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章 少都符之死(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低级将领说:“既然少先生要给个交代,那我有一事相求。”

少都符慨然道:“无论什么事情,我都答应你了。”

“城中的百姓,正在被妫赵的一个妖人蛊惑,不断恳求北府军献城。我们虽死不足惜,但是不愿意把刀剑加在百姓的身上。现在他们已经准备在城中叛乱起事。少先生你说,该怎么办?”

“你要我做什么?”少都符问。

“杀了那个蛊惑百姓的妖人。”低级将领说,“以少先生的本领,应该不是难事吧。”

“这件事情,就交给我了。”少都符说,“我知道那个人是谁,我能做到。”

低级将领听了少都符的承诺,拱手说:“军情严峻,我就不与少先生啰嗦了。”

少都符看到北府军将士都茫然地望着城郭之下。姜爽率领妫赵大军去而复返,已缓慢地回到城墙下。而干阙的沙亭军,也慢慢地移动到姜爽部的右翼。

少都符立即奔向城内的谢家。

城内的百姓都聚集在谢家。少都符从人群中穿过,认得少都符的百姓,都纷纷让开道路。少都符一直走到了谢宅的大院内。

城墙上洗马的军官没有说错,谢衔身边簇拥着几十个家丁和壮年男子。谢衔看到少都符过来,立即对身边的人说:“少先生回来了,我们有救了。”

少都符走到谢衔跟前,诚恳地说:“谢叟应该召集城中百姓,与北府军共同抗敌。”

“哪里还有什么北府军,”谢衔干笑了一声,“郑公已经死了,寿春马上就要被大赵攻占。”

少都符看了看身边所有人,缓缓说道:“这三十年来,我一直在妫赵的治下奔走,拯救流离失所的汉民。可是今天,我做不到了。”

谢衔听少都符说出这句话来,问道:“少先生去而复返,是因为大赵的皇帝,不答应放过我们满城百姓?”

“不是。”少都符说,“大赵皇帝是个信守承诺的人。如果寿春投降,他答允不纵兵劫掠,于满城百姓不犯秋毫。”

“如此,感谢少先生。”谢衔转身吩咐家丁,“马上打开北门,恭迎大赵入城。”

“不可!”少都符指着城墙,“城墙上的北府军还在坚持,你们不能把他们抛下。”

“少先生不是已经劝说了北府军投诚?”谢衔顿了顿,“我明白了,他们不愿意,要跟大赵的军队顽抗到底。”

“是的。”少都符点头。

“他们能守得住吗?”谢衔问,“舳舻已经突破了城墙,大赵的军队数倍于北府军。”

“守不住。”少都符说了实话,“最多两日,赵军就会将北府军全部歼灭。”

谢衔沉默一会儿,对少都符说:“谢先生是来劝说我们,跟北府军一起玉石俱焚?”

少都符说:“只有满城军民抵抗到底,天下的汉人,才会在建康万众一心,留住我们汉人的最后血脉。”

谢衔想了想,说道:“少先生说得不错。可是我们手无寸铁的百姓,能左右什么,最多也是与北府军一起白白送死。”

少都符说:“我去劝说北府军,打开东门,让你们出城,北府军拖住赵军,你们出东门后,赶紧逃命吧。”

“西北南方向都是大赵的军队,”谢衔说道,“东门之外数百里,等着我们的只有茫茫大海,一旦赵军追上,只有葬身鱼腹的结局。”

“谢叟可以寻找渔船,”少都符说,“然后绕到海上,从南方登陆,回到建康,告诉建康的皇帝和大景百姓,北府军没有投降,他们战死到最后一人。”

“现在海上风暴,”谢衔说,“最后能回到建康的,十不存一。”

少都符说:“只要有一人能回建康,我们就不辜负了北府军的牺牲。”

“少先生,有件事情,你可能忘记了。”谢衔幽幽地说。

“何事?”

“在郑公率领北府军北略之前,大赵已经统治了寿春三十年,”谢衔说,“寿春的百姓和世家,早已经是大赵的子民,不是大景的汉人。当初郑公可是要把我们视同揭抵异族一并杀戮的,是少先生劝说郑公,才放过我们。”

少都符惊道:“谢叟,你谢家代代为中原世家,如何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