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幼麟冢虎(第1页)
第13章幼麟冢虎
就在郑茅通知城中各望族,收拾行装,准备从南门逃离的时候,寿春望族推举的长者谢衔求见郑茅。
郑茅召见谢衔,谢衔带着几位寿春城内的望族耆老,杵着拐杖走到郑茅跟前。
郑茅说道:“正好要告知谢叟,我准备撤兵,带领满城百姓投奔建康。”
谢衔说:“妫赵的沙亭军正在攻打南门,郑公说从南门突围,是在说笑吗?沙亭军军威鼎盛,天下无敌,我们如何逃得过干阙的军马?”
郑茅指着徐无鬼说:“沙亭军干阙与这位徐先生有旧,应该能放过我们满城百姓。”
谢衔说:“明明将军有拯救满城百姓的办法不用,却将我们置于险境。这干阙是沙亭军的首领,也是妫赵的太尉,位列妫赵三公之位,怎么可能为一个来历不明的人放过我们?”
郑茅问谢衔:“谢叟到此,到底是为何?”
谢衔丢开拐杖,跪下来,身后的望族耆老也纷纷跪下。谢衔大呼:“恳求郑公和少先生,拯救我们寿春百姓于命垂一线。”
身后的贤者也纷纷大喊。
谢衔跪在地上,双手举着一封书信,郑茅接过看了,知道这是妫赵军队用弓箭射入城内的劝降信件。
上面写着寥寥数字:“大赵只为少都符而来,与寿春百姓无虞。”
谢衔说:“满城的百姓都拾到了信件,因此嘱托老朽来恳求郑公和少先生。”
郑茅把信件递给少都符,少都符看了,苦笑片刻,对郑茅说:“天下大乱,妫赵兴起,都是我当年的一念之差,现在报应着落在我身上。看来我必须要去见见妫樽了。”
“少先生是四大仙山门人,”郑茅说,“抵抗外族,决不能少了少先生,我不答应。”
谢衔和众耆老纷纷磕头苦求,郑茅依然不许。
谢衔说:“如果郑公执意不准,城中的百姓就要打开北门,迎接赵军妫鉴和姜爽的军队进城,到时候,郑公该如何向大景圣上交代?”
郑茅抽出佩剑,剑刃架在谢衔的脖子上,“当初我就该杀了你这个朝秦暮楚的老货。”
谢衔大喊:“难道郑公不为满城百姓着想吗?”
郑茅厉声说:“当年你们的性命,都由少先生苦苦相求而得救,现在兵临城下,你们竟然要将救命恩人交给敌手。你们为了保全性命,就顾不上一点廉耻了吗?”
谢衔抬起头,双膝移动,跪在少都符面前,大哭:“少先生,你是心善人慈,既然救了寿春百姓一次,为什么不肯再出手相救一次呢?”
徐无鬼说:“妫赵索求少都符,一定是有巨大的阴谋。少兄必定不从,那么等待他的,只有一个结局,就是身首异处。你们就愿意眼睁睁地看着恩人命丧敌营?”
谢衔却说:“他一条性命,寿春内十数万百姓性命,如何不能交换?”
徐无鬼瞠目结舌,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城墙上一片死寂。片刻后,少都符扶起谢衔,“我答应了,我明日就去妫赵大营。”
徐无鬼大声说:“少兄,你疯了吗?”
少都符摇头:“我的罪孽,我来承担。徐兄莫再相劝。”
徐无鬼看向郑茅。
郑茅哈哈大笑起来,然后环顾寿春城内,又痛哭失声,“大景的天下亡了也罢,这些厚颜无耻的贱民,救了又如何……哈哈哈哈……”
郑茅失态片刻,随即又镇定下来,走到少都符身前,张开双臂,“少先生哪里都不能去,就留在寿春城。”又转头对谢衔说:“同为大景的子民,现在妫赵南侵,我们绝不妥协,满城的军民,不惜玉石俱焚!”
谢衔大声说:“郑公你愿意赴死,我们皆无异议,可是为什么要牵连百姓?既然如此,北门的百姓就将城门打开,让妫赵进入罢了。”
“北门城防是我的亲信部将镇守,”郑茅说,“你们区区平民,如何打得开?”
谢衔拾起拐杖,重新站立,与郑茅直视。
郑茅身边的亲卫,同时举起佩刀。
郑茅下令:“先把这个老贼斩首在城墙之上,让妫樽知道我们的决心。”
可是亲卫的佩刀却架在了郑茅的肩膀上。
谢衔转头,看了一眼身后的耆老,说道:“这满城之内,只有郑公一人愿意自寻死路。镇守北门、南门的将军都已经与我商议,交出少都符,妫赵退兵,寿春城也不算投降给了妫赵。”
郑茅手中的佩剑落地。
局势风云突变,原来谢衔已经暗中掌握了寿春的大局。徐无鬼暗暗在谢衔身后的一干耆老中甄别,终于看到一位老者,神色气质与常人不同,而且一直站在谢衔的身后不远处。谢衔刚才就是与此人对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