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章 常保活力(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通过我长期以来的经验,我知道:一个人不可能总按事情的重要程度,来决定做事的先后次序。可是我也知道,按计划做事肯定比随兴趣做事好得多。

第三种好的工作习惯:当你碰到必须当场做决定的问题时,就当场解决,不要迟疑不决。

第四种好的工作习惯:学会如何组织、分层管理和监督。

如何防止烦闷的心理

烦闷是产生疲劳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就以一位叫艾莉丝的打字员小姐为例来说吧。有一天晚上,艾莉丝下班回家时,觉得筋疲力尽,一副疲倦不堪的样子。她也确实感到非常疲劳,头痛,背也痛,疲倦得连饭都不想吃就要上床睡觉。

在她母亲再三要求下,她才坐在饭桌上。这时,电话铃响了,是她男朋友打来的,他请她出去跳舞。她的眼睛顿时有了精神。她飞快地冲上楼,穿上那件天蓝色的洋装,一直跳舞跳到半夜3点钟。最后当她终于回到家时,却一点儿也不感到疲倦,甚至她还兴奋得睡不着觉呢!

在8个小时以前,爱丽丝的外表和动作,看起来都筋疲力尽的时候,她是否真的那么疲劳呢?的确如此,她之所以觉得疲劳是因为她觉得工作使她很心烦,甚至对她的生活都觉得很烦。世界上有不计其数像爱丽丝这样的人,也许你就是其中之一。一个人由于心理因素的影响,通常比肉体劳动更容易觉得疲劳,这已经是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了。几年以前,约瑟夫·巴马克博士在《心理学学报》上有一篇报告,谈到他的一些实验,证明了烦闷会使人产生疲劳。巴马克博士让一大群学生做了一连串的实验,他知道这些实验都是他们没有什么兴趣做的。

其结果呢?所有的学生都觉得很疲倦、打瞌睡、头痛、眼睛疲劳、很容易发脾气,甚至还有几个人觉得胃很不舒服。所有这些是否都是“想象来的”呢?不是的,这些学生都做过新陈代谢的实验,由试验的结果知道,一个人感觉烦闷的时候,他身体的血压和氧化作用,实际上真的会减低。而一旦这个人觉得他的工作有趣的时候,他的整个新陈代谢作用就会马上加速。

当我们做一些有兴趣而且令人兴奋的事情时,很少会感到疲倦。例如,我最近在加拿大洛矶山的路易斯湖畔度假,钓了好几天的鲑鱼。当时我要穿过长得比我还高的树丛,要跨过很多横躺在地上的树枝,要爬过许多倒在地上的老树,可是就是这样辛苦了长达8小时之后,我却丝毫不觉得疲倦。

为什么呢?因为我非常快乐,兴趣盎然,而且觉得自己很有成绩,因为我钓到了6条很大的鲑鱼。可是如果我认为钓鱼是一件很烦闷的事情的话,那么你想我会有何感受呢?我一定会因为在海拔七千英尺高的山上来来回回地奔波而筋疲力尽的。

就算是像登山这类非常消耗体力的活动,恐怕也不如烦闷那样容易使你感到疲劳。明尼苏达州那不勒斯农工储蓄银行总裁S。H·曼先生曾告诉过我一件事,正好可以说明这一事实:

在1943年的7月,加拿大政府要求加拿大阿尔卑斯登山俱乐部协助威尔斯军团做登山训练,金曼先生就是被选来训练这些士兵的教练之一。他告诉我,他和其他的教练——那些人大约从42~59岁不等——带着那些年轻的士兵,长途跋涉经过很多的冰河和雪地,再用绳索和一些很小的登山设备爬上40英尺高的悬崖。

他们在加拿大洛矶山的小月河山谷里爬上米高峰、副总统峰和很多其他没有名字的山峰,经过15个小时的登山活动之后,那些身体健壮的年轻人全都筋疲力尽了。他们感到疲劳,是不是因为他们军事训练时,肌肉没有训练得很结实呢?

任何一个接受过严格军事训练的人都一定会对这种荒谬的观点嗤之以鼻。事实上,他们之所以会这样筋疲力尽,因为他们对登山感到厌烦。他们中很多人疲倦得不等到吃过晚饭就睡着了。可是那些教练们——那些年岁比士兵要大两三倍的人——是否疲倦呢?

不错,他们也感觉到了疲倦,但他们不会筋疲力尽。那些教练们吃过晚饭后,还坐在那里聊了几个钟点,谈他们这一天的事情。他们之所以不会疲倦到精疲力竭的地步,是因为他们对这件事情感兴趣。

哥伦比亚大学的爱德华·戴克博士曾主持过关于疲劳的实验,他通过采用那些年轻人经常借以保持兴趣的方法,使他们维持清醒的愉悦长达一星期之久。在经过多次调查之后,戴克博士表示“心情烦闷是致使工作能量降低的唯一真正原因”。

如果你是一个脑力劳动者,使你感觉疲劳的原因很少是因为你的工作超量,相反是由于你的工作量不够。例如,你还记不记得上星期天,你不断地受人打扰,一封信也没有回,跟人家约好的事情一件也没有做,到处都是等待解决的问题,那一天所有的事情都不对头,你一件事情也没有做成,可是回到家时却已经筋疲力尽,而且头痛欲裂。第二天,办公室里的所有的事情都进行得相当顺利。你所完成的工作是头一天的40倍,可是当你回到家里的时候,却神采奕奕。你一定有过这种经历吧?我也有过。我们可以从这一点上学到什么呢?那就是我们的疲劳通常不是由于工作所引起的,而是由于忧虑、紧张和不快。

在写这一章的时候,我抽空去看了由杰罗米·凯恩主演的音乐喜剧。剧中的主角安迪船长,在一段颇有哲理的话里说:“能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的人,是最幸运的人。”这种人之所以幸运,就是因为他们的体力更充沛,心情更快乐,而忧虑和疲劳却比别人少。

同样,你兴趣所在的地方,也就是你能力所在的地方。而你如果陪着一路唠叨不休的太太走几条街,一定会比陪着你心爱的情人走10里路,感觉要疲劳得多。那么怎么办呢?在这件事情上,你能有什么办法呢?

下面就是一位打字小姐所做的事情,这位打字小姐在俄克拉荷马州托沙城的一个石油公司工作。她每月有几天都得做一件你所能想象到的最没意思的工作:填写一份已经印好的有关石油销售的报表,在上面填上各种统计数字。这件工作实在没有什么意思,她为了提高工作情绪,就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把它变成一件非常有趣的工作。她是怎么做的呢?

她每天跟她自己竞赛。她点出每天早上所填的报表数量,然后尽量在下午去打破自己的记录;然后再计算每一天所做成的总数,再想办法在第二天去打破前一天的记录。结果怎样呢?她比同一部门其他的打字小姐都快了很多,一下子就把很多很没意思的报表填完了。

这样做对她有什么好处呢?得到赞美了吗?没有……得到感激了吗?没有……得到升迁了吗?没有……加薪水了吗?没有……可是这样做却有助于防止她因为烦闷而带来的疲劳,使她能保持很高的兴致,因为她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把一件没有意思的工作变得有意思,她就能节省下更多的体力和精神,使她在休息的时候里也能获得更多的快乐。我之所以知道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因为我就娶了这个女孩子为妻。

下面是另外一位打字员小姐的故事。她发现假装工作很有意思,会使人得到更多意想不到的报偿。她以前很不喜欢她的工作,可是现在却发生了改变。她的名字叫维莉·哥顿小姐,下面就是她在信中告诉我的故事:“在我的办公室里,一共有4位打字员,每个人都要负责替几个人打信件,每过一段时间我们就会因为工作量太大而忙得不可开交。有一天,有一个部门的副经理坚持让我把一封很长的信重打一遍,令我大为恼火。我告诉他,这封信只要改一改就可以,不必重打一遍。而他对我说,如果我不想重打的话,他就去找愿意重打的人来再打一次。”

“我当时气得怒火中烧,可是当我开始重新打这封信时,我突然发现其实有很多人都会跳起来抓住这个机会,来做我现在正在做的这件事情。再说,人家支付我薪水也就是要我做这份工作,这样一想,我开始觉得好了很多。这时候,我突然下定决心,尽管我不喜欢这份工作,但我要假装喜欢它的样子去做。”

“后来,有一个单位主管需要找一位私人秘书,他就让我担任那个职务,因为他认为我很愿意做一些额外的工作而从不抱怨。这件事情证明心理状态的转变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对我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发现,它为我创造了奇迹。”

在这里,哥顿小姐用了汉斯·维辛吉教授的“假装”哲学,他教我们要“假装”自己很快乐。如果你“假装”对你的工作感兴趣,一点点假装就会使你的兴趣变成真的,并且可以减少你的疲劳、紧张和忧虑。

许多年前,哈南·霍华先生作了一个决定,结果这个决定使他的生活完全改变了,把一个很没有意思的工作变得富有趣味。他那份工作的确很没有意思,就是在高中的福利社洗盘子、擦柜台、卖冰激凌,而其他男孩子们则在打球,或是与女孩子约会。哈南·霍华对这份工作很不满意,可是他又不得不接受这份工作,于是他决定利用这个机会来研究冰激凌是怎么做成的,里面有什么成分,以及为什么有些冰激凌比别的好吃。

他开始研究冰激凌的化学成分,结果使他成为那所高中化学课的奇才。后来他又对食物化学产生了极大兴趣,于是进了马萨诸塞州州立大学,专门研究食物营养学。后来纽约的可可公司设立了100美元奖金,奖励关于可可和巧克力应用方面的论文征文,这是一次由所有大学生参加的公开征文比赛。你猜谁得了头奖呢?

一点也不错,那就是哈南·霍华。

后来他发现找一份合适的工作非常不容易,于是他就在自己家里的地下室开了一间私人实验室。不久,当局通过一项新法案:牛奶里面所含的细菌必须计数。于是哈南·霍华开始为安荷斯特城14家牛奶公司统计细菌,为此他还需要再多雇两名助手。

25年之后,他怎么就发展到顶端了呢?是的,这几位现在还在从事食物化学实验工作的先生们,到那时候要么退休,要么已经过世了,但将会有许多现在刚刚开始学习并充满了热诚的年轻人来接替他们的位置。25年之后,哈南·霍华很可能成为他这一行的领袖人物。

而当年从他手里买冰激凌的那些同学,却很可能穷困潦倒,甚至失业在家,他们只会责怪政府,说他们没有好的工作机会。而哈南·霍华若不是努力把一件很没有意思的工作变得有意思的话,恐怕也同样不会有什么机会。

几年前,一个年轻人在一家工厂里,因为整天站在一部车库旁边做螺丝钉,而感到非常没有意思。他的名字叫山姆。他很想辞职不干,可是又怕无法找到其他的工作。既然他非要做这件没有意思的工作不可,他就决定使这个工作变得有意思。于是,他开始和旁边另外一个管机器的工人比赛,由其中一位先在自己的机器上做出大样来,交给另外一个把它磨到规定的直径。

有名的无线电新闻分析家H。V·滕伯恩告诉我,他是怎样把一件毫无意思的工作变得富有趣味。他22岁那年,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运牲口的船上工作,为船上的牲口喂水喂食。后来他骑着脚踏车周游了英国,接着到了巴黎。那个时候他身无分文,一贫如洗,又没有饭吃,只好把身上的照相机当了5美元,在巴黎版的《纽约先驱报》上登了一个求职广告,得到了一份推销立体观测镜的差事。

用这种立体观测镜去看两张完全一样的照片时,就会产生一个奇迹:观测镜的两个镜头把两张照片叠合成一张立体照片,可以看出前后的距离,并产生相当真实的立体感。卡滕伯恩刚开始挨家挨户地在巴黎推销这种观测镜——而他又不会说法语。

可是头一年他就赚到了5000美元的佣金,使他成为那一年法国收入最高的推销员。卡滕伯恩告诉我说,这次经验对他获得成功能力的提升而言,比他在哈佛大学念一年书还要多,至于对他自信心的影响呢?他告诉我,经过那次经历以后,他甚至觉得自己可把《美国国会纪录》卖给法国的家庭主妇。

这次成功的经验,使他对法国人的生活有了相当深刻的了解,致使他后来在广播新闻分析工作中,尤其是谈到欧洲事件的时候,显得特别有价值。他不懂法语,是怎么成为一个推销专家的呢?

原来是这样的,他先请老板用很纯正的法语把他该说的那些话写下后,他再背下来。当他去按响门铃之后,就会有一个家庭主妇来开门,于是卡滕伯恩开始背那一套推销用语。他的美国口音让人听起来非常滑稽,然后他再把那些照片拿给家庭主妇们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