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 第八章 一九三二年一月02(第4页)
方三响及时制止了他们两个:“你们不要在这里扯这些了,快想想,接下来怎么办?”
他们眼看就要被转移去江湾的日军司令部。对日本人来说,翠香的藤村信件和项松茂的直送计划,都是志在必得。他们一旦被抓进去,恐怕会凶多吉少。本来外面还有个孙希可以策应,现在倒好,连他也被抓进来了。
这时孙希微微一笑:“你们是不是忽略了一件事?”
“什么?”
“谁说他是一个人潜入别院的?”翠香在旁边抢先点破了孙希的关子。
十分钟之后,一辆囚车载着十五名囚犯缓缓驶出了西本愿寺别院。战争期间灯光管制,连路灯都熄灭了,这辆车只能打开两个车前灯,沿着漆黑如墓道般的马路向江湾开去。川岛真理子坐在副驾驶位上,不时回头去看观察孔。只见孙希坐在邢翠香的身旁,互不理睬,两个人的姿势很是怪异。
最后一程了,两个人有这样的情绪也不奇怪。好在孙医生很快就可以迎来新生,想到这里,川岛真理子的唇角便微微翘起,沉浸在即将到来的幸福中。
囚车很快开到一个叫邢家桥的地方。这里有一条不算太宽的河渠,渠上有一座清代留下来的青石小桥,横亘东西。从虹口去江湾,这里是必经之地。
此前这一带曾爆发过激战,遍地瓦砾,还来不及清理。囚车不得不放慢速度,司机时不时要探出头来,借手电筒观察路面每一处凸起状况,避免轮胎被扎。囚车就这么慢慢开过石桥,眼看要开过河渠时,远处黑洞洞的建筑里突然闪过一点火光。
随之而来的,是一声清脆的枪响。司机当即扑倒在方向盘上,气息全无。川岛真理子反应极快。在听到枪声的同时,她条件反射般地伏下身体,推门跳下车去,在地上打了几个滚,已拔出了手枪。这一连串动作行云流水,完全没有给枪手留出机会。
又是一声枪响,囚车的右侧后轮胎立刻瘪了下去,车厢在石桥上向右歪去。押送的两名士兵打开后车厢,惊慌地跳下来,东张西望。在这样一片深沉的夜色中,开着车灯的囚车是绝好的射击目标。川岛还没来得及发声示警,黑暗中又是两声枪响,两名士兵一头栽倒在地。
“中国军队渗透到这里了?”川岛真理子躲到一处桥墩旁蹲下,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但很快就否定了。日军的阵地极为密集,不可能有成建制的军队毫无动静地穿过来。
川岛真理子小心地探出头来,又是一枪打过来,把石礅上沿打出一个豁口。这次她听出来了,这是李-恩菲尔德,是英国人爱用的步枪,而中国十九路军的制式步枪是汉阳造毛瑟枪。
看来伏击的人,多半是活跃于虹口的所谓“反日义士”,他们特别爱用这种从租界工部局流出来的枪械,俗称“英七七”。那些家伙对虹口地理极为熟悉,神出鬼没,不停地打冷枪骚扰日军和侨民——之前五洲药房外的枪击案就是一例。
这次的伏击地点显然是精心挑选的,邢家桥与附近所有的日军驻屯点距离都差不多,任何一处日军赶来救援都得花点时间。
川岛真理子心念电转。在这种情况下,与其一个人与对方原地纠缠,不如先行撤退,赶去最近的驻屯点通知军队。她不担心这十五个人会先一步逃走,虹口毕竟是日军控制区,这么多人不可能藏得住。
主意既定,她朝囚车那边又开了一枪以迷惑对方,然后毫不犹豫地朝西北方向的狄思威路跑去。那里有一个日军预备队营地,只要几分钟就能跑到。
她离开没多久,一个满头白发的酒糟鼻洋人出现在囚车后门,端着英七七嚷道:“天国近了,快来迎接你们的救世主吧!”
“老头子,你怎么那么多废话。”翠香在车厢里笑骂了一句。
来救他们的人,居然是史蒂文森。方三响诧异地看向孙希:“这就是你说的救兵?”孙希低声道:“连你都想不到,日本人自然更不会知道了。”
原来翠香陷身之后,史蒂文森立刻跑去医院通知孙希。两人决定一个化装成和尚,混入别院,另外一个则留在外面策应撤退。川岛真理子为了诱捕孙希,故意放出风声,在别院多留了一个小时,反而给了孙希一个通知史蒂文森的机会。
史蒂文森在上海这么多年,早混成了一个老油子。他得到情报后,立刻判断出,囚车返回江湾必走邢家桥。于是他带着一杆英七七,埋伏在左近,准备劫车。
没想到这把枪歪打正着,让川岛真理子产生了误会。
项松茂和十一位店员鱼贯从囚车上跳下来。他们本来都绝望了,没想到突然冒出一个意外转折,无不惊喜莫名。当发现解救者还是个洋人时,项松茂大为意外。他对方三响道:“这是你们的朋友?”
“不算是。”方三响不知该怎么回答才好。项松茂热情伸手道:“史蒂文森先生,您甘冒奇险,拔刀相助,真是国际义士。”他刚说完,一股浓重的酒气扑面而来。史蒂文森打了个酒嗝,拍着胸脯道:“我在上海生活了几十年,也是上海人,最见不得狗东西把家里搞得一团糟。这是应该的。”
方三响转向翠香:“他怎么突然变得这么讲义气了?”翠香伸出手,拇指和食指捻了一下:“哎呀呀,有钱能使洋鬼子推磨嘛。”方三响这才想起来,她和史蒂文森受雇于一个神秘雇主,想来金主给的经费足够丰厚,他自然尽心竭力。
这时史蒂文森数了数人头,皱眉道:“孙希,你之前只说几个人,怎么现在却有十五个?”奇怪的是,孙希并没有回答他。
反倒是项松茂开口道:“如果你觉得为难,我可以额外再给你一笔义士赞助费。”史蒂文森牛眼一亮,然后懊恼地抓抓乱发:“不是这个问题!日本人在几分钟内就会赶到。十五个人聚在一起走,目标太大,绝对走不脱的。”
“老头子,你劫囚车的时候,没想过撤退的路线吗?”翠香问。
“孙希就给我一个小时的准备时间,哪里来得及计划那么周详?”史蒂文森眼睛一瞪,“而今之计,只能沿着河渠南北分头离开!”
邢家桥桥下的这条河渠,叫作俞泾浦,当地人都叫作大塘。整条河渠在虹口蜿蜒盘转,大体呈西北—东南的流势,南边接到苏州河附近的入江口;北边则是从西泗塘、蕰藻浜入黄浦江,四通八达。
在场的人都在上海生活了很久,不用史蒂文森细说,便听出他的用意。说是分头走,其实摆明了是一路做诱饵,吸引日本人的追兵,给另外一路制造逃跑机会。这听起来残酷,却是损失最小的一个办法。
方三响没多做犹豫,自作主张道:“项总经理,你们往南,那边有饶神父的车队接应。我们往北去。”
从这里向南到苏州河,距离只有两公里不到,过了外白渡桥就是中立租界。饶家驹的救护车队,正沿着苏州河活动,只要遇到他们,便可以逃出生天。至于向北去蕰藻浜,那里是吴淞与闸北的边界,两军陈列了重兵对峙,危险性大增。
项松茂急道:“这不成,你们岂不是太危险了?”方三响道:“不要谦让了。我受颜院长之托,要护您安全,这是我的职责。我们有红会身份,人数也少,其实比你们要更安全。”
他没问过其他人意见,但他知道其他人一定赞同这个选择。
项松茂知道这只是托词,刚才日本人抓方三响可没犹豫,何况还有一个腿脚不便的邢翠香。可方三响又道:“再说您冒着风险跑来,不就是为了把他们带回去,跟家人团聚吗?”
这一句话,让项松茂登时说不出话来。他回过头去,那十一个店员站在身后,谁也没开口要求怎么做,可眼神里那种对生的渴望,委实藏不住。这里的每一个店员,都是项松茂亲自面试招进来的,每个人的家庭情况他都很清楚。
如果他们出了事,堕入绝境的岂止这十一个人?项松茂沉沉地叹了口气,不再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