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章 注释2(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128]注:鳝鱼仅在墨西哥湾繁殖。怀特提到的其腹中细线,其实是一种肠内寄生虫。

[129]注:雌知更鸟会固守在自己的领地,冬季也放声高歌。鸟类中有此习性的,还颇为少见。

[130]注:它们也吃常春藤、忍冬和euonymuseuropaeus(欧洲卫矛)(或称“纺锤树”)上的浆果。

[131]注:这段话让人颇为费解。两声“叫声作两叠,古怪如拉锯声”这样的描述过于宽泛,山雀科的大多数鸟,都会这么叫。大山雀(尽管这种鸟的叫声超过三叠,但也属于怀特所谓的“叫声作三叠”一类)和褐头山雀最常见的叫声,也是如此。这种鸟外形酷似沼泽山雀,所以怀特并未意识到它们是两种不同的鸟。实际上,直至十九世纪末,人们才准确地将其分开。

[132]注:即灰鸦,冬天常光顾英国南部。

[133]注:一种夏季金龟子。欧夜鹰也以其他黄昏时出现的甲虫和蛾类为食。

[134]注:黑顶林莺和园莺叫声很相似,值得一提的是,此处,怀特似乎混淆了两种鸟的叫声,并压根没有提到园莺。几乎可以肯定的是,直至今日,园莺在塞尔伯恩都很常见,但它们的行踪却较为隐蔽,所以怀特听见园莺在隐秘处鸣叫时,将之误认为了黑顶林莺的叫声。

[135]注:事实上,斑鹟会发出模糊刺耳的叫声。

[136]作者注:瑞典有221种鸟,大不列颠群岛有252种鸟。如今,若加上所有不常来的鸟,大不列颠群岛的鸟类已经超过五百种。增长速度如此之快,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近代激增的繁殖量。怀特认为,这才是导致鸟类分布情况发生实质性改变的原因。

[137]注:其实,作者此处指的应该是“身体孱弱”。

[138]注:即处于蝶蛹阶段的昆虫。

[139]注:参见德勒姆的《自然神学》第235页。

[140]注:这又是一句极有远见的话。后来,人们在爱尔兰西南部也发现了一群被统称为“卢西坦统植物群”,主要生长在伊比利亚半岛的植物。

[141]注:在怀特时期,英国南部经常可以见到这种鸟。1787年,垂林那边还有一对蜂鹰。不过到19世纪末,它们便几近绝迹。此信中说道的掏鸟蛋,估计也是其数量锐减的原因之一。不过,值得高兴的是,如今,这种鸟的数量又开始增加,每年都能新孵出几对来。而且,新增的蜂鹰,也主要集中在怀特生活过的这个郡。

[142]译者注:缪哲译。

[143]注:一些老猎人说,过去,大部分斑尾林鸽常常在圣诞节的严霜刚过之时,就离开了。

[144]注:1769年4月25日至5月13日,怀特身处伦敦。

[145]注:即水蒲苇莺。

[146]注:也作“灰鸦”。

[147]注:很难弄清怀特这里指的到底是哪种“野鸭”,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他指的的确是“野鸭”。

[148]译者注:摘自《失乐园》卷三。

[149]注:黍鹀。

[150]译者注:选自莎士比亚《皆大欢喜》第二幕。朱生豪译。

[151]注:其实,知更鸟常在夜间啼鸣。

[152]注:不论是软嘴鸟,还是硬嘴鸟,它们的幼鸟几乎都是吃虫子的。

[153]注:《圣经》约伯记,39:16。译文摘自和合版《圣经》。

[154]注:芦鹀。

[155]注:布谷的卵其实只比寄主的卵大一点点,而且颜色上几乎也没什么差别。

[156]注:这是首次提到博物志。

[157]注:他称该著作为《自然历史》。

[158]注:见致彭南特的第二十五封信。

[159]注:见致巴林顿的第四十三封信。

[160]译者注:选自缪哲译文。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