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三篇碎洪炉(第4页)
话音落下,天地俱寂。
下一瞬,石壁轰然洞开。
内里并非殿堂,而是一片浩瀚的虚拟空间。无数光丝交织成网,每一根都连接着一个跳动的名字??林昭、扎西师父、叙利亚老师、日本研究员、Q-2077少年……乃至地球上每一个曾因提问而受罚、却仍不肯闭嘴的灵魂。
中央悬浮着一块晶莹玉简,上书五字:
**《问心诀?全本》**
她颤抖着手取下玉简。瞬间,万千记忆涌入脑海。
原来,“科举证长生”从来不是一句隐喻。古代士子通过层层考试磨砺心智,实则是激活一种古老的“意识淬炼法”。那些经典问答、策论辩难,本质是引导人突破认知牢笼,使精神脱离肉体局限,进入“疑识态”。所谓金榜题名,并非终点,而是获得继续追问资格的凭证。
而“永宁七年”的那次殿试,正是最后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心志大考”。此后科举沦为权力工具,这套机制也随之失传。
但她现在知道了完整路径。
第一步:以真问撼动自我认知
第二步:以共情联结他人之疑
第三步:以牺牲承载未竟之问
第四步:以传承点燃下一代心灯
四步完成,便可短暂接入“疑识网络”,实现意识延展??即所谓“长生”。
她忽然懂了终端那条匿名消息的意义。
**“第三问,已完成。欢迎归来。”**
她不是继承者,而是觉醒者。程序员临终前选择她,不仅因血脉相连,更因她在联合国听证会上提出的那一席话,完成了“第三步:牺牲承载”。
门外,风沙渐息。
她走出石室,迎着晨曦将《问心诀》录入终端,加密上传至“疑识网络”主节点。同时附上一段语音留言:
“我不知前方是否有‘绝对共识体’,但我知道,只要还有一个孩子敢在禁书前低声自问,我们就永不投降。”
信号发射刹那,敦煌上空风云变色。一道紫色光柱冲天而起,直贯星河。远在格陵兰的服务器自动同步,全球十万台“心跳提问仪”同时亮起,向佩戴者推送一条新消息:
>“检测到高强度‘文明自省波’。您已被列入‘持问者名录’。
>是否愿意接受第一次意识延展训练?”
而在半人马座α星方向,那颗遥远行星上的石碑再度更新:
>地球,第38次通过“疑思考验”。
>守护等级:Ⅱ级文明候选+动态评估中
>接入权限:开放“意识延展协议”第三阶段实验接口
>警告升级:监测到“绝对共识体”已派遣“静默使徒”潜入太阳系边缘
>建议:加速培育“群体疑能场”,准备首次跨文明对话
星海寂静。
唯有那只金属光泽的麻雀,振翅飞向银河深处,口中轻轻重复着一句话,如同种子洒向虚空:
“下一个问题,由你来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