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颅腔怪声(第3页)
苏天易见颅骨表面有些凌乱的线状划痕,想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说道:“这颅骨真是奇怪,表面怎么会有这些划痕?”
罗强说:“我昨天怎么也没想明白,说是动物抓痕嘛,那这动物的爪子也太锋利了吧?连颅骨都能抓出道道来,岂不是成了九阴白骨爪?”
苗小雨想到了一种可能,说道:“颅骨在江里翻滚,不断地与尖锐的石头碰擦,是不是也可以形成这些划痕呢?”
苏天易摇头说:“都难以令我信服。爪子的硬度低于颅骨,应该不能在骨头上留下抓痕。江底的石头大多是鹅卵石,与颅骨碰擦应该也不会形成划痕。”
见苗小雨和罗强都不说话了,苏天易问:“颅围测量过了吗?”
罗强回答道:“测量过了,已经代入颅围身高换算公式,计算出了身高。这女子个子不高,大概只有150厘米左右。”
苗小雨嘴里念念有词:“一位身高150厘米、四十岁上下的女子,一年前头部遭到端部隆起的金属类条形工具打击,死亡后被抛尸浦华江,这便是头颅要跟我们说的悄悄话。”
苏天易眉头紧锁道:“不够,这远远不够,她想说的远远不止这些。”
罗强望着苏天易,眼神里流露出的是怀疑和不解。
苏天易这时候从水槽旁拿起一把手工锯,准备锯开颅骨。
苗小雨见苏天易一手摁住颅骨一手拉动手锯,颅骨在不锈钢架上来回滚动,非常不稳,便伸出双手,帮他紧紧地将颅骨摁在架子上。
想要检查颅骨内部情况,只有锯开颅骨才行。苗小雨知道这颅骨因为顶部有打击造成的骨折破口,而且头颅底下还有枕骨大孔,其实颅内的脑组织早已在水中冲刷干净,颅内可能只有一些淤积的泥沙,但还是必须打开,至少可以观察颅骨内板的骨折情况,帮助进一步分析打击工具的具体形态。
花了大概十分钟不到的时间,苏天易沿着颅围线终于将颅盖骨锯开。出乎意料的是,颅内并非只有泥沙,还有一只活的螃蟹!
“呀!这是怎么回事!”苗小雨喊了一声,吓得撒开手后退了几步。
苏天易也是一脸惊讶的表情,罗强这时候说:“原来如此,我刚才说了,昨天半夜里我仿佛听到颅骨内发出沙沙声。我奇怪了,走近时声音又没有了,我以为我幻听了呢。刚才小雨也听到了怪声,可是等我们靠近时,声音便没有了,原来里面藏着个螃蟹。”
螃蟹伸出长长的红腿,迅速爬出了颅腔,掉进不锈钢水槽里,在水槽底下四处乱窜,想要逃走。
苗小雨见那螃蟹的个头有点不对劲,疑惑道:“不可能呀,这螃蟹比颅骨顶部那个破口还大,更不用说是枕骨大孔了,它是怎么爬进去的呢?”
“对呀,这么大的个头,不可能的呀。”罗强拿起一把不锈钢钳去钳住了正在逃窜的螃蟹,用钢尺去测量螃蟹的最大径,测完后说,“整整比颅骨破口的最宽处还大了两厘米,螃蟹无论如何是进不去颅腔的。”
苏天易拿起有缺损的颅盖骨又测量了一遍骨折破口说:“只能说,螃蟹是在长大之前就进入了颅腔,小螃蟹爬进颅腔吃脑组织,吃完之后身体长大了,便困在颅内出不来了。”
苗小雨瞪大了眼,说道:“你的想象力倒是挺丰富的,可是这太惊悚了,不可能吧?”
罗强朝苏天易竖起大拇指,说道:“那不知道螃蟹是什么时候进去的?”
苗小雨又开始百科了,口中念念有词:“螃蟹一般生长于春天,幼蟹离开母体之后,喜欢吃水草、水螺等,也吃腐尸……”
苏天易静静地听着,他发现苗小雨真是得力助手,正像王亚雷说的,苗小雨啥都懂一点,他打断说:“那就对了,既然螃蟹生长于春天,那说明死者是在去年春天的时候被杀,然后被抛尸于浦华江中,螃蟹吃掉死者头皮之后,从破损处进入颅腔。吃完脑组织后,就靠飘入颅腔的浮游植物或者误入的小鱼小虾聊以度日了。”
苗小雨眨了眨眼说:“进入颅腔的也许不止一只螃蟹,其它螃蟹提前溜掉了,只有这只贪心蟹被困在了颅腔之中。”
罗强说:“贪心必受困。”
检查完颅骨,窗外的天色暗了下来,已经来不及去发现颅骨的现场实地勘查了,苏天易决定索性明天一早再去。
晚上郭大招待大家吃饭,不巧的是,他给大家上了一盘清蒸螃蟹,还说这个季节的螃蟹可以算是小鲜肉,蟹黄虽然不多,但味道却很正,把王亚雷馋得直流口水。
三个法医互相看了看,几乎异口同声说:“你们就多吃点吧,我们没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