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洛城笛声(第2页)
动辄以年计的浪**漂泊,妻儿苦苦守望必定十分艰辛。人非木石,孰能无情?那些出门在外的行人,即便饮下再多的酒精,总有冷风拂面、午夜梦回的时刻。那一刻,羁旅之思化成蚀骨的虫子。
李白在洛阳喝了很多酒,席散的路上,突然听到笛声,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杜甫也写过笛声:“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
盛唐的笛声,杀伤力好大。
听到笛声的李白,如果能够读到《菩萨蛮》,即便不是他写的,想来也会有许多感慨。大唐的男子何以一定要漂泊旅行?为何不能与家人朝夕相聚,不叫良辰美景虚设?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突然想起来,杜甫另有一首想家的诗,写得非常动人: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鄜州离长安其实不到二百公里,想家的话,直接回去看就好了。其实并不行:当时长安已经失陷,杜甫早已落入贼手。身为俘虏、朝不保夕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把记忆中的妻子写得那么美的中年人,运气一定不会太差。
杜甫后来越狱了,据说很顺利。
需要强调的是,这一章,李白和杜甫都不是主角。这段我想表达的意思其实是:同样不羁放纵的人生,我觉得魏泰比较爽一些。让人觉得很有趣的是,唐朝出的净是一些李白、杜甫、高适、王昌龄之类的人,而宋朝令人怀念的则是米芾、魏泰以及苏东坡。
唐朝像咖啡,闻之香气四溢,入口苦不堪言。
在摇滚歌手眼里,盛唐是**、古剑和酒,但历史学家们说,那些年只是运气好,之所以大家觉得盛唐特别兴旺,只是因为没有一个朝代能赶上盛唐的好天气。天气好,就有可能比其他朝代吃得稍微饱一些,但是相信我,对当时的普通老百姓而言,一生中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很难熬的——是的,即便在盛唐。
宋朝有点像不太好的茶,饮之同样极苦,但至少,偶有回甘。
“义理”流行、从城市到乡村都充斥着“仁义道德”的宋朝,听起就很无趣,但宋朝有让人想要揽着肩膀一起逛菜市场的大学士——熙熙攘攘、污水横流、鸡飞狗跳的那种;稍晚一些,又有让人想要谈一场夏日恋爱的李清照——柏拉图式的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