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再论中学的国文教学(第1页)
第29章再论中学的国文教学
今天的讲题是“中学的国文教学”,两年前民国九年,我曾在北京发表过一次(参看《胡适文存》卷一,页三〇三以下),那时候没有什么标准,全凭理想立言。两年以来,渐觉得我那些主张有一部分是禁得起试验的,有一部分是无法试验的,有一部分是不能不修正的。此次再来讲演这个题目,先就旧主张略说一说,再加以两年来修正的地方,作为我的新主张。为讲演的便利,分为以下四段:
一、假定的“中学国文标准”
我在两年前定的——中学国文的理想标准是:
一、人人能以国语自由发表思想。
二、人人能看平易的古书。
三、人人能作文法通顺的古文。
四、人人有懂得古文文学的机会。
这几个标准,我现在修改作以下三条:
一、人人能用国语自由发表思想——作文,演说——都能明白晓畅没有文法上的错误。这一条与旧主张第一条无大差异。我所持理由:因为国语文容易学习,容易通晓,而且实在重要。以我数年来的观察,可以说:中学生作古文的,都没有什么成绩。有许许多多中等学校毕业生都不能用古文发表他自己的思想。然而在这几年之中,能做通顺的白话文的中学生却渐渐多起来了。我们认定一个中学生至少要有一个自由发表思想的工具,故用“能作国语文”为第一个标准。
二、国语文通顺之后,方可添授古文,使学生渐渐能看古书,能用古书。学生先学习国语文到了明白通顺的程度,然后再去学习古文,所谓“事半功倍”,自然是容易的多。学外国文也是如此,先学好了一种欧洲语言,然后再去学第二种,必定容易的多。还有一个证据是:据我们的观察和研究所得,可以断定有许多文字明白通畅的人,都不是在讲堂上听教师讲几篇唐宋八家的残篇古文而得的成绩;实在是他们平时或课堂上偷看小说而来的结果。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国语可以帮助古文的学习了。
三、作古体文但看作实习文法的工具,不看作中学国文的目的。因为在短时期内,难望学生能作长篇的古文;即使能作,也没有什么用处。这次本社年会国语国文教学分组里,黎锦熙先生提了一个议案,他说:“中学作文仍应以国语文为主,……愿意学习文言文者,虽可听其自由,但只可当作随意科……”,可以做个参考。以上讲完了中学国文标准,现在讲第二段:
二、假定的“中学国文课程”
前年假定的是:国语文占四分之一,古文占四分之三。四年合计,中学课程以二十时为准:国语文所占五小时内,白话文应占二小时,语法与作文一小时,演说一小时,辩论一小时;古文所占十五小时内,古文选本应占十二小时,文法与作文应占三小时。
现在我拟定两个国文课程的标准是:
一、在小学未受过充分的国语教育的,应该注意下列三项:
1.宜先求国语文的知识与能力。
2.继续授国语文至二三学年,第三四学年内,始得兼授古文,但钟点不得过多。
3.四学年内,作文均应以国语文为主。
二、国语文已通畅的,也分为下列三项:
1.宜注重国语文学与国语文法学。
2.古文钟点可稍加多,但不得过全数三分之二。
3.作文则仍应以国语文为主。
以上为中学的国文课程。以下再讲第三段:
三、国语文的教材和教授法
一、国语文的教材:国语文的教材与九年定的大略相同,不过现在的新主张比较旧主张略有增加。
1.小说
2.戏剧与诗歌
3.长篇议论文与学术文
4.古白话文学选本,依时代编纂,约自唐代的诗,词,语录起,至晚清为止。这种选本可使学生知道——白话文非少数人提倡来的,乃是千余年演化的结果。我们溯追上去,自现在以至于古代,各个时代都有各个时代很好的白话文,都可供我们的选择。有许多作品,如宋人的白话小词,元人的白话小令,明清人的白话小说,都是绝好的文学读物。
5.国语文的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