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2章 非议(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102章非议

“早知今日,你又何必当初?哀家对你已经足够仁慈,如若不然,将你的所作所为昭告天下,你觉得你还有活路吗?天下人能容得下你吗?”我看着他,一字一字地说道。

他打了个哆嗦。“阿娘,你不会的……”

就如那次在董盈香的唆使下投毒一样。这个孩子总是等犯了错,才记得我是他的阿娘。可所有的错,我都能咽下。弑父一事,我永远不可能释怀。如果正月初一那晚,他肯对我敞开心扉,又何至于被常灵则怂恿,以致事态发展到如此无法挽回的地步。

“作为太子,你无才无德。作为儿子,你不忠不孝。灼儿,你实在是枉费你母亲凌桃蹊临死之前一番苦心,为你筹谋。你现在为何这么急切地想去藩地?是逃避自己的错,还是逃避哀家?”

他忙避开我的眼神,连连磕头道:“阿娘,儿去藩地好好思过,儿实在是害怕了这座宫殿,儿答应阿娘,再也不入宫,再也不进上京,好吗?”他一声一声的“阿娘”,叫得我思绪万千。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这句诗是凌桃蹊有死亡的预感之时念的。长乐元年,在桃蹊院漫天的桃花与鲜血之中,我接过这个婴孩,从此,他是我的儿子。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世事无常,当时的我,如何能料到今日之境况呢?

到底母子一场。我轻轻闭上眼:“哀家答应你,这个月廿八,你就动身吧。到了藩地,安分守己,莫惹祸端。有什么事,就写信给炽儿,他会转达哀家。”“多谢阿娘,多谢阿娘……”他又继续磕着头。

“愿您和三弟,不,和圣上,福泽绵长,安乐永昌。”我起身,走到门外。良久,转身看,他仍战战兢兢地磕着头。我叹了口气。何必,何必。

三月廿八,黄道吉日。太常说,宜出行。宫中两件大事:一是渭王出发前往藩地;二是幽州骑还营。

李义天死后,我跟明宇商议了许多,到底谁来接手幽州防御史合适。我本属意敖羽,他是玄衣郎出身,世家子弟,家世自然是清白的。在沈昼手下办事多年,做事机警。又在御林军统领一职上许久,领军娴熟。一向效忠于我,久经考验,忠心,自不必说。幽州地处要塞,圣朝之咽喉,此等重要的位置,必须得自己人才放心。且幽州骑军中刚经历一场乱子,急需一个有铁血手腕的人去整理。

可明宇说:“宫中的防御亦很重要,御林军频繁换统领不妥,恐人心涣散,姐姐与圣上的安危为上。”“那……该派何人去?”我在脑海中搜罗着人选。

“臣弟倒是有一人可荐。”

“谁?”

“当初跟我一起出关打仗的主将何卫,刚正不阿,杀敌英勇,带兵有方,真乃国之栋梁。后,敌军使诈,何将军战死在玉门关外。他有个儿子,叫作何烈。14岁便随父出征,臣弟与他在军中相处几年,结成莫逆。他的为人,臣弟信得过。姐姐可派他前去。”

见明宇说得极诚恳,我便说:“请这位何公子过来。”

待人到了眼前,觉得颇为眼熟。我看着他方正刚毅的脸,不由得想起一个小小的插曲。

那日,我将孩子们安置在殿内,自己走出殿外与叛贼周璇。中途,争论激烈的时候,似乎有一个小小的白色身影,从殿内跑出来。约莫是烯儿。我想喊,却情势紧急,无暇顾及。只见一个将士连忙停止厮杀,下马抱起烯儿,背过身去。然后炽儿从殿内走出,将烯儿接了进去。我一看,平安无虞了,便没再问这件事。

“何公子,那日你是和明宇一起进宫救驾的吧?”

“是。”

“你中途下马,抱起了一个小娃娃。”

他愣了愣,似乎不知道我为何要提这样一件寻常小事。

“是。”

“那是哀家与先帝的长女,冀公主。何公子护公主有功,哀家理应赏赐。”

他低头道:“微臣原不知那个小女娃便是冀公主。微臣只是觉得那么纯净的一个小女孩,不该看到兵戈之事。太后无须赏赐微臣。”

烯儿自幼胆小,是个怯懦的孩子。有一回不小心看到御膳房的人拎着一只血淋淋的鸟在御花园路过,她做了几夜的噩梦。总说自己就是那只受伤的鸟。此次幸得何烈这个举动。不然烯儿一定会留下极大的阴影。另,我记得那日,跟明宇冲进来的,打头的第一个,便是这个人。说明他英勇无畏。

何烈现今不过才十七八岁。如此谦逊,不居功,让我对他很是有好感。我思忖了一下:“幽州防御史一职关系重大。但哀家相信,何公子世代将门,武学之家,应能胜任此职。”

何烈立即跪在地上:“谢太后提拔,谢皇家隆恩。”我笑笑:“修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愿你为国效力,建功立业。”

“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