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旋流(第5页)
“Russia、Russia。”老杨对美国人说道。
约翰逊吃惊的看着曹沧用英语问道:“你怎么知道?”
虽然曹沧能听懂,但是还是等着老杨翻译了才回答:“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
“世界上最大的潜艇!”老杨惊愕地问道:“你从哪里知道的?”
曹沧没有回答。曹沧在基地训练的时候,曾经看到过这个巨大潜艇的设计图纸和外观图片。当然是武器专家给他看的。中国从苏联那里通过某种秘密的途径拿到了这种潜艇的图纸。但是没有用。以我国的军工能力,无法模仿制造。武器专家不无遗憾的告诉曹沧。
“为什么苏联会参加这个行动?”老杨说道:“你们和苏联也达成协议?”
“不是。”约翰逊说道:“他们不请自来。这艘潜艇能够躲过我们的侦测,这是苏联军方新研制的技术。领先于我们。”
从二战之后,苏联和美国的冷战一直持续。双方都争相研制最高端的武器。台风级别弹道导弹核潜艇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它能携带26枚潜射弹道导弹,能打击以自身为中心,半径9000公里范围内的任何一个地方。体型是美国俄亥俄级潜艇的两倍。最致命的一点,现在已经很明显,它能躲过美国方面的所有侦察仪器,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到美国近海。
曹沧看到包括约翰逊在内每一个美国人,脸上都表现出深深的绝望。
大家都知道世界的格局。刚好漩涡里所有人的祖国,都是国际格局的主角。这个影响巨大的实验,美国能联合中国参加,当然是因为两国的关系正常化。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苏联。
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
可是这个实验,苏联也横插一脚进来。并且蛮横粗鲁。
漩涡的直径只有几十米了。耳边空气的轰鸣声,已经被一种尖啸取代。这是空气高速流动的声音。船舶在漩涡里的速度已经非常快,快到人的眼睛什么都看不清楚。
高速运动产生的巨大重力加速度,把所有人都紧紧按在船舱的舱壁上。曹沧觉得胸口已经沉闷的喘不过气来,巨大的重力加速度,让人的肺部无法正常工作。曹沧开始窒息。
并且这种压力,正在快速的增加。曹沧眼前看到的一切都在变得模糊一片。勉强能看到每个人的脸部都扭曲变形。
船体又开始震动,但是这次不一样,这种震动来自于船的内部。科考船经不住压力,就要分崩离析。
曹沧的耳朵已经失聪,现在眼前能看到的,就是一道又一道闪电。意识在渐渐消逝。
曹沧不怕死,他已经死过一次。但是,和老宋情急之下所说一样,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死掉。的确是很不值得。
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实验?
曹沧用尽所有的精力,来思考这个问题。
——马甲的马甲的文档,我看到这里。暂时停顿了一下。没有继续往下看。而是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在网上用百度搜索三个名词。分别是:“莫斯科埃大漩涡”、“台风级别弹道导弹核潜艇”、“百慕大三角”。
挪威莫斯科埃大漩涡的信息,有很多故事,都是海上的船员经历这个漩涡惊心动魄的事情。尤其以爱伦坡的小说引人入胜。我记得我小时候就看过这小说,当时的确是被震撼过。现在重看了一遍,感觉仍旧和二十年前一样。不过我没找到更多有用的信息。
搜索潜艇的内容,就让我乐了。因为我根据文档里对潜艇的描述,然后又联系到我搜索出来的潜艇相关的内容。立即想到了我以前看过的一部美国大片——《猎杀红色十月》,肖恩康纳利主演的。很巧合,电影里的那首潜艇在肖恩康纳利主演的艇长带领下,叛逃到了美国。并且成功地让误导苏联,让苏联方面认为这个当时最先进的潜艇在海中已经沉毁。电影里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与马甲的马甲父亲参加实验的时间非常接近。
现在我知道关于这艘核潜艇的故事有了两个非官方的说法:一个就是电影所说。是艇长因为个人的恩怨,导致了一起叛逃事件。
另一个就是,如文档所说,这艘核潜艇根本就不是什么叛逃事件,而是在苏联的授意下,参加了美国的神秘实验而失踪。
从人性和技术上的逻辑上看,后者的说法更为合理。而从描述的环境和情节来看,电影更加脚踏实地。
至于百慕大的事件,是我从小就熟知的内容。但是我还是偶然的搜索到一个电视电影。是BBC电视台拍摄的。电影从神秘的百慕大海洋船只失踪事件开始,然后着力描述几个角色在生活中受到的的困扰。这些诡异的困扰的核心内容是关于时空的扭曲。
电影拍的漏洞百出,逻辑混乱。当然这是美国三流科幻电影的通病,更何况还不是好莱坞电影公司拍摄的电影。
不过我在电影里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线索。这部电影情节的主线,就是美国方面在百慕大进行的某个军事行动。而这个行动的对象,就是关于时空扭曲的灾难。这一点,和马甲的马甲传给我的文档保持了一致。难道当初的实验是完全真实的?美国的民间,也对这个实验有所耳闻,并且流传甚广。不然BBC不会以这个内容来拍电影,这个故事肯定有很广泛的受众群体。
在电影里还道出了美国的另一个实验。这个实验我小时候也知道一点,很巧的是,美国也曾经根据这个实验拍过电影,这个电影的名字就是——
《费城实验》。
第五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