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8章 顾氏隐世荆棘之路求月票(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铜镜重归漆黑。

窑内恢复寂静。

我们带着陶像与竹简返回书院。三个月后,“守夜人计划”秘密启动。首批成员十二人,全部来自承忆堂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签署血契,切断与外界的身份联系,转入地下训练。他们的代号只有一个数字,从“壹”到“拾贰”,对外宣称已毕业返乡。

与此同时,承忆堂课程升级。新增“记忆排毒”模块,教导学员如何识别并释放有害记忆残留;设立“静默日”,每月一日禁止共感连接,强制心灵休憩;并开发出一种新型命环??“抑共鸣环”,可在紧急时屏蔽外部共感干扰,防止群体性精神污染。

世界似乎正在好转。

然而,就在我以为可以稍作喘息之际,一封匿名信出现在初灯祠门槛上。

信纸是古老的麻质,墨迹泛黄,笔锋苍劲。开头只有一句:

**“你忘了最重要的事。”**

我翻开第二页,全身血液瞬间冻结。

上面画着一幅家谱图。从东汉柳芸起,经唐谢昭、明某位佚名学者、清末一位革命党人,再到民国时期一位女教师……最后,指向两个名字并列:

**陈守文**(贵州青年)

**与你之母**。

我猛地站起,心跳如鼓。

母亲?她只是一个普通乡村教师,一辈子未曾离开县城,怎么可能……

我冲进档案库,翻找母亲早年资料。在一本泛黄日记本的夹层中,我发现一张照片??年轻时的母亲站在一座古庙前,手中拿着一枚陶制命环,背后碑文赫然写着:“忆世祠重建碑记,1954年立。”

而捐款名单第一行,是她的名字。

我瘫坐在地。

原来她早就知道。她不仅知道,还参与过。她或许就是陈守文那一支的最后守护者,默默将记忆火种传给了我。

难怪我从小就能梦见古代战场,能在雨中听见女人唱歌,能对某些陌生地名产生强烈乡愁……

不是天赋,是遗传。

不是偶然,是宿命。

我抱着日记本走出档案库,天已入夜。忆世树在月光下静静伫立,新叶摇曳,仿佛在低语。我仰头望着它,忽然明白:

这场战争,从未结束。

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

而我,既是战士,也是火种;既是继承者,也是播种人。

风起了。

树叶沙沙作响。

这一次,我不再倾听它们说了什么。

因为我已经知道??

我会继续走下去,直到有人接过我的手。

直到记忆,真正成为光。

章节目录