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章 至暗时刻(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天下的局势,就看妫樽和这个魔王能不能攻破建康,”崔焕把全舆图上的小旗放到了建康上,“如果妫赵占领了建康,我们就要考虑是否退回漠北摸鱼儿海了。”

“不。”秃发腾说,“我相信妫樽打不下建康。”

“大单于为什么有此信念?”

“因为任先生。”秃发腾说,“既然他要治丧,就说明他还没有放弃,四大仙山门人,还有徐无鬼和支益生,他们应该也一样。”

大景建康。

一个信使飞快地驶入建康,一路城门开启,信使骑马直入皇宫。

皇宫内,圣上正端坐在丹室内,面对着丹炉,身旁站着一个年轻人,正手执书简,对着圣上念道:“从二月至今,东渡的汉人有一万一千四百余户,其中名门王姓举家两千余人,庾姓七百余人,桓姓一千四十余人……”

“谢家呢?”圣上的声音微不可闻。

年轻人翻了翻书简:“自二十四年前,谢家一半族人东渡后,就再也没有谢姓迁入建康。”

“王、庾、桓三姓驻留建康,”圣上传命,“其余百姓,都归入江南部曲。”

年轻人又翻过书简:“楚王在荆州接纳难民……”

圣上抬起手,“不听了,我累了。”

年轻人阖上书简,就要退下。

“你哥哥跟你有没有书信往来?”圣上忽然发问。

“已经十年没有音信了。”年轻人说,“我跟陛下一样,只知道他已经做了逆赵的太尉。”

圣上突然沉默,本已经非常寂静的丹室,更加静谧。年轻人不知道圣上是否已经入定,准备退下。

“干宝。”圣上叫了一声。

干宝站定,等着圣上的吩咐。

圣上说:“你哥哥已经攻破了寿春。寿春失陷的消息,应该很快就传到了。”

干宝惊讶道:“这么快!圣上从何得知?”

圣上轻声说:“少都符死了,郑茅也肯定战殁。寿春没了。北府军也没了。”

干宝正要宽慰圣上,忽然听到丹室外,大臣们的一片喧哗和嘈杂。

圣上说:“让他们不要进来,就说我知道了。”

“是。”干宝退去。

干宝离开后,圣上站立起来,一脚踢翻面前的丹炉,泪流满面。

干宝走出丹室。丹室外是一片巨大的湖泊,本名蒋陵泊。大景东渡之后,修缮临湖的旧东吴皇宫,在蒋陵泊旁修建了丹室,圣上怀念洛阳,把蒋陵泊称呼为漾泉。大臣们也以“后漾泉”称之,三十多年过去,渐渐就演变成了“后湖”。

后湖与长江连通,水面宽阔。几百艘战船排列在后湖之上。

丹室之外,大景的文武百官,已经得到了信使的消息。看见干宝走出丹室,纷纷停止议论。

信使跪倒在干宝面前,急促地说:“军情紧急,必须要马上告知圣上。郑公已经殉国。”

干宝点头说:“圣上已经知道了。寿春已然失陷,北府军现在还有多少兵马?”

信使沙哑着声音说:“还有最后三千士兵,被逆赵逼迫出寿春东门,朝着东海之滨而去。不过逆赵的太尉……”信使犹豫地看了看干宝,“太尉干阙,率领沙亭军紧追其后。如今海上飓风迅猛,北府军八成已经、已经全军覆没。”

群臣都慌张起来,有大臣已经开始窃窃私语,表情暧昧。

新晋的廷尉桓易站出来,“诸位,妫赵的军队还没有逼近长江北岸,何必如此慌张。”

御史大夫虞让说道:“逆赵兵力强盛,沙亭军天下无敌,当初郑茅北伐,将北府设立在寿春,就是下下之策。大景精锐之师尽在北府,北府军全军覆灭,郑茅万死难辞其咎。”

几个文官纷纷附和。

桓易指着后湖中的战船说道:“楚王与九江王殿下,现在就在战船上操练,一日不曾松懈;而你们,逆赵大军还没有到达,就已经先行气馁,到底是什么道理?”

虞让又说:“听说逆赵的沙亭军主帅干阙,是宗正干宝大人的同族内侄,不知道干大人有没有逆赵的详细军情。”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