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江湖如梦爱相随(第5页)
针尖上走过的双脚,有人毕生在疼痛中度过。就算肉体痊愈,曾被苛待的灵魂,永远都在各种不适应中寻找自我。
也有人举着下下签,忍着扎心疼痛,手持大刀,拼尽全力砍光一路荆棘,给余生铺一条天鹅绒大道。从此,双足尽享奢华。昨日种种,不过途中一点烂风景。
小小于20岁那年被推荐到国外某著名大学的医学院深造。她办好一切手续准备跨洋之前,回了一趟家乡,本意是想看看宋阿婆。没想到,于父带领一帮家人将她堵在了派出所门口。
因为赌博,于父这时候已经穷途末路。继母正在跟他闹离婚。但他们闹归闹,众人联手,找小小于要抚养费,甚至给出了一个亲情价:18万,现金。
小小于答应给,但要缓一缓,她还没毕业。
于父和继母最激动,一个动嘴,一个动手。
当继母将巴掌扬起的那一瞬,小小于突然怒不可遏。她以最快的速度躲避,并用尽全力,回扇了那个准备打自己的人。
这一巴掌下去,大逆不道,天打雷劈……
小小于红着眼眶,站在那里,任何人敢动她,她都会还手的!
她不是蜜罐里泡大的孩子,不想一年又一年去原谅总是如此不堪始终不知悔改的亲人。
不会再客气,不会再忍让。她想认真做个人,想躲到天边,用时间把心底深深一层伤,慢慢疗一疗。
所以那一走,至今十几年过去了,她再也没回来。这个国度,这个家乡,她把自己彻底删除了。
-6-
有个妹子说:幸福的家庭都有一个福星,不幸的家庭都有一个灾星。
我对这句话,不能更加认同。
拿于老太和宋阿婆举例。
曾经,于家劳动力兴旺,条件在村里名列前茅,但于老太恃小财而狂妄。当无数人安分守己默默无闻,一心一意编织着自己的“小康”或者“大康”梦想时,此老太拼了老命,整天忙着重男轻女两面三刀,同时纵容子孙惹是生非钩心斗角。
小小于的亲爹嗜赌,于老太身为母亲,不仅不对儿子加以管束,甚至认为在赌桌上一掷,代表她儿子有能力有身份,村头那光棍二赖子想赌,还没本钱呢。
在一个安宁顺遂的时代,于老太没有利用比别人高一步的根基,带领全家去换取一个姓氏或者一家门户更好的未来。以致世风一变,到了河东河西风水轮回的时候,这一支于家在她的掌舵下,翻船了。
另外,当年继母生的那个妹妹,目前开了个很小的杂货店,拖着两个学前儿童,门口挂个硬纸板写成的牌子:代收快递,一件一块钱。
于家的败落,让人不得不加上一句说厌了的俗语: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再说宋阿婆。
前几天,我又去了趟外婆家。我喜欢听老人讲典故,那天我站在大舅家院门口,隔着几十米远,看到宋阿婆的大儿子路过。
我赶忙打招呼,喊“舅舅”。舅舅也客客气气地回应了。在玉树临风身姿笔挺的舅舅身后几米远,跟着两个衣着时髦的女人,其中一个就是宋阿婆。另一个——我感觉应该是舅舅的丈母娘。
我转身问外婆:“舅舅把宋阿婆和丈母娘都带回来了,那舅妈呢?”
外婆笑得拍了我好几下:“什么丈母娘,没眼光!人家一对婆媳,活生生被你认成亲家!”
我庆幸,幸亏嘴巴慢。
宋阿婆奔九,舅妈奔六。不是后者太显老,而是前者太显年轻。
不知是不是一辈子品性豁达的缘故,宋阿婆虽然两鬓如霜,却生了副同龄当中难得的好身板、好面相,至今唇红齿白,眸光如水,一脸纯良。
世上最有效的美容叫慈悲。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