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御敌 1(第2页)
面对阿里巴巴1。7万名员工,马云动情地说:“我们今天晚上将是睡得最香的一个晚上,我们18个人不希望背着自己的荣誉去奋斗,从今以后我们不需要说因为我是创始人,我必须更努力!”
马云表示,跟任何一个普通的员工一样,他们把过去的一切归零,阿里巴巴未来的十年他们从零开始。
阿里巴巴“十八罗汉”大多是马云原来的学生和下属。自创业至今,他们为阿里巴巴成为一家顶级的中国电子商务公司立下了汗马功劳。正如中国加盟网CEO吴天华所评价的那样,“十八罗汉除马云外大部分不为人知晓,正是这样的团队执行才会很强,因为他们会埋头做事”。作为创始人的标记,这18个人的工号一直是从1到18,而重新竞聘后,他们的工号数字将变成2万多,和普通员工没什么区别了。在未来的日子里,除了一些公司创始以来一直坚守的老员工以外,将来的新员工,恐怕没有几个知道阿里巴巴的创始人是谁了。
这意味着,“十八罗汉”将从零开始,彻底忘记“创业年代”。
马云此举得到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的赞许,“我比较欣赏马云的做法,企业从零开始,再也没有创始人的概念,每个人成为企业的员工,能够为未来十年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利益分配基础”。
马云曾组织公司高层观看电视剧《历史的天空》。故事主人公姜大牙一开始简直就是一个土匪,后来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学会了游击战、大规模作战、机械化作战,再加以自己的创新和发明,最终成长为一位身经百战的常胜将军。马云也希望阿里巴巴的员工也像姜大牙一样,不断倒空自己,不断努力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为此,他计划是在五年之内,开始把阿里巴巴三分之二老员工赶出去学习、思考。他的理由是:要实现“由中国人创办的全世界最优秀的公司”这一远景,其前提必定是要具备一个伟大公司所必备的胸怀,眼光以及全球化视野,拥有一支全世界最优秀的管理团队。
这个世上原本就不存在天才,假如真有的话,也许就是像马云这样有着“吸星大法”般的功力,将自己的过去一切归零,勇于重新开始,不断挑战新的起点,并最终修炼成为“大师”的人。
关起门来练内功
创业的过程是一场3000米甚至马拉松式的长跑,企业必须具备完善的“供血”体系和“造血”机能,这样才能内力充足,熬过寒冬,更好地抵御风险。有远见的企业家尤其懂得在危机中借机冬补,发展壮大自己的道理。
2008年2月,马云在阿里巴巴集团全体员工大会上说,2008年的策略是练内功——“深挖洞,广积粮,不称王”。
彼时,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股票出现很大幅度的下跌,员工心态不稳,市场质疑声很大,马云对阿里巴巴的员工发出呼吁:“不要过度关注股票的价格,而应做好应对更复杂形势的准备,我们对全球经济的基本判断是经济将会出现较大的问题,未来几年经济可能进入衰退期。我的看法是,整个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国内很多企业的生存将面临极大挑战。接下来的冬天会比大家想象的更长!更寒冷!更复杂!”
马云还提出了“做好做强不做大”的口号,苦练内功,不做无谓的扩张,捂紧了口袋,为冬天的口粮打算。
最终的结果是,虽然阿里巴巴无可避免地受到了或大或小的冲击,但在2008年这个经济寒冬却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作为阿里巴巴收入主要来源的诚信通和中国供应商的续签率,在2008年达到历年最高,而且整整一年的时间里阿里巴巴抱着二十多亿美圆现金过冬。这样的一份成绩单让人甚至怀疑,半年前马云关于冬天的警告,是在危言耸听。
事实上,这一切都应归功于马云“关起门来练内功”的策略。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众多互联网公司纷纷倒闭的那个时期,马云就开始练内功。那时,搜狐和网易股价一度跌到冰点,在几美分上下徘徊。搜狐的股票价格居然跌到过公司现金量已经超过以股票价格计算的公司价值,为此张朝阳还动用过自己的钱去买过搜狐的股票。当时张朝阳经常形容自己是“孤岛上的弃儿”。其实,这也正是那场泡沫破灭之后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尴尬而真实的处境。
那段发烧的时日里,作为公众持股的上市公司,那些“中国概念股”的老大们,每日面对那些没完没了的公告发布都应付不过来,还要讨好六亲不认的美国监管当局——SEC和大大小小的股东、股民,还有多少精力去顾及经营战略和方向的思考呢?
而作为一家由私募资金投资的非上市企业,阿里巴巴有足够的自由度调整战略、修炼内功,甚至有权力对自己独特的盈利模式“高度保密”。即便是到了后来,华尔街趋之若鹜,等待阿里巴巴的IPO时,马云还是有些“不领情”,他经常对外宣称:“我们上市的条件早就成熟,但现在我们还需要做很多事情,建立团队、战略布局、使公司赚更多的钱。”
所以,在大家都在烧钱的时候,马云及时调整了企业策略,开始重新用脚走路。
从2001年到2003年,在阿里巴巴经历最为艰难也最为关键的三年内,马云推行了几件大事:其一就是“整风运动”,统一对互联网的看法,加强信心。
此时纳斯达克正在轰然坍塌,员工对未来十分悲观,思想极为混乱,“红旗究竟还能打多久”?马云告诉员工,阿里巴巴只有三大目标:做21世纪80年持续发展的企业,成为世界十大网站,只要是商人都要用阿里巴巴!要想在阿里巴巴做事,每天的工作就得围绕这三大目标进行。在三大目标的引领下,员工们再次对前途充满了希望。
说起几年前发生的事情——很多电子商务网站风光一时却迅速垮台,马云感到非常庆幸,“我还有很多那个时候的录像,我跟我所有同事讲,感谢上帝给我们这次寒冬,使我们可以静下来,使得我们可以更加专注地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因为2001年的寒冬,这个市场比较有味道了”。
在众多昔日的“网络巨人”圆气大损甚至“一命呜呼”的那个寒冬,马云却带领他的阿里巴巴挺过了最寒冷的冬天,成为那个笑到“最后的人”。到了2002年年底,阿里巴巴的网商用户已经超过400万家,同时阿里巴巴的赢利很快冲破了600万圆。
2005年8月11日,一直在杭州苦炼内功的马云,终于“一鸣惊人”。这一天,美国雅虎公司以雅虎中国公司的所有业务、10亿美圆现金等条件换取阿里巴巴40%股份(35%投票权),这个交易让马云成为业界的焦点人物。
忘记手中的剑
与对手竞争,胜在‘杀敌于无形之中’。像长袍轻飘的黄药师吹起玉箫,便能使敌人毛骨悚然,而从来没有一个满脸络腮胡子、手拿两把大铜锤的武夫是绝顶高手。
2009年5月17日,“风清扬”一身武侠古装打扮,步履轻灵,走上舞台,几句简短致辞后,他为大家即兴打起了太极拳。短短几式,如行云流水,自然圆活,赢得满堂喝彩。这是马云在广州“淘宝大会”上的亮相。
这已经不是马云第一次公开演练太极拳了。打小就有武侠情结,喜欢看金庸的武侠小说的马云,太极拳一打就是十几年。他从“太极拳”的“虚实”、“动静”、“开合”、“进退”中,把握着使阿里巴巴永续经营102年的“劲道”与“节奏”。
在他眼里,真正的高手就是要“无招胜有招”。公司销售人员上培训课时,都会听到马云冷不丁冒出这么一段感悟:“好的销售,和好的武功一样,胜在‘杀敌于无形之中’。像长袍轻飘的黄药师吹起玉箫,便能使敌人毛骨悚然,而从来没有一个满脸络腮胡子、手拿两把大铜锤的武夫是绝顶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