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章 出行购物篇(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33章出行购物篇

第十七节走,咱出门逛街去

关于唐朝的故事,讲到这里的时候,基本就讲得差不多了。窗外有鸟儿在唱歌,像是在说太阳底下的空气咋这么好,瞧把它们给欢快的。

既然这样,咱们也出去逛一逛。一直说要带你们到长安城里来看看热闹的,我也得兑现这个承诺呀。等一下,我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假如你真的想要回到唐朝的长安逛一回街,还是要做些准备的。

“你吃了吗?”No,No,大唐不兴问这个

出门逛街以前,我总得先教你几个起码的社交礼仪吧,不然你见了人就问:“你吃了吗?”这当然是不合适的。纵然你朝人家挥挥手,俏皮地闪着你的大眼睛来句特别撩人的“嗨”,大唐人民也不知道你说的是啥呀。所以在出门以前,咱们还是先恶补一节必要的社交礼仪课吧。

先来说说这个见面礼。

现代人见了面喜欢握手,这本来是外国人的礼仪,是在辛亥革以后,才在咱们中国兴起的,用以代替见面就下跪的封建礼仪。但实,咱们中国也有很多很好的见面礼,未必都像跪拜那么封建又那麻烦,比如叉手礼。

叉手礼兴起的时候比较早,大概汉朝就已经有了。不过在大唐,平常人见了,还是喜欢双手交叉在胸前打招呼,通常是身份低的向份高的行礼。比方说,你走在街上,遇到了你邻家的张二叔,不用大动干戈地就地跪下磕三个响头,这样可能会引起围观的,你张二叔会觉得好尴尬;不如双手叉于胸前行个叉手礼,张二叔就已经会夸是个好孩子了。

但是如果你到了单位,对于你的老板,那这个叉手礼就略微显有些应付了。这个时候你要学习另一种礼仪,叫“唱诺”,就是两手恭恭敬敬地合抱于胸前,同时低声地唱个“诺”字。这种礼仪是从朝兴起的,但到了唐朝依然盛行,你一定要学会呀,不然见了你的司大大咧咧的,小心他会不高兴。

在唐朝最隆重的礼仪就是跪拜礼了。

古时候的人没有凳子,都是席地而坐,膝盖着地,屁股坐在脚后跟上。这在咱们今天看起来已经是“跪”的姿势了,但是古时候,这才是标准的坐姿。而屁股离开了脚后跟,把腰直起来,那才是跪了。

至于说“跪拜”的形式,可就多种多样了。

比如顿手拜。这个有的时候我们会在电视上见到,跪在地上,双手放于额头上,慢慢地俯下身体。叩头的时候,头是放在手上的,称为“顿手拜”;还有一种“稽首拜”,就是直接用头着地。这些都大礼,非重要的场合不用这么兴师动众。即使是重要的场合,这么兴师动众地行礼,那也是男人们的事儿。在唐朝,女人不用这样行大礼。可能是因为唐朝出了一位女皇帝的原因吧,她太知道女人梳个头发有多不容易,这一会儿下跪一会儿磕头的,别把好不容易梳起来的头发给弄乱了。所以唐朝的女人行礼,方便跪的时候跪下来,作个揖就可以了;如果不方便跪,那就不跪了,拱手弯腰鞠个躬也成。

好了,见面礼说完以后,咱们再来说说你的开场白。如果在马路上遇到了一个帅哥美女的,你可怎么去跟人家搭讪呢?总不能吹个口哨就算是拉上关系了吧?

什么,你说那就直接叫“帅哥”?这主意是不错,只可惜我怕大唐小伙儿听不懂。那就叫“相公”?别别,唐朝的“相公”是个专属名词,叫的可是当朝宰相一级的大人物,你在马路上随随便便地叫一个帅哥“相公”,你敢叫,他也不敢答应呀。

大唐对于男子通常的称呼是“郎”。同事之间,你可以叫他“郎”;夫妻之间,你也可以称你家亲爱的是“郎”;就连仆人,都可以称自己家主人“郎”。只是叫法与叫法略有不同罢了。

如果我们今天上街去,遇到了邻居家的一位“郎”,这位邻居姓李,在家里排行老三,那你就可以叫他“李三郎”。你和李三郎正说着话,西边又走来了你的一个对门,姓张,排行十一,那你就叫他张十一郎,这样叫准没有错。

这种叫“郎”的形式一般都是同事或朋友间的称呼,不过张十一郎的后面还跟着一个老仆人,你听他叫十一郎,那可就变成“郎主”了,带了几分尊重的意思。

这个张十一郎最近出了趟远门刚回来,在外面遇到了好些个新的事儿,所以你们说起话来没完没了的,你老婆等得有些不耐烦了就催你说:“四郎,时间差不多了。”

是不是觉得有点奇怪?为什么她不叫你“郎君”更亲切呢?因“郎君”这个词在唐朝另有所指,是专门指那些贵家子弟的。你老叫你“四郎”,那才是带着几分亲昵味道的,因为你在你家排行老嘛。杨玉环叫李隆基就是这么个叫法,虽然俩人差了好几十岁,但环还是叫隆基“三郎”,听着多亲,这个就不用解释了,谁都知道李隆基在家里排行老三。

你一听你老婆叫你“四郎”,心里顿时跟灌了蜜一样,拱手向十一郎和李三郎告辞,转向你老婆:“走吧,娘子!”

别,千万别。在唐朝千万不要叫你家老婆“娘子”,你老婆听会不高兴的。你可以对大唐街道上任何一个年轻的美女称“娘子(包括伎),但一定不要这样称呼你老婆,她会觉得在你眼里,她大街上的那些女人没啥分别。

那么你该如何称呼你“老婆”呢?

我看,就叫老婆吧,这个没有错,别以为“老公”“老婆”这的称呼是现代人的专利,其实在唐朝,早就有人这么叫过啦。

据说唐朝有一个叫麦爱新的读书人,考中功名后就想停妻再娶但又不好意思开口,就写了副对联:“荷败莲残,落叶归根成老藕。”他的妻子看到后,猜出了丈夫是嫌自己老了,便提笔续写了下联:“禾黄稻熟,吹糠见米现新粮。”麦爱新一看,原来家里有这一个大才女,而且这联儿写得情真意切,自己怎么好意思去找小三便向妻子主动承认了错误。妻子啥也没说,又写了条:“老公十分公道。”麦爱新也挥笔续写了下联:“老婆一片婆心。”

从这儿以后,大唐的夫妻之间,这老公、老婆的叫法就已经流行开了。所以你叫你亲爱的“老婆”一点儿也不奇怪,她心里高兴着呢。

开车?坐轿?还是骑马够威风!

关于在唐朝出门时要注意的几点礼仪咱们就算是恶补完了,现在我们就收拾一下准备出门吧。

在唐朝,出门不用开车,当然,也不用挤公交和地铁。那么,我们应该选择哪种出行方式呢?别急,听我一样一样地来介绍。

唐朝最时尚的出行方式是骑马。在唐朝,能拥有一匹好马,那就跟今天我能开着一辆宝马去上班的心情几乎是一样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