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章 南山刀影寒(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母女相对无语,静默弥漫在猗兰殿里。

这一天是她们精心布策的,这一天是她们等候已久的,然而当梦想终于成真、光荣终于降临,她们却忽然产生了一种极大的失落感。

门外,忽然响起了黄门令尖锐的声音:“请王夫人火速登车,去封典台,皇上已经在太庙等候了!”

“我去了。”王夫人匆匆站起身来。

“母亲!”阳信公主扶着妆台站起来。

“还有什么事?”王夫人在空无一人的殿门前回过头,穿着式样古老、裙裾沉重的皇后礼服的她,显得是那样呆板而渺小,一种凋谢的气息从她的身上散发开来。

“为什么我看见了您即将要走的道路上,晃动着无数少女的影子?”阳信公主苦涩地说道,“她们气味芬芳、娇柔动人、秀丽可爱,可是,这些美貌的少女们,一个个都有着锋利的爪牙和尖锐的眼神。她们每顿饭只吃拳头大的一口,忍着饥饿和剧痛,扎紧了纤细的腰肢。她们费心学习着琴棋和舞蹈。她们每一个人,都用尽心机,想让皇上的目光为自己停留片刻。她们每一个人,都想为天子生下新的皇嗣……”

阳信公主阴森森的语气,令王夫人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噤。

王夫人知道,女儿描述得十分准确,而自己就曾经是这些狂热地追求富贵和权柄的美丽少女中的一个,不同的是,自己成功了,自己漂亮而尖锐的爪牙,无情地撕碎了栗姬母子的恩宠和命运,而她的身后,还会有同样的追随者会羡慕她的成功和显耀,从各个角落里蜂拥而至。

“她们在哪里?”

阳信公主的手指遥遥地指着门外:“她们在城西,她们在那里梦想和等待。我听说,父皇又命人在未央宫后面修建起暖阁,准备让两名不满十七岁的心爱姬人入住,此外,这间即将空下来的猗兰殿,也已经有了新的主人。”

“谁?”这倒是一个意外的消息,而这个消息里寓含的重大隐义,让王夫人——不,王皇后有些震惊,她自己就是从离刘启最近的猗兰殿里一步步接近了皇后的位置,而刘启是因为相信刘彻有皇帝之相,才将他们母子安置在此,可她前脚搬出这意味着无上宠爱的居所,后脚就有了新的女人入住……

“一个深色皮肤的南方美人,她有着会说话的大眼睛,和轻盈如柳枝的细腰。”阳信公主看见了母亲脸上的惶恐,她也有同样的心情,“并且,她已经怀了五个月的身孕。”

殿门外再次响起了黄门令焦急而庄严的催促声。

“那么,娘该怎么办?”王夫人没有理会这声催促,她两颊上的酡红,渐渐被苍白所取代。

原来,胜利的后面就是危机,原来顶峰之上的风光更加危险,她习惯了在角落里守候机会,却不习惯被角落里狩猎般的眼神追逐。

“一朵花,只有藏在花丛中,才会不再显眼。”阳信公主走近了母亲身边,“一颗珍珠,如果落入海水中,便不会再引人注目。母后,册封结束,您就应该行使自己的职权,在天下大规模地选秀,让汉宫中永远拥挤着新鲜面孔。”

王夫人的眼睛里,浮起了极度茫然不解的神色,但经过了那么多事情,她早已经知道,阳信公主的主意永远高明得出人意料。

所以,她没有再追问下去,只是重重点了点头,往殿外缓缓地行去。她的裙裾在大红色的氆氇上拖得很长很长,阶下六双手同时拖起了她崭新的皇后绶带。

只在三个月后,一场前所未有的规模壮大的“选秀”,便正式而轰烈地在长安城举行,从这一天起,它成为一种汉宫的嫔妃制度保留了下来。

每年,所有士人的美丽的女儿,十三岁以上,二十一岁以下,统统送往长安城中备选,以充实本来已经人满为患的汉宫。

汉宫里的美貌少女来了又去,很少有人能记得住她们的名字,她们有些人的一生,与君王只有一夜的恩情,另一些人则一辈子得不到一次顾盼。而为数众多成千上万的低等嫔妃,却成了汉宫里的一道奇丽的风景。

她们只能在汉宫月色中,静静等待自己的青春像花一样枯萎凋谢。

她们全体被淹没在自己的梦想之中。

汉宫中唯一的女人,仍然是大汉皇后。

刘启新立的皇后王娡,更是得到了所有人的称赞。上至天子,下至百姓,人人都夸王皇后宽容贤淑、善于为繁衍皇家子嗣着想,她深通后妃之德,堪为天下母仪,远非吕后、薄后、栗姬这些争风吃醋、心胸狭隘的女人可比。

三南山刀影

长安城外的南山脚下,是著名的皇家围场。虽然目前来说,它还没有正式禁止老百姓进去狩猎、打柴,但这里的田地却已经没有人种了,就算种了,到秋天也会一无所获。

南山下,到处草深林茂,随时随地能看见野鸡、野兔、大雁和狐狸、灰狼。

往常的这个季节,因为不是狩猎季节,南山下罕见人影,而今天,围场上却挤满了全副武装的人群,茂密的树林中,到处插着旗帜,写着汉字和匈奴文。

今天,二十一岁的阳信公主、本朝最出色的皇家女子,在围场里设下了壮观的比武台,她要在台下的纱帐中亲自观看世家子弟们争夺头筹。

就在三天前,旧日的右贤王王子、现任匈奴右贤王的冒善,亲自率领一队剽悍而武艺高强的骑士,来到长安城,向大汉天子的长公主阳信求婚,要求迎娶她为王妃,让发誓永为兄弟之邦的大汉与匈奴第六次和亲。

阳信公主早已忘怀了十年前的旧事,她迟延到今天没有定亲,那是因为她觉得自己一直没有找到能够和自己相匹配的青年侯爷。

本朝限定公主只能在列侯中挑选丈夫,而世袭侯爵出身的青年贵族,往往缺少才干、肤浅而耽于享受,凭军功夺得侯爵的名将呢,他们大多年过四十,其中许多人已经儿女成群。这样挑选下来,阳信公主实在是无法找到称心如意的夫婿,连刘启也有些着急起来。

冒善的求婚,像是一把钥匙,开启了她尘封的记忆。

是啊,自己为什么不能通过比武这种方式,来亲自挑选能够倾心相爱的夫婿?说干就干是阳信公主的风格,在请示过刘启后,她当夜就在长安城的各处贴出了字体硕大的告示:无论是汉人还是胡人,只要是年貌相当的青年贵族,能在这场比武中取得头筹,他的奖品都将会是汉皇最心爱的长公主、未央宫中最珍贵的明珠。

长安城轰动了。

王侯的世子,独身的高级武官,宫中的羽林郎……近千名单身贵族青年,牵着马,背着弓,佩着刀剑,蜂拥至比武场,他们有些人甚至来自一千多里外,比如说平阳侯曹寿,继承爵位时间还不长的他,听说帝京有这样一场盛事,带着手下骑奴连夜从河东郡的封地出发,今天早晨才来到比武场上。

刀剑相击声清晰地传入阳信公主的紫纱帐中,在初春的日头下,阳信公主端正地坐在自己的帐篷里,透过门前的纱帐,向草场上打量着。不远处带着匈奴武士停马观看的人,就是十年前曾在城门外向她求婚的冒善。

比起当年,身经百战、大权在握、与匈奴单于分治广大漠北的右贤王冒善,显得更稳健、更壮硕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