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长江保卫战(第7页)
桓易立即询问徐无鬼:“楚王殿下的战船正在江心与赵军交战。不知道赵军从哪里来的战船渡江?”
徐无鬼看着浓雾弥漫的江面,听闻士兵交战的呼喝厮杀之声,长叹一口气,说道:“桓绾将军说得没错,妫赵从发兵初始,就没有想过要与大景在长江上水战。他们的方法非常简单,就是架桥。这个兵法,倒是与当年梁无疾的风格别无二致。现在妫赵铁锁横江,铺设木板,就是要在江面上快速地修建一个飞练桥。妫赵军的陆战天下无双,当他们的主力通过飞练桥之后,大景军队绝无抵挡的可能。”
桓易立即想到一个人,对徐无鬼说:“听说张魁手下有一个叫郦怀的九龙宗术士,能够驱使蛟龙,徐先生和北府军上次脱困,击溃赵军,就仰仗了郦怀的手段?”
徐无鬼苦笑着说道:“郦怀九龙宗的水术,需要饲养的蛟龙引发,长江水势浩**,岂是旦夕之间就能重复驱使。”
苏浚恨恨说道:“早知如此,就不该在前几日驱使蛟龙。”
徐无鬼听了,脸色尴尬。桓易说道:“此一时彼一时,两军交战,局势瞬息万变,哪里是张魁和郦怀能够预知。”
“天亮之前,”徐无鬼说道:“飞练桥必定会架设完毕,江心洲与南岸之间水浅,楚王的战船无法进入此段水域,一旦妫赵军队在江心洲上驻营扎寨,建康就危险了。可惜现在李冰尚未到达建康,无法开启建康九龙天一水法,与妫赵一决高下。”
“桓绾呢?”苏浚焦急问道,“既然他已经预测到妫赵军队会在江面上架桥,为什么现在不用他征调的船只烧毁浮桥?”
“桓绾年少老成,多谋善断,”徐无鬼微微一笑,“两位大人不用焦虑,这一场建康之战的局面,可能就在桓绾一念之间而扭转。”
时间飞逝,夜晚很快过去。黎明时分,初升的太阳照耀江面,浓雾渐渐散去,妫赵的飞练桥已经全部架设完毕。
沙亭军架设浮桥的速度,比徐无鬼预想的更加快速。妫赵大军有条不紊地从飞练桥上通过,踏上了建康之北的江心洲。
江心洲距离南岸只有不足二十丈的距离。已经兵临城下。
楚王的战船无法抵挡赵军架桥,只好回撤到玄武湖,拱卫皇宫。
苏浚和桓易调集所有建康禁卫,在南岸严阵以待。三十九年之后,大景天下再次被逼迫到绝境。
太阳初升,浓雾散尽,只有江面上还淡淡漂浮着些许薄雾。宽阔的飞练桥横亘在长江之上。妫赵的军队以沙亭军为前锋,策马奔跑在飞练桥上,投石机和粮草车在源源不断地从江北岸运送到江心洲。
苏浚和桓易站立在南岸江边,眼看妫赵大军在皇帝妫樽的率领下,尽数通过了飞练桥,在迫近南岸的江心洲上安营扎寨,距离南岸不到二十丈。两人脸色煞白。
苏浚和桓易下马俯首,恭迎圣上。圣上从御驾上走下来。苏浚口称:“敌军就在眼前,圣上万金贵体,实在不该亲身涉险。”
圣上没有回答,慢慢地走到江岸,注视着近在咫尺的妫赵大军。
苏浚和桓易虽然担忧圣上的安危,但是也知道妫赵大军刚刚踏上江心洲,尚无法驱动投石机,也无法列阵放出弩箭,于是只是安排士兵跟随在圣上身后,保护圣上的周全。
虞让走到苏浚和桓易身旁,压低声音说:“圣上执意移驾江边查看军情,我与楚王殿下都无法阻拦。”
“赵军暂时无法发起进攻,”桓易说道,“圣上不会有危险。”
三人看着圣上的背影。圣上就静静地立在岸边,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双履被江滩的泥水浸湿也毫不在意。
对面江心洲上的赵军也突然向两侧分开,中路升起了妫赵皇帝的大旗。
大景皇帝和妫赵皇帝隔着二十丈的江面,相互对视。
无论是江心洲还是南岸,所有人都不再发出任何声音,圣上和妫樽就这么安静地对视了良久。
圣上转身,走回御驾边,轻声对苏浚和桓易说:“江心洲地势险恶,江水随时会上涨,赵军身处险地,一定会马上发动进攻。建康的安危,都仰仗二位将军了。”
圣上登上御驾回宫。白马刚刚踏出了几步,江心洲上忽然响起了鼓声,似乎是妫樽为圣上而奏,但是韵律威严,杀意弥漫。圣上御驾仍旧是缓缓远去,似乎并没有听到。
圣上出现的时候,徐无鬼一直混杂在士兵之中,待到圣上离开后,方才走到苏浚的身边,指着江心的飞练桥说:“圣上没有看错,赵军要开始进攻了。”
苏浚和桓易看向飞练桥,立即明白,飞练桥上正在运送高大的投石机。桓易仔细数了数,约摸有一百多台投石机在飞练桥上缓慢移动,从江心一直延续到北岸,连绵不绝。第一台投石机已经运抵江心洲。这些投石机较一般的投石机体积更加庞大,而且承载十分沉重,想必是携带了数量可观的巨石。飞练桥已被压得陷入了水中,投石机的轮毂似乎在水面上行走。
“当这些投石机到达江心洲,”桓易说,“他们就会开始发动攻击,用投石机击溃我们的阵型,掩护他们的骑兵和步兵渡江,二十丈……阻拦不了他们了。”
苏浚忧虑地说:“赵军踏上南岸,我们无法抵挡,就只能保护圣上离开建康。”
“离开建康之后,还能去哪里?”徐无鬼说,“没有退路了。难道跟前朝泰殆帝一样,流亡海上?曹阿知尚且能东渡矮国,我们连海上都无处可去。”
“如果能把这些飞火珠投石机尽数击沉就好了。”苏浚叹口气,“可是我们的装备哪里敌得过飞火珠呢?”
“谁?”桓易忙问徐无鬼,“他在哪里?为什么不早告诉我?”
“就是贵公子。”徐无鬼笑起来,“他已有言在先,可惜年幼,你们都不肯相信他。”
“竟然让他侥幸说中了。”桓易叹气,“可惜晚了。”
“不,”徐无鬼说道,“并不晚。桓绾将军忍隐了一夜,没有攻击飞练桥,就为等着这一刻。”
徐无鬼刚说完,苏浚忽然指着长江的上游,大声呼道:“大景的战船!”
徐无鬼看向桓易,微笑道:“桓将军,大景的江山,看来以后就要依靠你们桓氏了。”
桓易和苏浚看着长江上百十来艘战船,并非是楚王和九江王率领的大景水师,而是张魁从海上带来的小型战船,以及七十多艘民间的渔船,都是这几日桓绾在民间征集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