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章 你看见了吗城市速写(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全美语训话

你在窗明几净的速食店吃焙果看刚买来的书,太专注,没发觉一群小可爱哗啦啦地进来了。

直到,直到发怒的女声刺激你的耳膜,流利地用英文骂小孩,你从未遇到外国人当众骂小孩,所以好奇地戴上眼镜寻声望去,距离你五步远,你看见年轻的“中籍”女子背影,正如一锅滚沸的水对九、十个全美语幼稚园中班小美女、小帅哥开骂,大意是:“我已经告诉你们不可大声,为什么这样?为什么?我讲过一遍一遍又一遍,对不对?Tony,看着我,我在讲话!我不会再带你们出来,不会再!”

一定是孩子们太高兴所以忘了遵守纪律,但他们并未做出严重的逾矩行动,一个做老师的需要在大庭广众“羞辱”小小孩们?你面对面看到孩子们站着听训,一个个脸上失去笑容,或把指头放进嘴里,或那个叫Tony的小男孩望向他处……你太震惊以致懦弱地卡在自己的座位站不起来,你应该立刻吐掉嘴里的焙果,上前阻止那位英文流利但绝对不适合从事幼教的女老师,你应该说:“你没有权利这样羞辱他们!”

他们安静地走了。

你在心里告解:“对不起,孩子们!对不起,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这种气氛下学美语的爸爸妈妈们,请原谅一个不够勇敢的路人。”

你开始练习“反训话”美语,以备有一天用得上。

被三岁小孩骂

在丧失文化涵养、不讲究修心养性、不注重谦谦君子风范的社会里,举目所视、竖耳所闻皆是控告、羞辱、粗口、讥讽、怒斥……负面语言早已成为时尚,从总统、国会议员至市井小民,每天早上睁眼即准备要与人开骂。

没想到有一天,你竟被一个三岁小女孩骂。

那日,你从南区某大学附近山丘散步下来,弯入一条乐树盛开金花的小巷,它通往一新兴社区,路口有超市,刚刚你在那里买了一瓶水。

近午鲜有人迹,所以你注意到走在前面的一位女子手抱幼儿、提超市袋,另一手试着牵小女孩,那小女孩大哭不愿意走,女子状似恳求她。很快地,你走近她们,才发现抱幼儿的是肤色较深的印佣小姐,那小女孩哭得近乎尖叫,约三岁,印佣小姐似乎束手无策,不知如何是好?脸上甚愁苦。

于是,你知道小女孩想吃巧克力而印佣小姐希望赶紧回家再吃因为还没洗手(那阵子有肠病毒、SARS),小女孩不依遂大哭大叫。你弯身好言相劝:“先回家洗洗手再吃好不……”小女孩听都不听,连珠炮:“我不要跟你讲话,你走开!”你还是试着安抚她:“你看阿姨抱弟弟又提好重的东西,而且太阳好热,你先回家再吃,快到了,我陪你们走好不好?”她尖声骂出:“笨蛋!白痴!我不要跟你讲话,走——开——!”

印佣小姐非常不好意思,似半个妈妈为孩子的粗口感到抱歉,她愁眉苦脸夹杂中英文解释:“爸爸好凶,用带子(手指着腰)打她,我说:先生,不要打,用Talk!”

这世界怎么了?你目送他们进入社区,弄不明白:为什么有人有一百个理由必须让外佣照护、教养孩子,有一千个理由必须鞭打小孩,又有一万个理由必须生小孩而且至少两个?

你坐在台阶,撕下一张笔记纸写着:“失职的人:你们的三岁女儿在我眼中近似情绪崩溃,我从未见过积累那么深沉愤怒的小孩,她才三岁,不应该有那种表情、语言!我只想问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你们为什么生下她?’”

你写不下去,把纸卷成长条系在隐密的一株蕨叶上。你想祝福小女孩终能遇到视她如至宝的人,不论那人在人间,或等在天堂之上。

沮丧文学

从一家知名连锁书店出来后,你下定决心不再踏入这家店。往后若需购书,你将利用网路、找原出版社直购、透过大学书城代订或至诚品书店随机选购。

刚刚,你在这家传言有财务危机的书店要找国内最具规模的文学月刊,你找得眼花了仍未寻获,干脆问店员:“请问有没有这个月的《联合文学》?”她反问:“什么?”你以为音乐声太大她没听清楚,再说一次:“《联合文学》?”她的表情非常清楚地显示她的心里正在说:“这是什么东东?”但她嘴里说的是:“没有!”

你作罢,随意浏览新书、畅销书。你愈看愈觉得不对劲,继而发觉问题出在架上只陈列某几位作者的书而已。其中一位畅销书作者,竟有十七本著作同时平铺在寸土寸金的书架上。

你想:如果这十七本书换成:《风雨中的宁静》《苏俄在中国》……一社会之形貌、价值、统治、支配意涵即刻显露无疑。同理,同作者的十七本畅销书泄漏了这社会罹患严重贫血。

你问店员:“这是作者趁晚上偷偷进来摆的还是你们摆的?”

她说:“不知道!”以一种“才不跟你这种无聊人讲话”的表情。

你悻悻然离去,开始沮丧。

这份沮丧尚未消化,接着某日下午,你浏览电视,在数不清的政治、八卦、星相命理、减肥塑身、综艺新闻频道中,你看到两位知名作家出现在重播的谈话性节目里,你看下去。

谈话阵容除了女主持人,包含影视明星、影视记者、罗曼史小说作者及两位曾写出重量级作品的作家。谈话内容包含**下垂、妊娠纹等女性最关心的话题。如八爪章鱼的主持人几乎用五分钟侃侃畅谈自己如何保持年轻貌美及姣好身材,她以老师训诫学生的口吻说:“秘诀在哪里?我告诉你,千万不要让镜子离开你的视线,千!万!不!要!”

镜头逐一扫过乖乖听训的来宾们:影视明星、记者、罗曼史小说写手及你熟知的两位作家。

你关掉电视,喃喃自语:“我的文坛同行们,只剩这种地方打零工了吗?老的时候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你被沮丧淹没。于是,你终能清楚明白地解释内心深层的畏缩:当某位妈妈向你描述她的九岁儿子具有文学才华,当中学老师邀请你向国文资优、具写作兴趣的学生们讲授秘诀,当朋友递给你一篇大二学生的精彩文章时,你表现得不够热情、兴奋、惊叹,你总是让对方觉得有点儿冷淡!现在,你明白自己畏缩的原因在于文学土壤愈来愈贫瘠。在于“国文系”开始背负原罪,在于你不愿看到优秀作家为了零星收入离开书桌上了八卦谈话桌!

仿佛置身于茫茫沧海,天色暗下来,你不期盼、不搜寻地往前望,望不见光,觉得就这么暗夜漂流也是可以的,漂到山穷水尽再沉沉睡去吧!

换鞋

你想用一出偶发的街头行动剧结束速写。

卖煎饼妇人从推车内拉出一只纸箱,惊呼:“哎哟!夭寿!”速速拖纸箱至摄氏三十七度太阳底下用力倒扣;吓死人的、引起等待绿灯路人们尖叫的百只大小肥瘦蟑螂四处逃窜。有勇敢路人提脚重重踩扁一只、追杀另一只,行动感染其他人,遂此起彼落发出“哔剥”踩蟑声,你也忍不住提起你那尊贵、守贞节、有纪律、具正义感、非常冷血的右脚踩住一只离你最近的肥大蟑螂,并且左右擦地各两次,确定它必死无疑。

你进了鞋店,换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