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章 万有引力(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23章万有引力

风花雪月,月之所以是最后一个,纯属为了音韵铿锵,不是说它地位比较次要。

作为宇宙中人类肉眼可见的目视体积仅次于太阳的发光体,月亮怎么可能是最次要的呢?孔夫子见过,秦始皇见过,安期生和徐福见过,李白杜甫见过,我们见过,未来的人们自然也要见过。

古人看月亮时,难免会想到更古的人,有时也会忍不住想到未来的人。月亮的存在感强到什么地步?要知道,即便李白,面对唐朝那轮比现在更为明亮的月亮,也曾破天荒般短暂地停下过手中的酒杯:

把酒问月

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这首诗如果让我取一个题目,我可能会非常无趣地称之为《铁打的月亮流水的人》。

在我看来,没有什么题目能比这句话更准确。月球上有上亿吨铁,岂非铁打?人身上有近百斤水,岂非流水?月球至今数十亿岁,仍未见老态,岂非铁打?人生不满百,岂非流水?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公元730年,李白三十整,第一次入长安。

此时,另一位才华横溢的前辈诗人已成古人,他就是《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节选)

张若虚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李白诗的那四句,跟张若虚的这四句,怎么看都像是严丝合缝的唱和,每一句都能对得上。

第一句见月,第二句照人,第三句浮生如流,第四句共看此月。

铁打的月亮流水的人,无穷的时光有限的生涯。一月虚悬,万代同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将无尽的惆怅连通起来的,唯有那轮明月。

诗里的月亮不是冰冷的石头,不是粗蠢的铁疙瘩,它是路由器,是储存卡,是监控摄像头,是记忆宫殿,是时空穿梭机,是人间的见证者,是耐心聆听过无数倾诉的有故事的老朋友。

月下独酌四首

李白

其一(节选)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