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山和大海(第2页)
君不见床头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云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据敦煌手抄版,该版出唐人之手,或更近原诗)
喝着度数并不高的酒,说着自己并不信的话,李白的做法似乎不可能取到成效。
在夫人去世之后,心情更加糟糕的李白一度搬去了山东,想跟随大唐第一剑客“剑圣”裴旻继续学剑。为什么去山东?除了“剑舞”裴将军在那里之外,山东本身也足够特别:那里有山和大海。
秦始皇眼中,泰山是最崇高的山,山东的大海是最神秘的海。
山有山神,海有海仙,人生的无穷追问,只有山海可以聆听。
对那时的人来说,山与海,比星辰宇宙更令人神往:星空虽浩瀚,却离凡人太远。
李白眼中也一样。
山海之地,也是诗书之乡。真的到了山东,李白才发现,自己跟山东的很多读书人根本聊不下去,他忍不住发脾气骂人:“鲁国一杯水,难容横海鳞。仲尼且不敬,况乃寻常人。”——得,又要搬家。
一个携家带口的中年人,仍然像一个大侠那样活着。
散漫的隐居,临时起意的旅行,或者因心情不佳而突然实行的举家搬迁,对李白来说都再正常不过。今天的北漂、沪漂跟李白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李白孩童时起,就在大唐的盛世里飘**,似乎永远无法落脚。
天宝元年,李白四十二岁,扪胸雄心已甘,举目大势已去,岁月冲淡了忧愁,他几乎已经被自己治愈。这年春天,李白登泰山,留下的诗句不同于以前的酒醉自伤,反而充满了缥缈的仙气:
游泰山六首(节选)
李白
玉女四五人,飘飖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
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
泰山绝顶,仙女们非要拉李白成仙,李白半推半就,心中飘飘然。
人生到了这般境界,还要什么自行车?
孔子登泰山只不过弱弱地小了一下天下,李白到了泰山直接把宇宙都敢小了,他看不起孔子我一点都不奇怪。宇宙在李白眼中都不算什么了,所谓盛世长安城,不过比曼哈顿岛略大一些罢了。
昔日最想留下的地方,现在像一粒尘埃。
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李白的偶像都是大骗子了:他发自内心地想要被骗。在没有骗子的时候,他甚至不得不自己骗自己,要知道,这比被别人骗可痛苦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