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3章 选妻(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103章选妻

我以为是明宇。因为他素来做事的风格,果决干脆。可我却忽略了一点,明宇是不会悖逆我的意思的。我开口让他不要如此做,他便不会如此做。

夫妻是缘,儿女是债,无缘不聚,无债不来。成灼注定是我的债。

站在如今这个位置上,需要考虑的实在是太多了,我不能下手杀他。且不说对成筠河的情分,新朝初立,屠戮前太子,莫名让灏儿的继位增上一笔阴谋的色调。而今,他在前往藩地的路上突遇此事,定会以为是我“明则放行,实则不饶”吧。

我跟沈昼说:“让你的人路上找机会告诉渭王,保护他是哀家的意思。让他到了藩地,切记要安分守己。”沈昼说:“明白。”他想了想,又说:“有件事,臣不知当不当说……”我笑笑:“沈卿,你与哀家之间,还有何不能讲的话呢?”

“您还记得臣家中的李阿嬷吗?”

“记得。上次去你府中,你让她给哀家倒过茶。你说,她是你母亲的陪嫁。”

“嗯。太后记得没错。李阿嬷那日见到太后,总念叨说眼熟,好似在哪里见过。前阵子,她跟臣说,她想起来了,她娘家有个表侄女,跟太后的相貌很是相像。”

“哦?”我翻着奏本,起初并未在意。上了年纪的人,记性不大好是寻常事。

“李阿嬷有个娘家表妹,叫绣梅,嫁到了在禹杭城西南处的一个村庄。绣梅的大姑姐在禹杭城有名的富户段老爷家当差,她曾经讲过,段老爷这人颇为好色,姬妾甚多,娶了六房姨娘。绣梅的大姑姐在段府的大太太房中做仆妇……”

如此牵牵绊绊的关系,经他这么一捋,清晰起来。我想起那回他从赵志常口中逼问出的话,一下子对应了起来。我合下奏本,看着他:“然后呢?”

“段府的老仆妇有一年抱回来一个女婴,送给绣梅养着。李阿嬷有一年途经禹杭,去探望了一下表妹,见到了这位表侄女。说是长得很是灵动。稀奇的是,她有一对耳环,跟娘娘的很像……”沈昼看了看我。原来那日李阿嬷回头看了我好几眼,竟是看我的耳环。

我的面色虽然无波,心底却翻起骇浪。“什么样的耳环?”

“水滴耳环。因为形状特别,所以李阿嬷记忆深刻。娘娘的是星星形状,那个女孩儿,是月亮形状。”

这对耳环不仅是形状特别,材质也很特别。当日,我母亲特意找人定做的。那玉,叫作水玉,产自昆仑,虽不名贵,但在暗夜里有微微的光泽。

水星。

水月。

我从椅子上站起身来。“赵志常上次的供词说,他将水月卖给了段府的五姨娘做养女,五姨娘宅斗失宠,大太太素来跟五姨娘不合,便命仆妇溺死了五姨娘的养女泄愤。那仆妇是不是就是绣梅的大姑姐?”沈昼点头,沉吟着:“或许那仆妇见婴儿幼小,不忍下手。苍天有好生之德,便将那个小女孩抱出府,送给了乡下的绣梅抚养,在大太太跟前儿撒了个谎,将这个事儿圆上了。”我喜道:“如此说来,绣梅的养女便是真正的月儿。”

“牵牵绊绊,中间过了那么多道手,事情又过去这么些年,虽然目前种种迹象皆说明了这个可能。但臣仍不敢十分肯定。臣知道太后这份心结,担心太后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原本,想等多方查访,确定之后,再告诉太后的。”沈昼说。我来回踱了几步,行至窗边,说道:“沈卿,你去禹杭跑一趟,将那个姑娘带进宫。谨慎起见,先不要告诉任何人是什么事由,只说带回上京你的府上与李阿嬷团聚。”“是”沈昼说道。

月儿有可能还活在这世上。这是自成筠河故去之后,我听到的,最令我欣悦的消息。人人皆道我手握天下大权,可又有谁知,未能保护亲人,是我心头永远的遗憾。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算来,我离开禹杭已经十多年了。有时倒真想回去走走。

我至今记得当初那个放走我的官兵头目。他的话,言犹在耳。“我悄悄替星姑娘卜了一卦,这卦颇为蹊跷。上卦,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下卦,十年榴花枝头愿,绫罗深宫梦难还。”如今想起他说的话,感触极深。

十年榴花枝头愿。榴花,寓意生子之喜。我做成筠河的贵妃十年,因生了灏儿,得枝头之愿,一朝母仪天下。

可惜那个人,当初不愿留下姓名。又不知其年庚履历。无法找寻。否则,当报此恩。

我扶着窗棂道:“沈卿,你还是带着李阿嬷同去吧。你换身寻常衣裳,说是李阿嬷的义子,陪伴她去禹杭探亲的。人人皆知你是哀家心腹之人,你这一身黑金袍到了禹杭,反倒惹起官员们不必要的恐慌,以为你去查什么案子。”沈昼点点头:“太后想得周到。”

沈昼走后,片刻,云归进来了。她一边往我的茶盏里添热水,一边看着沈昼的背影道:“沈大人的脸跟冰块儿似的,满宫里的人都怕他呢,背地里叫他黑煞。”我笑将起来:“宫人们惯会背后编排人,嚼舌根。你怕不怕他?”云归摇摇头:“奴婢不怕。奴婢瞧沈大人好得很。他每回跟太后说话,脸上的冰就没了。而且,奴婢发现,沈大人其实是个挺热心的人。”

“哦?”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