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2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他改进了真空包装的设计,采用了更显质感的材质和简洁的标签,印上了“苏记卤味”的字样。

然后,他开着车,带着重新包装好的样品,开始拜访一些注重菜品品质和特色的私房菜馆、小资情调的小酒馆,以及几家定位高端的进口食品便利店。

这一次,反馈明显不同。

一家主打精致家常菜的私房菜馆老板在品尝后,满意地点点头:“苏老板,你这个味道确实正,能吃出是用心做的。

包装也上档次,放我们店里当个特色凉菜或者伴手礼,挺合适。

价格……虽然比普通的贵点,但我们可以接受。”

一家高端便利店的采购经理也表示有兴趣:“我们店里的顾客对品质要求高,也愿意为更好的东西付费。

你先给我们铺一点货试试,看看动销情况。”

虽然订单量都不大,但单价提上去了,利润空间反而比之前试图走量时更可观。

苏建国看到了希望,更加坚定了走“精品”路线的决心。

他开始严格筛选原料供应商,甚至考虑未来如果能稳定下来,是否可以建立一个小型但规范的加工点。

李春兰这边,她的家庭半成品菜在街坊邻里中口碑持续发酵。

她不仅做传统的红烧类菜品,还开始尝试开发一些适合夏天吃的清爽半成品,比如凉拌鸡丝、蓑衣黄瓜的半处理食材包等。

她发现,很多年轻邻居不仅自己买,还会买了送给附近不愿做饭的父母。

这让她意识到,她的生意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还带着点社区服务的温情。

生意做的有声有色,甚至都请了一个阿姨来帮工,李春兰还在合集现在摊子大了,不能老在家里弄。

每天客厅里哪里摆的都是吃的,实在是不方便,还有帮工阿姨,厨房又小,根本走不开。

“建国,咱们租个房子做这些吧?家里实在是摆不开。”

苏建国看着家里堆的满满当当的客厅,“行,是该租个地方弄了,家里这弄的实在不像样子。”

于是俩人就开始在家附近寻摸合适的房子,每天忙得脚不沾地。

晚上苏晓和他们视频,听到父母调整策略后初见成效,苏晓由衷地为他们高兴:

“爸,妈,你们看,找准方向很重要吧!坚持下去,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听到女儿们正式决定创立品牌,苏建国和李春兰既惊讶又骄傲。

“我闺女们真是不得了!”李春兰感慨,“都要当老板了!”

苏建国则叮嘱道:“创业不容易,遇到困难多商量,稳扎稳打,别冒进,家里现在挺好,不用你们操心。”

“我知道了妈,我们也不算是一点经验没有,还是以完善我们之前的配方为主。”

“行,你们心里有成算就行,爸妈都支持你们,需要用钱跟家里说。”

“好的爸,到时候注册资金不够,还真的要跟你们开口了。”

“直接说,跟爸妈还客气什么,我们无条件支持!”

苏晓很是感激父母的理解,一家人又聊了一会就挂了电话。

云南之旅的后续行程,仿佛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她们在欣赏风景的同时,也更加留意当地特有的植物资源、民间护肤智慧和手工艺,这些都成了未来品牌潜在的灵感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