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章 致戴恩斯巴林顿的书信12(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Serapiaslatifolia,火烧兰[231],常见于海伊林地的山毛榉树荫下。

Daphnelaureola,桂叶芫花,常见于塞尔伯恩垂林和海伊林地。

Daphnemezereum,欧亚瑞香,常见于东南角农舍上方塞尔伯恩垂林的灌木丛中。

Lytuber,块菌,常见于垂林和海伊林地。

Sambucusebulus,矮接骨木,又称“墙草”,常见于普莱奥利的垃圾堆和废地基里。

植物所有的习性[232]中,最奇怪的就是它们不同的花期。有些在冬季或早春开花,有些在仲夏开花,有些直到秋季才会开花,而大部分,则在春季已确实来到之际开花。看到臭藜芦和黑藜芦在圣诞节之际绽放,东花藜芦一月开花,绿藜芦刚出地面就开花,我们并不惊奇,因为它们都是同属的植物,彼此花期连贯也是意料之中的事。然而,其他同源的植物花期迥异,就不由得我们不惊奇了。这里,我仅举番红花一例。春番红花和秋番红花关系密切,最优秀的植物学家都会将它们归在同一种属,也就是说,它们是同一种花[233],其花冠或内部构造都没什么分别。然而,春番红花常绽放于料峭的春寒中,除非遇到狂暴的天气,否则最多可以开到三月初。而秋番红花(藏红花)丝毫不受春季和夏季的影响,直到大多数植物开始凋谢结果之时,它们才会开放。这一现象真不愧为造物的奇迹之一,却因为过于常见而被忽视了,实在是很不应该。因为它虽然常见,但解释起来,难度却堪比最壮观的自然现象。

皑皑白雪中,是谁让那火红的番红花绽放枝头?

是谁将番红花的花期从炎炎夏日

拖到了萧索苍凉的秋?

是四季之神!

是他那无穷的力量

控制了太阳,洒落了羊毛般的雨:

他的号令,可以让每一朵花都即刻绽放。

也可以将它们的花期无限延长。

第四十二封

Omnibusanimalibusreliquiscertusetuniusmodi,etinsuoerei:avessolaevariomeatuferuerra,etinaere。-PLIN。Hist。Nat。lib。x。cap。38。

(每种鸟都有其特殊的飞行方式,不论在地上,还是空中,它们都是不一样的。

——普林尼《自然史》10。38)

塞尔伯恩,1778年8月7日

阁下:

不论鸟在空中、篱笆上、还是在人的手里,一个优秀的鸟类学家都要能从颜色、体型和叫声中将其辨别出来。因为虽然不能说每种鸟都有自身的独特之处,但至少大部分鸟,多少还是一眼就能看出点差别的,眼力好的观察者更是如此。一只在空中的鸟:

&Veraiuit……。

(……从它飞行的方式,即可知其种类……)

鸢和鵟在空中盘桓时,是展开翅膀,并不拍动的。因为这一滑翔的习惯,前者在英国北部又被称为gleads。该词源于撒克逊语中的glidan一词,意为“滑翔”。红隼(又名“茶隼”)可以飞快地拍打着翅膀,以某种特殊的方式停在空中。鸡鵟低低地飞在石楠地或玉米地上方,不时像指示犬那样拍击一下地面。猫头鹰像是缺少负重似的,飞得十分轻快,仿佛比空气还轻。渡鸦一闲下来,就会在空中你追我打,嬉戏般地发动“小规模战斗”。它们的这一特性,就连最没有好奇心的人,也会忍不住留意。而且,当它们从一处飞往另一处时,常会“嘎”的大叫一声,翻转身子,或像立刻就要从空中掉下来的样子。每每出现这种情况,都是因为它们抬起一只脚[234]挠自己,所以失去了重心的缘故。秃鼻乌鸦有时会嬉闹翻滚着直冲地面。乌鸦和寒鸦走起路来大摇大摆。啄木鸟每飞一下,翅膀便会开合一次,所以一直都像水波一样起起伏伏的。这些鸟落到枝头上时,都会放下尾羽支撑身体。和其他爪为钩状的鸟一样,鹦鹉走起路来也非常笨拙。爬上爬下时,还会小心地把嘴用作它的第三条腿,样子十分滑稽。所有鸡亚科的鸟都喜欢炫耀,走起路来步态优雅,跑起步来快速敏捷,但飞行却很吃力,呼啦啦地冲刺而起,却只能飞出一条直线。喜鹊和松鸦翅膀无力,不能长途飞行;鹭身子轻,这点似乎非常不利于长途飞行。但运大鱼之类的东西,一对大而空的翅膀是非常必要的。鸽子,尤其是被称为“打击者”的那类鸽子,会用翅膀拍打彼此的后背,发出响亮的“啪啪”声。另一种名为“不倒翁”的鸽子,则常常在空中翻滚。求偶季节,有些鸟会有特殊的行为:比如平时强壮灵敏的斑尾林鸽,一到春天就开始闲**起来,变得十分随意。而雄鹬一到繁殖季节,便忘了自己之前是怎么飞的,猛扇翅膀,仿佛连风都能控制住似的。金翅雀尤为特别。这时候,它们都飞得跌跌撞撞的,动作迟缓得犹如受伤垂死的鸟。翠鸟快如离弦之箭。黄昏时掠过树梢的欧夜鹰(或称“夜鹰”),快若流星。椋鸟飞起来就像在游泳,槲鸫的动作则散漫而狂野。家燕急掠过地面和水面的,从那些迅疾翻转的身影,便可认出它们来。雨燕会迅疾地环飞,崖沙燕则像蝴蝶一样飘忽不定。大多数体型较小的鸟都是突然起飞,前行时一下高,一下低。而且,它们大多也会跳行。不过,鹡鸰和云雀都会交替脚爪走路。云雀边飞边叫时是直上直下的。森林云雀能停驻在半空中。鹨则大起大落,并会在下落时啼鸣。灰莺会蹦跳于树篱和灌木丛上,动作迅疾,姿态怪异。所有鸭科类的鸟走起路来都是摇摇摆摆的。潜鸟和海雀走路时就像戴着镣铐,停住脚步时,则会借尾羽的支撑站得笔直。这些鸟都被林奈称为pedes。鹅、鹤和大多数野禽飞行时都会遵循一定的图案,并常常改变位置。鹬[235]、野鸭和其他一些鸟的第二飞羽都很长,所以在飞行中会成钩状。、泽鸡和蹼鸡都是直立飞行,双脚垂直向下的,所以飞不远。原因很简单,它们的翅膀太靠前,早已出了重心。而海雀和潜鸟的腿,则又太靠后了。

第四十三封

塞尔伯恩,1778年9月9日

阁下:

讲完了鸟的举止,我自然应该再接着谈谈它们的歌声和语言。我不敢说自己能像维泽尔一样,通过复述两只猫头鹰的话,便能感化一名嗜杀黩武的苏丹[236]。不过,我只是想说,这些羽族的成员有多种不同的声音,用以表达它们不同的情绪、需求和感觉。比如愤怒、恐惧、爱、恨、饥饿等。不是所有鸟都有好口才,有些鸟擅啼鸣,一叫起来就没完没了,而有些鸟则只会发少数重要的音节。和鱼不一样,尽管有些鸟十分沉默,但没有鸟是彻底的哑巴。鸟类的语言非常古老,跟别的古语一样,也有诸多省略的地方。即寥寥数语,传达的意思却十分丰富。

鹰类的叫声尖利刺耳,并且在繁殖期前后有诸多变化。一个热爱观察大自然的人常常对我说起这点。他长期住在多雕的直布罗陀。我国鹰的叫声很像百鸟之王的声音。猫头鹰的啼鸣很有表现力,它们的枭叫声质量很好,宛若人声。用律管来还原,也能达到一个音阶的品质。这似乎是雄猫头鹰之间用以表达自满和对抗的调子。它们也会发出短促的叫声和可怕的尖声啼鸣,亦会用鼾声和嘘声来表达威胁。渡鸦除了会“呱呱”大叫,还能发出一种低沉庄严的乐音,久久回**于林间。乌鸦求偶的声音既怪异、又可笑。繁殖季节,秃鼻乌鸦有时会兴高采烈地努力歌唱,却往往以失败告终。鹦鹉类的鸟拥有多种调音,这点从它们模仿人话便可得知。鸽子“咕咕”的叫声深情而哀凄,常用来象征绝望的情侣。啄木鸟的叫声如开怀大笑。从黄昏到破晓,欧夜鹰(又称“夜鹰”)求爱的小夜曲,“咔嗒咔嗒”宛若响板。所有音调优美的燕雀目鸟,都用甜美的调子和多变的旋律表达着自己的满足之情。前一封信提到的家燕,常用尖锐的啼鸣向别的燕科鸟示警,让它们提防附近的鹰。水生和群聚的鸟,尤其那些喜欢在夜间迁巢的鸟,都是十分吵闹的。鹤、野鹅和野鸭便是如此。没完没了的聒噪可以防止它们与同伴走失。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