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章 史无前例的大繁荣(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难道仅仅是低端产品吗?

中国变成了世界工厂。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在这段日子里,整个世界贸易体系运转非常良好。其标志,即是体系中的每个国家都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之中。

所谓“最低级”的经济体虽然是出卖初级产品的,但是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比如卖大豆的阿根廷,国内一片和谐,经济繁荣,政绩出色,因此百姓们整日念叨总统基什内尔的好。当老基届满卸任后,大家还对他留恋无限,勉为其难之下,老基的媳妇克里斯蒂娜只好接着出任总统,全国上下皆大欢喜,百姓高高兴兴,没一点儿意见。

同样,卖石油的俄罗斯发了大财,再也没有人记得1998年俄国人穷急了赖账,导致俄罗斯被开除出世界信用体系的事情了。俄罗斯也不用再关心自己的国际信用和国际融资问题,原因很简单,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这天,俄罗斯不但还清了外债,而且积攒了总额5981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经济好,政绩好,所以50多岁的秃顶老帅哥普京赢得了全体俄罗斯人的心。

俄罗斯的姑娘们压抑不住内心的狂热,就此传唱起一首歌曲“такого,каПутин”,翻译成中文就是:“嫁人就嫁普京这样的人。”普京顺势而为,两任总统任期之后,换个办公室立马接着当总理。而且,按照俄罗斯执政党中央政治局的决议,四年后总理任期届满,老帅哥还要发挥余热,继续竞选总统。2012年,他做到了!这足见民心所向。

卖天然气、煤炭和铁矿石的澳大利亚也不赖,不过那里发生了奇怪的事情:过去10年带领澳大利亚人民轻松创业、猛烈赚钱的自由党总理霍华德下台了。

不奇怪吗?

一点儿也不奇怪!因为,这才符合商业规则。

原因很简单,这个一口烂牙的霍总理比较“排华”,而中国是澳大利亚的头号大主顾!如果澳大利亚能换上中国人看了就喜欢的工党总理陆克文,是不是好处更多一点儿?这位陆老兄,脸上老是笑眯眯的,身为一国总理,居然放弃大家默认的国际外交惯例,在正式的外交场合满嘴中文,让中国人看了就心情舒畅!

而由高技术的工业强国法、德所领衔的欧洲,也是一片和谐。多年以前,电视节目中的法国人就以浪漫自由的生活而著称于世——无忧无虑的法国人要么海上冲浪,要么驾驶滑翔伞自由自在地翱翔于云间,让人不禁惊叹原来人世间还有这种逍遥日子。

然而,事实证明,这仅仅是欧洲人民幸福生活的冰山之一角而已。

早在几十年前,欧洲就已经宣布他们走上了“民主社会主义道路”了。这个名词太抽象,我们将其形象化描述一下,那就是,每周5天,每天7小时工作制。

甚至,还有人不满足,已经吵吵嚷嚷着要求政府讨论每周工作4天,每天工作6小时的必要性了。当然,现在我们知道,这更加美好的方案没有成真。不过,那也不要紧,因为工作很轻松:工作中的喝咖啡时间、下午茶时间啥的,是一定要享受的——刨去这些时间,他们还能有多长时间可以做事?

孤悬海外,跟着美国人混、时不时在欧盟内部给法、德添添堵的英国更加不必说了,那种幸福的日子简直让黄世仁都要嫉妒。在这个“幸福”的国家里,甚至不工作蹲在家里吃政府救济的人也舒舒服服。政府有政策,对这种人可以发放大笔福利补贴。高高兴兴地数钱之余,受益者会欣喜地发现,另外一份大礼还在等着他们——来自中国的巨量廉价日用品压低了通胀率,也就是说,同样的钱可以买更多的东西了。

《参考消息》告诉我们,英国有户人家,没有一个人有工作,也从来没有谁想过要出门找工作。家里生了一大堆孩子,却从来不愁养活一家人的问题。原来,他们的生活来源,就是这一堆孩子。凭着这张筹码,他们每年能从英国政府拿到一大笔补贴。这钱不仅养活一堆孩子没有问题,而且在一年一度的全家人民代表大会上,还可以热烈讨论、表决、通过详细的家庭年度旅游计划!您绝对不要替人家担心,资金绝对不是问题,一切开销由政府买单——虽然全家人没有一个是公务员。

多年以前,西班牙的失业率就在20%上下晃**,但是也没有闹出多少乱子来,大家还是开开心心地在“奔牛节”上狂奔。甚至在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8月,第64届“西红柿大战”依然如期在西班牙东部小镇布尼奥尔上演,一点儿也没有被金融危机打扰。1小时内,来自全球的数万人砸烂了10万公斤西红柿。除此之外,不管在金融危机之前,还是在之后,在同样的“欧洲五猪”(PIIGS,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和西班牙五国的首字母缩写)国内,西班牙的“葡萄大战”、意大利的“橘子大战”、希腊的“面粉大战”都显示了太平盛世的和谐味道。

事实上,产业空心化而失去经济支柱和竞争力的PIIGS根本不担心,支出大过收入不要紧,钱花完了也不要紧,没钱可以借嘛!他们只要以政府的名义发行一批债券,然后将这笔债券卖给手中握满欧元、美元而亟待保值的投资者,再然后,就是分钱了。于是皆大欢喜,大家就又有钱吃喝玩乐了——这些债券,投资者一定会买的,因为作为盟友和朋友的美国(至少在2008年以前是),自然会关照其麾下的穆迪、惠誉、标准普尔三大评级机构给予这些债券最高评级——那帮投资者就认这个。

抚今追昔,我们不禁感叹,当时欧猪五国、欧元区、欧盟乃至全体欧洲人的日子过得甭提多惬意了——那可真是个和谐的黄金年代。

欧洲人都这么爽,就更不用说美国人了——人家是最爽的。欧洲人拥有的,他们都拥有。除此之外,美国人最引以为傲的,就是房价节节上升,而且看起来将会永远涨下去。事实上,整个世界,从巴黎到莫斯科,从香港到北京,到处可见房价飙升,而且涨幅远远高过美国,可是,能够把房价飙升这个赚钱的机会利用到极致的,就只有美国人了。

借着这一千载难逢的时机,美国人忙得不亦乐乎:商业银行放房贷、投资银行卖垃圾债券、美联储印钞票……大伙儿专心致志发财。甚至,就连普通老百姓也搭上了这享福的盛宴——他们可以贷款买房,待房价上涨,即可将自家房子抵押给银行,换来的钞票除去还给银行付清房贷,还绰绰有余。于是大家拿着这凭空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到超市、到餐厅、到赌场、到衣饰店随便花。让人喜出望外的是,他们很快发现,另外一道大餐正等着他们——来自中国的廉价商品,可以让他们用同样的钱买到更多的东西。

甚至,这福泽连个流浪汉都被恩荫。还是那句话,只要是个人,具有美国的信用号码,是个活的(有时候死的也无所谓),随便填个表,自然有人替他拉来贷款。然后,这人就可以立马住进宽敞明亮的house——产权无限的、前草坪后泳池的独栋洋房。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