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会说话的孩子一开口就赢了(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带孩子在小区散步遇到一只狗,很多家长不管孩子几岁了,说的都是“看,小狗狗”,或者更幼稚点的,“有汪汪”。

而我通常会告诉年糕:“看,那是一只可卡犬,小小的,是不是很可爱?汪汪队里的天天就是这个品种。”

我给出了富有信息含量的正确名词,从这里开始,对话可以很容易延续下去:

你能看出这只可卡犬和天天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吗?

这是因为天天是个卡通形象,是经过艺术处理的。

卡通形象就是……

我和年糕能这样一直聊下去,让散步变得充实有趣。我也常常惊奇地发现,孩子对很多事情的理解、发现的视角,还有奇特的想象,都能被这样的对话触发。

当你和孩子说的话里充满正确的名词、新鲜的概念之后,沟通的效果马上就不一样了。比如我为了让年糕愿意刷牙,给了他一个新名词——牙细菌,又给了他一个新任务——打败牙细菌,用一个新概念去驱动孩子,这样他做起事来就心甘情愿多了。

带着这样的思路,我们可以适当改造一下那些充满命令口气的话语。比如,将“快把菠菜吃了”表达成“吃掉这口能量菠菜。你知道大力水手派派吗?他吃菠菜后力气就会变大”,这样是不是有趣多了?

孩子的大脑就像海绵,对新鲜名词和概念如饥似渴,对于给大脑带来这些刺激的父母,他也会更信赖、喜爱和配合。

在一起好好说话,就是一家人的意义

其实,即便抛开前面说的那些“好处”不提,丰富的语言同样是家庭亲情的润滑剂,坐下来一起好好说话,是我能想到的最日常温馨的亲子相处场景。

我们家就有个习惯,每个周六都是我们三个人的“甜品日”,我们会边吃蛋糕边聊天。

那段时间很轻松,不聊什么“你听不听话、乖不乖”“表现好不好”等问题,而是像跟朋友聚会那样,聊一聊各自开心和不开心的事。

有时候我会刻意准备一些话题。比如说说我们旅游去过的地方,说出最近发生的三件好玩的事情……在这些充满乐趣又轻松的话题里,家的观念,亲情的温度,不知不觉地就融进了这些细碎的时光片段。

不过,比起和我聊这些,年糕显然和爸爸更有共同话题。什么战斗机、赛车、发动机……虽然不是很懂,但我还是会坐下来一起听。我不想有一天年糕长大了,聊起这些直男话题时,我连话都接不了。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聊喜欢的事,这时孩子的眼神是真的会发光。

现在,年糕5岁了,这种持续不断的词语输入效果是什么呢?

首先,年糕从会说话开始,吐字就非常清晰,开口也很早。

其次,年糕用的词语总是精准而丰富。有次我们站在天桥上,他看着下面突然对我说“妈妈,你看下面车水马龙”,真是让我非常惊喜。

虽然年糕并不是个能说会道的孩子,不过他的表达非常清晰,我们之间的对话,根本不需要唠唠叨叨、大吼大叫。

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永远是愿意好好跟他说话的父母。请记住,在促进孩子大脑发育这件事上,好好跟孩子说话,从小培养他的倾听和表达能力,比去什么昂贵的早教中心、培训班、国外游学有效得多,这么简单还不花钱的事,家长们何乐而不为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