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吓人(第2页)
她盯着屏幕中央那个始终无法解析的盲区:南极洲东部冰盖之下,深度三千二百米处,出现了一个持续散发低频热源的异常结构。初步探测显示,那里埋藏着大量有机碳基晶体,排列方式酷似稻穗,却又不符合任何已知生物形态。更诡异的是,每当有人靠近该区域,随身携带的食物便会自动升温,无论密封与否。
“不是遗迹。”林音喃喃,“是活的。”
她调出十年前小穗消失前的最后一段生理记录。基因崩解过程并非瞬间完成,而是经历了长达四十七分钟的渐进式释放。期间,她的脑电波呈现出前所未见的模式:α波与θ波完全同步,δ波则与地球舒曼共振精确契合,仿佛她的意识已融入行星本身的节律。
而就在崩溃临界点前七秒,她曾低声说出一句话,被环境拾音器捕捉到,却始终无法破译语义。
林音播放录音。
“……xiǎosuìbùzàile,dànfànháirè。”
她反复听,逐帧分析声纹。终于,在第三次降噪处理后,她听清了。
不是“小穗不在了,但饭还热”。
是“**小穗不是没了,但饭还热**”。
一字之差,意义天壤。
“她没消失。”林音猛地站起,撞翻椅子,“她是……散开了。”
就像盐溶于水,看不见,却依然存在。
就像味觉藏在空气里,无形,却能让整座城市同时流泪。
她冲进通讯室,接通全球十二个核心观测站。
“发布紧急通告:立即启动‘反哺协议’第二阶段。所有‘共食基因’样本停止人工培育,全面开放数据库,允许自然变异。另外??”她深吸一口气,“通知联合国,建议在全球中小学课程中加入‘沉默烹饪课’:不准说话,不准看食谱,只准凭感觉做一顿饭给旁边的同学。”
助手迟疑:“万一失败呢?孩子们可能会生气,会打架……”
“那就对了。”林音冷笑,“真正的共食,从来不怕冲突。怕的是假装和谐。”
三个月后,第一堂沉默烹饪课在日本某小学展开。
二十个孩子围在开放式厨房里,每人面前一套厨具。老师只说了一句:“做一道你想分享的饭。”
没有人说话。
有的孩子切菜时用力过猛,差点伤到手;有的煮面太久成了糊团;有个男孩坚持要用咖喱粉炒鸡蛋,结果锅底焦黑冒烟。但没人嘲笑,没人指责。他们只是默默看着,偶尔递过去一张纸巾,或是一双备用筷子。
最后,所有人交换菜肴。
焦鸡蛋配糊面的孩子吃到一口清蒸鱼,眼睛突然红了。
他不知道,那是邻座女孩做的??她母亲上周因抑郁症自杀,这是她第一次下厨。
她也不知道,男孩的父亲是个酒鬼,常年打骂母子俩,而今晚回家后,男人闻到儿子端来的“黑暗料理”,竟第一次没骂人,反而闷头吃完,然后蹲在厕所里哭了半小时。
第二天清晨,警方接到报案:城郊一处废弃餐馆突发火灾。但现场无人伤亡,也没有财物损失。监控显示,凌晨三点,一名流浪汉走进店内,点燃煤气灶,用捡来的锅煮了一锅杂烩粥。吃完后,他把锅洗得干干净净,放在灶台上,然后纵火烧屋。
消防员扑灭大火后,在灰烬中发现一块烧得发黑的木牌,上面用炭条写着:
**“从前我不敢做饭,怕想起我妈。现在我敢了。”**
消息传开,世界各地陆续出现类似事件:监狱厨房深夜冒烟,狱警破门而入,只见囚犯们围着一口锅分食炖菜,桌上留纸条:“我们吵了一架,但还是分完了。”;战区废墟中,敌对士兵同时收到匿名包裹,里面是一包赎味稻种子和一张手绘菜谱;就连国际空间站也传来趣闻??宇航员们在零重力环境下尝试包饺子,结果馅料飘满舱室,他们一边抓着飞舞的肉末一边大笑,NASA直播画面下方刷屏:“这才是人类该有的样子。”
林音看着这些报告,久久不语。
直到某天夜里,她独自来到赎味堂厨房公园。已是深秋,落叶铺地,碑前菜肴换了三轮,最新的一碟是凉拌黄瓜,撒着芝麻,淋着醋香。
她坐下,拿起筷子,夹了一块送入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