化透视
学生的责任与使命
启蒙心态能否化解
民主是否为中国所最需要
第十章 重绘民国前半程历史轨迹
孙中山的失落与失望
袁世凯的大度与大意
段祺瑞北洋二代及蒋介石的幸运
注释
皇权与民权
立宪与共和
革命与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