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第1页)
“哟,吃着呢?我寻思过来看看水电,白天没顾上。”王大爷笑呵呵地走进来,鼻子嗅了嗅,“嗬,还挺香!改善生活啊?”
“王大爷快进来坐!”李春兰连忙招呼,“这不,孩子们好奇新店,带她们来看看,顺便就买点对付一口。您吃了没?一起吃点?”
“不了不了,家里老婆子做好饭了。”王大爷摆摆手,目光在店里逡巡了一圈,满意地点点头,“进度不错,小苏你们抓得紧。这明厨亮灶的,以后顾客看着也放心。”他的目光扫过角落堆放的快餐包装袋,又落在李夏莲身上,像是想起了什么,随口道:“对了,小李啊,我那间小房,年后就能腾出来了。你要是有意,抽空可以去看看。地方不大,但收拾得挺干净,离你姐这也近,方便。”
李夏莲的心猛地一跳,握着饮料杯的手微微收紧。她没想到王大爷会当着大家的面提出来,下意识地看向姐姐李春兰。
李春兰脸上的笑容顿了一下,随即恢复自然,语气爽快:“哎呀,王大爷您这房东当得可真积极!夏莲是跟我提过一嘴想自己租个房,怕打扰我们太久。要我说啊,你就在姐这儿住着,等店开起来稳定了再说呗?”她话虽这么说,但眼神里带着理解,并没有强留的意思。她知道妹妹的心思,也支持她迈出独立这一步。
苏建国也点头:“是啊夏莲,不急这一时。”
李夏莲感激地看了姐姐姐夫一眼,但还是鼓起勇气,转向王大爷,声音不大却清晰:“谢谢王大爷惦记。那……那我明天,或者后天,您方便的时候,能去看看房子吗?”
“方便方便!”王大爷爽朗地应道,“随时都成,你提前给我个信儿就行!那房子小是小点,但一个人带个孩子住,够用!租金嘛,好说!”他又跟苏建国聊了几句水电的事,便告辞离开了。
王大爷一走,气氛微妙地安静了一瞬。小雨懵懂地眨着眼睛,似乎感觉到大人们在说重要的事。
李春兰轻轻叹了口气,拉过妹妹的手:“夏莲,姐知道你心里想什么。想搬就搬吧,离得近,随时回来。就是……别太辛苦自己。等店开张,你的工钱姐肯定给你涨,够你和小雨开销的。”
“姐……”李夏莲眼圈微红,千言万语堵在喉咙,只用力回握了一下姐姐的手,“我知道。我会好好干,也会照顾好小雨。”
第23章寒假来临
时光如白驹过隙,快得让人恍惚。
明明上一秒还在元旦假期里吃着肯德基,看着新店一点点成型,下一秒,苏晓就已经坐在了冰冷肃静的期末考场上。
教室里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还有窗外冬日里难得的、带着点暖意的阳光。
苏晓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面前的数学卷子上。那些复杂的几何图形和函数公式,在过去无数个挑灯夜战的晚上早已刻进了脑海深处。
她笔下不停,思路意外地顺畅,仿佛那些熬过的夜、刷过的题,都在此刻化作了清晰的解题路径。
接下来的几天,考试一场接一场。
语文、英语、物理、化学……苏晓像上紧了发条的机器,高效而专注地运转着。
考试结束后,苏晓兴奋的跑出学校,书包依旧沉甸甸地装着寒假作业。
成绩出来得很快,苏晓的成绩依然是班级第一,稳稳保持在年级前三。
李春兰和苏建国看着成绩单,笑得合不拢嘴,但也清楚女儿这个成绩是用多少努力和汗水换的。
李夏莲也由衷地为外甥女高兴,特意做了一桌子好菜庆祝。小雨更是把小胸脯挺得高高的,一脸崇拜地看着姐姐,仿佛姐姐的成绩也有她一份功劳。
寒假正式开始了。与往年不同,今年的春节,苏晓一家是在新家过的,
李春兰做主,让李夏莲和小雨今年也一起在这个“新家”过年。“咱们就在这儿过年,热闹!地方宽敞。”李春兰拍板道。
李夏莲没有推辞,她知道这是姐姐的心意,也真心想和这给了她温暖和新生的一家人共度这个意义非凡的新年。
腊月二十八,苏建国独自一人回了趟乡下老家。
他没有带李春兰和苏晓,只是把老太太的过节费和养老钱送了过去。
在老太太絮絮叨叨的埋怨和试图让他多留的挽留声中,苏建国没有过多停留,放下钱,简单问候了几句,便匆匆赶了回来。
他心里记挂着城里的“新家”和忙碌的妻女。那个曾经承载着很多复杂情绪的老家,似乎已经越来越远。
年三十,家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热闹和香气。李春兰负责掌勺,李夏莲打下手,锅碗瓢盆叮当作响,红烧肉的浓香、清蒸鱼的鲜香、炸丸子的油香……各种诱人的年味交织弥漫。
苏建国和苏晓忙着贴春联、窗花,红彤彤的福字倒贴在擦得锃亮的玻璃门上,映着外面街道上渐次亮起的万家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