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寿春之围(第6页)
既然连寿春的情况都被秃发腾掌握,那么大景的建康,一定在所难免。
如今天下汉民流民分为两个方向,纷纷逃亡入蜀地和大景,这些流民之中,一定混入了无数的匈奴细作。
秃发腾单于的父亲是梁无疾,而梁无疾的全族,被景宣帝赐死。这个仇恨,梁无疾不会忘记,秃发腾也一定不会忘记。现在妫赵的军事行动,其实正中秃发腾的下怀。
秃发腾悄无声息地跋涉过了沙海,攻下定威郡,改称凉州,这些年来一直没有趁机东进南下,而是慢慢经营,暗中观望妫赵和大景之间的局势。仅凭这等耐心,就说明秃发腾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王,可能比他的父亲梁无疾更加出色。
少都符身为四大仙山门人的单狐山幼麟,道家地位崇高,是左右天下局势的关键人物。现在秃发腾通过妫赵索要少都符,徐无鬼和郑茅都知道,无论于公,于私,即便是寿春城破,满城涂炭,也不能将少都符送给秃发腾。
徐无鬼和郑茅两人相互对视一眼,就已经明白了其中的关节所在。于是郑茅对蒯茧说:“妫樽的要求,恕难从命,我绝无可能将少都符送到赵军之中。”
蒯茧并不失望,而是看向了少都符,“少先生,这满城百姓的性命,皆在你的手中,是去是留,还是少先生自己做主吧。”
少都符沉默站立,没有回答蒯茧。蒯茧点头说:“少先生心中的顾虑我是明白的,一时半刻也拿不定主意。我们圣上已经想到此节,就给少先生一天的时间考虑。”
少都符慢慢地问:“一天之后,我不答应,又待如何?”
蒯茧回头看了看舳舻,“少先生你知道的,寿春满城的百姓,本已经是大赵的子民,他们首鼠两端,投降了大景。当赵军破城之后,大赵对言而无信的汉民如何处置,少先生已经见过许多。”
少都符再次沉默不语。
徐无鬼拉住蒯茧:“蒯大人,你我曾经与沙亭军民一路流落,你也是汉人,为什么要用汉人的性命要挟少兄?”
蒯茧长叹一口气,“我当年机缘巧合,跟随沙亭干氏,这条命早已经是沙亭军的了。”
“可蒯大人现在是妫赵的丞相,”徐无鬼说,“为什么不在妫赵的皇帝面前,劝谏两国之间消弭兵戈?大景已经为之前的昏庸付出了代价,丢失了半壁江山,现在为何还要苦苦相逼,将天下无辜的汉民赶尽杀绝?景宣帝犯下的错误,为什么要由百姓来承担?”
“其一,景宣帝还没有为他犯下的错误付出代价。”蒯茧说,“这个秘密,没有徐兄所想的那么隐秘。”
徐无鬼看了看少都符,无话可说。
“其二,”蒯茧继续说,“当年天下的汉人欺压贱民,而沙亭的百姓,也是被汉人一路欺辱,徐兄忘记了当年香泉台,汉人地主贩卖沙亭百姓的往事了吗?”
徐无鬼被蒯茧辩驳,知道蒯茧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缩首畏尾的郡簿,多年的磨练,已经让他成为了妫赵的丞相,当然不会再以当年的姿态行事。
蒯茧见徐无鬼和郑茅都无话可说,于是拱拱手,“一天,郑公请好自为之。”转身欲去。
徐无鬼拉住蒯茧的衣袖,“蒯大人……”
蒯茧站立不动,“徐先生和郑公是要把本人扣留,或者斩杀在这里吗?似乎不太符合二位的身份。”
“不是,”徐无鬼说,“干奢兄弟的儿子干阙,不肯见我,我跟你去见妫樽。”
蒯茧回首说:“如果徐先生要去,圣上欢迎之至。我们等着明日,徐先生和少先生一起弃暗投明,进入赵军大营,当然郑公如果愿意……”
“我怎么会去拜见这逆赵的匪酋?”郑茅断然说道,“我与蒯大人不同,我洛阳郑氏,世代为大景望族,决不能再做出背弃圣上的作为。”
蒯茧向郑茅深鞠一躬,“郑公前半生荣华富贵,飞扬跋扈,后半生颠沛流离,励精图治,人生有此境地,也是少见。我是佩服的。”
然后又对徐无鬼说:“干奢将军一直在干阙面前提及徐先生,干阙对徐先生是尊敬的。干阙在两军交战的时候不愿意见徐先生,希望徐先生能够理解干阙的用心。他虽然是后辈,但并不是徐先生所想的黄髫小孩,而是一个征战沙场的英雄,这一点徐先生应该能够明白。”
徐无鬼点头。
蒯茧说:“那么我回营,等候各位的消息。”
蒯茧走后,郑茅看着徐无鬼和少都符良久,才说:“妫赵看来是要招揽徐先生了,而少先生必定要去匈奴秃发腾单于处,二位现在可以自行决定去留。”
徐无鬼摇头,少都符说道:“不如我们率领全城百姓,向南方突围。遇上沙亭军,干阙看在徐兄与父亲干奢的份上,或许能放我们一条南去的道路?”
徐无鬼也说:“刚才蒯茧所言,似乎在暗示干阙会放我们通过。”
郑茅犹豫了许久,终于答允:“也好,我们现在就召集百姓,率军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