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与人相处的基本技巧(第2页)
林肯勃然大怒。“这是怎么回事?”林肯对着儿子罗勃咆哮,“上帝啊,这是什么意思?他们已经在我们的掌握之中了,胜利唾手可及,但我无论说什么或做什么,都无法使我们的军队移动一步。在那种情况下,几乎任何一个将领都可以击败李将军。如果我在那儿的话,我一个人可以让他俯首就擒。”
失望之余,林肯坐下来,给格兰特将军写了一封信。别忘了,这段时期的林肯,言论措辞都比以前要保守和自制。所以,这封写于1863年的信,已经表达了林肯内心的最严厉的谴责。我亲爱的将军:
我想你肯定体会不到李将军的逃脱所引起的严重不幸。我们本来可以轻易掌控局面,只要他被擒,加上我们最近所获得的胜利,战争到此就可以宣告结束。可是现在,战事可能将无限期地延长下去,如果上星期一你不能顺利擒得李将军,如今他逃到波多梅克之南,你又如何能保证成功呢?
期盼你会成功是不切实际的,而我也并不期盼你会做得更好。
良机一去不复返,为此我深感遗憾。
你想,如果格兰特读到这封信的时候会有什么反应?事实上,格兰特一直没有看到这封信,因为林肯根本没有把它发出去。这封信是林肯去世后,在他的文件夹中被人找到的。
我猜想,林肯在写完这封信之后,望着窗外,心里想,慢着,也许我不该这么性急。坐在白宫里发号施令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但假如我当时是在盖茨堡,假如上星期,我也跟格兰特一样,所见之处遍地血腥,假如我也能听到伤兵的悲号,也许我也不会如此急着去进攻。也许我像格兰特一样的懦弱,我的做法可能就会跟他的相同。无论如何,现在木已成舟。如果我发出这封信,固然可以发泄我的不快,但是除此之外,没有别的用处。格兰特会为自己辩护,会反过来攻击我,这只会使大家都不痛快,会破坏他身为指挥官的威信,甚至还有可能迫使他干脆辞职不干了。
因此,就像我上面所说的,林肯把这封信放在一旁,因为他从惨痛的经验中学到,批评和斥责永远都是无济于事的。罗斯福总统说过,他当总统的时候,碰到棘手的问题,常往后一靠,抬头望望挂在白宫办公室墙上那张林肯的巨幅画像,然后问自己:“如果林肯处在与我相同的情况下,他会怎么办?他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下次,当我们试图责备他人的时候,不妨从口袋里拿出一张5美元的钞票,看着上面的林肯像,然后问自己:“如果林肯遇到这种问题,他会怎么处理呢?”
你想让自己认识的某些人有所改变、调整和改进吗?很好!我完全赞成这种观点,可是,为什么不从你自身开始做起呢?从一个完全自私的立场来说,改变自己要比改变别人有用的多。
当我还很年轻的时候,总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力图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写了一封可笑的信给察哈丁·戴维斯,他一度在美国文坛上红得发紫,我当时正着手写作有关作家们的文章,我想请戴维斯告诉我他的写作方式。在这之前,我收到一个人的来信,信末写道:“口述信,尚未过目。”这话留给我很深的印象,显示此人是个了不起的大忙人又具重要性。于是,我在给戴维斯的信后也加了这么一句话,实际上,我当时一点儿也不忙,只是想给戴维斯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戴维斯根本不回我的信,只是把我的信退回来,在尾端草草写着:“你的轻慢无礼表现得无以复加。”没错,我确实是弄巧成拙了,这是咎由自取。然而,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当时很有些恼怒,甚至在10年后还耿耿于怀,当我获悉戴维斯的死讯时,虽然深感羞愧,我心中所想的仍然是他带给我的伤害。
如果你想造就一种令人至死难忘的怨恨,非常容易,只要放任自己,多发表一些刻薄的评判就可以了。要记住,与人相处时,我们面对的不是绝对的理性动物,而是充满了情绪变化、满腹成见、受自负和虚荣驱使的生物。
刻薄的批评曾使得英国最好的的小说家之一托马斯·哈代永远放弃了写作,使得英国诗人托马斯·查特登走向自杀。
本杰明·富兰克林年轻时并不圆滑,但后来却变得富有外交手腕,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因而成了美国驻法大使。他的成功秘诀是:“我不说任何人的坏话,只说别人的优点。”
只有不够聪明的人才批评、指责和抱怨别人——的确,很多愚蠢的人都这么做。“全然了解,就是全然宽恕。”正如约翰博士也说过:“要知道,即使是上帝,不到世界末日,他也不会轻易审判世人。”那么你我何为要批评别人呢?
原则一:不要批评、谴责或抱怨别人。
给予他人真挚而诚恳的赞美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方法能够让任何人去做任何事,你想过这种方法是什么吗?那就是让别人愿意去做那件事。
当然,你可以把手枪抵住一个人的腰,让他把自己的表给你;你可以用解雇一名员工,使他跟你合作;你可以用鞭打或恫吓的手段,使一个小孩子做你要他做的事。但这些粗鲁的方式,都会产生极为不良的反响。
我想让你去做任何事情的唯一方法就是给你想要的东西。那么,你想要什么呢?弗洛伊德说过,你我做任何事,都是源于两个动机:性的渴望和做伟人的欲望。
美国最渊博的哲学家之一,约翰·杜威教授,他的措辞稍微有点儿不同。他说,人类天性中最深切的欲望是“做重要人物的欲望”。记住这句话:“做重要人物的欲望。”这句话是有特殊意义的。在这本书中,你还将看到许多相关的内容。
你所需要的是什么呢?也许并不是很多,只是几样你所希望拥有的东西——你不断地渴望能够享有它们。这也是大部分人想要拥有的:
一、身体健康与生命延续;
二、食物;
三、睡眠;
四、金钱和钱能买得到的东西;
五、长寿;
六、性的满足;
七、子女的幸福;
八、受人尊重的感觉。
除了第八点,几乎所有这些需要都不难满足。但有一种欲望像我们渴望食物、睡眠一样深切,但很难那样轻易得到满足,那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成为伟人的欲望”,也就是杜威所谓的“做重要人物的欲望”。
林肯总统曾在一封信的开头说,“每个人都希望受到恭维。”詹姆斯也说:“在人类天性中,最深层的本性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重视。”注意,他在这里并没有说“愿望”、“欲望”或“希望”,而是说“渴求”(得到别人的重视)。这是一种令人苦恼而且迫切需要解决的人类“饥渴”,能真正满足这种内心饥饿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而正是这种人才能把握别人,甚至“在他去世的时候,连殡仪馆那些兜揽生意的人也会为之叹息”。
人与动物之间最明显的区别之一就是对于受人尊重的渴望。当我还是密苏里州的乡下小子时,我父亲在饲养良种杜罗·杰赛猪和正宗的白脸牛。我们的猪和牛常常在中西部的集市及家畜展销会上展示,获得过几十个头等奖。
父亲用别针把蓝缎带奖章别在一条白布上,每当朋友或客人来我家时,他就取出这条长布带,他拿一端,我持另一端,向客人展示这些奖章。其实,猪和牛不会去在乎它们得到了什么奖章,但是我的父亲却很在乎,因为奖章给他带来了一种“重要感”。
假如我们的祖先对于这种重要感并没有强烈的欲求的话,那么人类文明也就无法产生。而没有文明,我们就会和动物没有什么区别。
就是对这种感觉的渴望,使得一个没受过教育、一贫如洗的杂货店店员,研读一些他在一个堆满杂物的木桶中所找到的并以50美分买来的法学书籍。你可能听说过这位杂货店店员,他的名字是林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